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艰难“磨合”后 新政助推“新市民”融入城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08:39 龙虎网

  【龙虎网报道】230万“新市民”,把“根”拔起,“移植”到另一方水土上。

  因为生存的压力,因为地域、文化背景、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突然间发现,来到这座城市,历尽艰辛;而要真正融入这座城市,则是一条更加漫长的路。

  “新市民”是城市的建设者,“新市民”也让城市面临诸多不适应……在经历了艰
难的“磨合”以后,人们发现,让“新市民”加速融入城市,是一盘只有赢家而没有输家的“棋”。

  薪水偏低、保险缺失,导致“生存多艰”

  37岁的安徽来安妇女杨凤庆在卫岗摆了个蔬菜摊,她来南京的目的很明确,多挣钱。5年前,她到这里“投奔”当保安的丈夫,把两个还在读书的儿子丢在了老家。现在,他俩月收入共1000多元,租简陋平房、吃简单饭菜。一大半的收入都寄回去给孩子上学。

  的确,在“新市民”中占相当比重的外来务工农民,总体收入水平偏低。据市企业调查局统计,我市12.1%的外来务工农民工资低于全市最低工资标准,并且存在工资被拖欠和被克扣现象。

  劳动合同和保险的缺失,也使这个人群的生存相对“脆弱”。据市企业调查局统计,4.7%的外来务工农民不知道要签劳动合同;33.3%的人没与企业签劳动合同。一些四处“揽工”的农民甚至连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是什么都不懂。

  对一些“新市民”来说,由于没有南京户口,也使他们在创业方面压力重重。21岁的广东人夏先生,两年前来南京开了一家装饰店。由于没有南京户口,受政策限制,他的15万元开店费用没能向银行贷到款,最后只得从亲戚朋友处借钱。市社科院一组调研数据显示,就外来人口在南京生活面对的最突出困难来看,20.9%的“新市民”认为是消费水平高、难以承受;18.5%的人认为是买不起房子或是住房小;12.6%的人认为是工作难找;认为孩子上学难和受歧视、无安全感的则分别占11.9%和11.4%。

  第二代“新市民”,面临成长的烦恼

  8岁的周琳和爸爸妈妈从安徽来南京已经3年了,在燕子矶附近的明光金都外来工子弟学校读2年级。小姑娘成绩很好,还是班长。但让她苦恼的是,习题集、试卷和教材经常不配套。有些题目试卷上出了,但书上却找不着有关的知识介绍。

  而上6年级的16岁安徽姑娘王玉娟也很苦恼,她喜欢画画,还在市级比赛中获过奖。但学校里连名美术老师都没有,没人教她基本常识和技巧。

  “每天回家,就忙着洗衣服、做饭、带弟弟。”周琳说,班上的同学大多数都是这样,他们没听说过“家教”、“兴趣班”,最远只去过迈皋桥、银桥市场,基本上都和同学、老乡在一起玩。

  据统计,目前,我市共有5.2万名外来工子女。出于诸多考虑,绝大多数外来人口并未把子女带到城市就学。市社科院的相关调研显示,有23.3%的“新市民”对子女的教育情况不满意。孤独和“不被认同”,引发高犯罪率一些远离家乡的“新市民”在辛勤劳作的同时,常感孤独,内心渴望情感交融。然而,文化习俗差异,以及观念偏见等,让他们觉得“不被认同”。

  来自安徽泗县的建筑工人朱向民回忆起刚来南京时,让他很难过的一件事。有天他“下工”后,坐公交车去邮局寄钱。快到站时,他站起身准备下车,旁边一位打扮入时的女郎“条件反射”似地闪开了身子,掏出一张面纸,把座位擦了一遍后才坐下。“个别城里人看不起我们。”朱向民感慨道。记者了解到,一些处于“底层”的外来务工者,都有过类似的遭遇。

  据警方提供的数据,外来人口犯罪率超过城市人口,且历年来居高不下。警方调研发现,在城市犯罪的外来人口中,以低收入者和无固定收入者居多。他们分析认为,一些原本在农村生活贫困的外来人员进入城市后,急于找工作赚钱致富。他们中有些人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却急功近利。特别是当他们发现打工挣钱不易、快速致富无望时,很可能引发心中强烈的失落感。这时候,极少数市民的冷漠和歧视,很可能成为“导火索”,诱发他们的反社会报复行为。

  关怀与接纳,比管理更重要

  让“新市民”们感到欣慰的是,政府和社会越来越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一系列新政已经出台或正在酝酿和制定之中。

  去年年底,我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暂行办法》正式出台。符合条件的外来工子女在入学、评优、参加校内外活动等方面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免收择校费、借读费,享受“同城待遇”。据统计,目前我市5.2万名外来工子女中,75%进入公办学校就读。

  日前,《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南京市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正式出台,上百万名来南京务工的外地农民,今后也可像城镇职工那样享受看病报销、出了事故有工伤保险基金赔付并治疗的待遇。

  最近,“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在重庆召开。会上,南京、上海等长江沿岸29个城市签署协议,为跨省打工的务工者建立起和谐统一的维权保障体系,加强对民工在劳务合同、工资待遇、社区生活等合法权益保护工作,让异乡来打工的民工能享有家的感觉。并将首次联手,清理对农民务工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推进医疗和工伤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努力解决他们的子女上学等问题。

  ……“‘新市民’是城市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是宝贵的人力资源。城市应该给他们市民化的待遇。”南京人口管理学院人口管理研究所名誉所长陶博教授说,城市对“新市民”的关怀与接纳,比管理更为重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