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发帖是为师生共反省吉大老师讲“自责帖”原委(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08:39 新文化报

  厚德:这让我感到遗憾。我发帖本意是通过我的自责和道歉,唤起学生和老师们的共同反省,并不是想指责大学生。

  记者:可在跟帖中,大学生的缺点好像不少,上课打电话、迟到、逃课、考试作弊等,数不胜数。

  厚德:谁没有缺点?更何况是成长中的年轻人。我上学时也逃过课,上课说话,挨过老师批评。大家都想想,现在大学生的一些毛病,是不是我们年轻时也犯过的?更何况时代在进步,不要总拿过去学生的优点要求现在的学生,这不公平。

  记者:还有人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

  厚德:这样的评价极不负责任。如果说垮掉,上世纪60年代那批年轻人更有理由垮掉,但现在中国的中坚力量不正是这代人吗?等到20年后,我们再来对“80后”下结论也不迟。

  记者:您好像一直替大学生说话。

  厚德:一味地批评有用吗?有这个精力,不如好好想想怎样帮助这些学生,我们应用爱、宽容、负责任的心来对待他们,而不是整天苛刻地挑毛病。老师更不能否定学生,否则等于毁了他。对国家也是,如果我们让一代人产生反叛社会的心理,那社会将付出很大的代价,这种例子并非没有。

  分析

  负面评价多因为负面信息多

  

  说了好话后,厚德老师仍直言当代大学生的一些普遍性弱点,有些缺点养成习惯对就业乃至做人无益。

  记者:为什么当前有这么多负面评价?

  厚德: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肯定错误,但这种评价为什么单单出现在这代人身上?我分析,一方面是在信息时代,负面内容迅速传播放大,致使人们有了这种错觉;另外,大学生确实有“把柄”。

  记者:这些“把柄”中最应改正的是什么?

  厚德:现在孩子多以自我为中心,负面评价听不进去,导致他们不知道该怎样改正缺点。过去我上学时做错事,虽然挨老师批评,但是我觉得老师是为我好,他批评了我就改。现在的学生呢,需要一个过程。

  释疑

  “细节论”不是让大家当马屁精

  

  “现在学生上课打手机发短信挺普遍,不同的是好学生会把电话调到振动。”厚德老师的话幽默,而且宽容。

  记者:在您的帖子中,提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强调了人的品性和素质。

  厚德:多注重细节有益无害。单位在招聘时会以细节取人。对于社会提出的一些问题,同学们应自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记者:我很好奇,如果同学们把“细节”做得无比到位,这样就好吗?

  厚德:我不是让同学们去当“马屁精”,如果这么年轻就变得圆滑世故,那是很可怕的。对一个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学习,这是个人素质的决定性条件,同时做到尊重别人,养成良好习惯,这意味着你有条件步入社会了。

  记者:有同学提出“好老师太少”。

  厚德:我不同意这种说法。老师这项职业是良心活。我身边有些是国内名师,有些默默无闻,他们对工作同样兢兢业业。当然,既然同学们有这种说法,就说明我们有些地方做得不够到位,我和同行们还需共勉。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下次又有学生在您的课上说话,你是不是还会去批评?

  厚德:一位家长批评孩子,这个孩子顶嘴了,那父母是否应该不要这个孩子,不再教育他呢?我的答案和这对父母是一样的。不过,我会换个更好的方式,这个问题也和同行们探讨过,但不便透露,一说到时可能不灵了。说到底,老师还要提高学术水平和人格魅力,让学生听入神,也就没人说话了。 本报记者 刘昕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