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取缔黑校车与被迫停课的尴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09:35 辽沈晚报

  锦州凌海市班集塔镇中心学校因为校车问题已经停课近一周时间。

  在采访中,记者获知这样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班集塔镇中心学校共有19辆校车,其中有8辆因为违法被警方取缔,还有部分黑校车因为整顿已经不再营运。

  由于没有校车接送学生,造成几百名学生无法上学,学校迫于无奈只有停止授课。

  “如果让黑校车继续运送学生,违反国家法律,最主要的是万一发生危险,后果不堪设想,可是警方取缔黑校车,又面临着没有车辆送学生上学的难题。”凌海交警大队有关领导表示。

  在锦州,无论凌海、义县或是其他农村学校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义县交警大队周大队长说。

  “如果政府能够出面,全省或者全市配发统一的校车,那么黑校车就没有了市场,又解决了取缔黑校车后学生上学的问题。”周大队长表示。

  除去黑校车,目前全省的校车数量还是远远达不到需求。

  省交管局统计,辽宁省共有中小学校9138所,学生387.1306万人,需要乘坐校车人数30.9339万人,校车总数却仅有4570辆。

  目前,有的乡村学校购买社会上的旧车,重新喷漆后上路接送孩子;有的学校聘用一些没有经过严格专业训练的驾驶员,为在第一时间将孩子送到家,接送车超速、超载现象时有发生。

  【一个模本】

  坐上校车不用担惊受怕

  铁岭开原市老城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四年级学生谭驰的经历也许最能说明问题。

  一年级:教军场小学,走路上学,大约需要2分钟。

  二年级:线河小学,坐“三驴子”上学,10多个小朋友一起挤,大约10多分钟。

  三年级:文庙小学,坐“三驴子”上学,10多个小朋友一起挤,10多分钟。

  四年级:石塔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前身),坐校车上学,大约20多分钟,但是不需要挤。

  而该学校大部分的学生都有着谭驰一样的经历,就是合村并校,不停地换地方读书。

  谭驰告诉记者,以前坐“三驴子”上学连个扶手都没有,遇到坑洼的土路,车子都像要翻过去似的。后来,有了校车,每天上下学都不用担惊受怕了,而且家里人也都不担心了。

  采访中,铁岭开原市老城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家长李先生告诉记者,学校和家的距离太远,交通不便。家里人又要干农活儿,没有时间接送孩子。

  李先生曾尝试过用摩托车接送孩子上学,但这样下来一个月油钱要花60多元,坚持了半年多,就吃不消了。

  跟李先生一样,这个学校的很多学生家长都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难题,直到后来当地交警部门努力解决了校车问题,这才让大家松了口气。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住啊,别整了一段时间,又挤得跟罐头似的……”老李有些担心。

  尽管校车管理还是新生事物,但是在铁岭西丰和开原两地,校车的管理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对于从事学生通勤车运营的车主,西丰县出台了“四个优惠”政策:一是有关部门给予收费上的长期减免缓政策。

  二是资金优惠政策,对车主按要求购买通勤车所需资金由三部分解决,即由乡镇借一部分,贷款一部分,个人拿一部分。三是特殊补贴优惠政策。四是运营优惠政策。

  开原市交警大队大队长陈振斌告诉记者,他们的校车管理算是辽宁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还在摸索中前进。

  【校车现状】

  校车不赚亏钱多

  

  开原市的校车管理作为辽宁省先行地区,也遭遇了不少难题。张立新承包了开原市九年一贯制学校的6辆校车,他告诉记者,他曾经想撤出,不干了,因为真的不赚钱。

  张立新说,现在合村并校,学生住处极为分散,且流动性很大,如果不用校车接送,很多学生难以保证按时到校。

  但是,农村收入低,家长都不容易,他们也不好意思涨价,又不能超载,所以只能来回几趟运送,这样车子的费用就上去了。

  那么,一辆“规范”的接送车正常运行需要多少费用呢?这位车主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每月养路费、燃油、司机工资等各种开支为2000元左右。车辆折旧费,按8年使用期,每月800多元,这样每月消费近2800元。

  每位学生按50元计算,拉25人收入1250元,在不耽误拉学生的情况下,再出车收入300—500元,每月收入多的时候也在1800元左右,实际每月亏损1000元左右。

  “另外,说句实话,小学生能占多大地方,两个座位坐3个孩子,一点儿都不挤,可是多出一个就算超载。能不能对校车有个准确的定位啊。”张立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记者 吴新星

  来源 辽沈晚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