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东方大港日渐成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09:00 解放日报

  而随着世界航运越来越向大型化发展,决策者又将战略目光瞄准了东海之中的洋山,一座深水良港由此诞生,上海港也同时迈入了“海洋时代”。

  关键词三:密度

  2000万标箱的背后,人们看到的是舟楫遮天、船来船往的繁忙。

  世界强港,量非唯一指标,但只有在一定量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广泛的集运效应。目前,上海港利用江海转运的有利区位,形成了多种运输方式联运格局,编织起了贯通全国南北60多个港口、有20多家航运公司加盟的内贸集装箱水运网,确立了上海港内贸集装箱枢纽港的地位;放眼全球,上海港仅今年以来就新增国际航线30条,航班密度达到每月2173班次,其中国际航班978条,航线覆盖范围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是中国大陆集装箱航线最多、航班最密、覆盖面最广的港口。而3年前,上海港每月航班密度才有1490班。

  上海港已成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以洋山港为例,开港一年来,共迎来国际船舶近1300艘次,内支线船舶1800多艘次,平均每天有3至4艘5000标箱以上的大型集装箱船停靠洋山,这让经营洋山航线的船公司大大缩减了中转时间,规模效应生成了可观的效益。目前在上海设立子公司或办事处的外国航运公司已逾80家,其中世界前二十位的航运企业全部在上海开通航线。

  关键词四:效率

  2000万标箱的背后,也体现着上海港对自主创新、科技强港的孜孜追求。

  几十年来,上海港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上世纪80年代初,上海港工人率先发明了抓斗技术,使得码头作业从人工时代走进机械时代。如今,上海港又开始攀登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高峰。目前,全港电子邮件系统,每天光传送数据就在500兆以上;码头现场的中央控制室通过无线终端可以对各类装卸机械实时控制,以前在码头上编制装船配载计划需要几个小时,现在只需20分钟,甚至装船前把货箱送到都能赶上班次,就像发快件那样便捷;我国唯一的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无人堆场也于今年9月在上海港正式投入生产运行,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拥有一年72万标箱的自动堆存能力。

  应该说,现在的上海港从装卸设备到企业管理,从装卸效率到装卸速度,都堪称国际一流。还是以洋山港为例,目前洋山一期码头每台桥吊平均每小时的作业量为31个自然箱,最高昼夜集装箱吞吐量为20261万箱,而国际船舶停靠时间平均只有13个小时多,这些数据放在世界任何一个港口都是“挺括”的。与一期相比,二期将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双起升”桥吊,其作业效率又将在一期的基础再提高一倍以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