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封50位村民签名的感谢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08:54 千华网

  日前,台安县达牛镇党委收到了一封群众来信,原来这是本镇南岗村50位党员和农民写给镇党委的《感谢信》,信中“感谢镇党委为他们选派了一名好支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南岗村有2000多名村民,人均土地只有两亩半。过去集体经济一无所有,村级负债高达150多万元。2004年,通过群众推荐和反复考察,镇党委决定把镇建筑公司经理、经贸助
理刘辉调到南岗村任支部书记。

  42岁的刘辉,在达牛镇做过多项工作,具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群众威信较高。接到任职通知的第二天,他就来到南岗村。上任后,他逐家挨户了解情况,和党员群众促膝谈心,决心从村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他看到村中心路已坑洼不平无法行走,便找来挖掘机运土将其填平,自己垫付资金近40多万元,又通过多方协调,争取扶贫项目贷款,把这条长8公里的土路铺成了砂石路,解决了南岗村多年来的行路难问题。随后,又自掏腰包6万多元修复了村里的两座旧桥。更让百姓称道的是,上任不久,他用76万元让全村群众吃上了自来水。

  南岗村要想脱贫就要调整种植结构。通过网上查找,刘辉看到种植大姜是一门致富新路。于是,他到山东引进大姜新品种,在自家地上进行试种,当年获得丰收,每亩获利3000多元。去年春天,他出资52万元从山东购进姜栽子3.25万斤,免费提供给种姜户。目前,南岗村已种植生姜500亩,全部是订单生产,免去农民销售的后顾之忧。如今南岗村已经成为台安地区最大的生姜基地。

  刘辉深知“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的道理。当他看到全村还有那么多剩余劳力,决心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他自费到南方招商,几经努力终于引进了一家骨粉厂。他还投资70多万元,建起了洗姜厂和生姜储备库,对生姜进行简单加工,免费为种姜户储存生姜,解决了100多人的就业问题。

  南岗村在刘辉的带领下,仅仅两年时间,就从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增到了6000元,南岗村也由原来全县的落后村一举成为全县建设新农村的示范村。今年62岁的老党员徐少怀是这封感谢信的发起人之一。他十分激动地说:“刘书记才来两年,就让咱村发生了大变化,真要感谢镇党委给咱选派了一个好支书。”。

  记者 刘晓满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