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王三妮:铸鼎诉心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09:40 河北日报

  人物名片

  王三妮,男,1947年生,高小文化,灵寿县南宅乡青廉村农民。自学泥塑及青铜铸造工艺,在本村开办青铜工艺厂,加工仿古青铜工艺品。为纪念中国取消农业税赋,2004年底开始,自筹资金七万余元,历时一年零十个月,铸成"告别田赋鼎"。

  2006年1月1日,中国农民依法彻底告别缴纳农业税的历史!

  2006年9月29日,一座“告别田赋鼎”诞生在我省灵寿县一位叫王三妮的普通农民家里。

  “……我是农民的儿子,祖上几代耕织辈辈纳税。今朝告别了田赋,我要代表农民铸鼎刻铭,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鼎上的文字浅显朴实,然而却让每一个读到它的人感到这是一位普通农民用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庄重的方式来感谢和纪念党的惠农政策。

  12月8日,笔者赶赴灵寿县青廉村,探寻王三妮铸鼎的缘由经过。

  大雪小雪又一年。

  12月8日,大雪节气的第二天,天空中飘着零星的雪花。

  青廉村的村路相当坑洼,村路上渐渐存下的极薄的一层积雪,让这个冀南的普通平原村庄显出了冬日的萧索。

  穿着灰紫色羽绒夹克的王三妮一路小跑赶到了我们面前,脸跑得红扑扑的,看动作,不像一个59岁的农民。

  绕过镶着瓷砖的大影壁墙,王三妮“呼拉”一声掀开了盖在正房门前一件东西上的一块塑料布。“先看看鼎吧!”

  一尊在化学药剂作用下变成青绿色的铜鼎出现在众人眼前。有一点点古朴,但谈不上精美。“告别田赋”———鼎上四个拇指盖大的阴字浅浅地填着白粉,引领着一篇五百多字的铭文。

  五百字,一尊鼎,王三妮为它耗了两年心血,花了七八万元钱的家底。最后,人和鼎一起出了名。

  1、“咱就是个铸鼎的,取消农业税这样激动人心的事,咱得想办法把它记录下来。”

  王三妮已不是土里刨食的农民,更算不上富得流油的“农民企业家”,在村里人眼里,他是个有点手艺、挺会“成事”的能人。

  “告别田赋鼎”安放在王三妮家开的“中山青铜工艺厂”院里,紧挨着厂子的工作室。

  王三妮做瓷器、青铜器仿古工艺品已经有17年历史,家里的责任田大多已经外包出去,剩下几亩种点花生、小杂粮,主要用于丰富自家的餐桌。因为儿媳妇在老舍夫人胡絜青家做过保姆,王三妮做的又是“文化产业”,所以家里有不少名人字画。

  基本上还是家庭作坊式的“中山青铜工艺厂”一年有两三万元的纯收入。王三妮说当初建厂子的时候“捅下点窟窿”,缓过来以后手里攒了点钱,本来想买车,一铸鼎,又花得差不多了。厂里工作室有一台新空调,王三妮说这是今年夏天铸鼎时,儿媳妇看他冒着高温一干就是八九个小时太辛苦,一个电话打到县家电销售公司,当天下午就来人装上了空调———花了3300元。轻描淡写的叙述,让人觉得他在收入上多半有所保留。

  但是,别的数字王三妮说起来毫不含糊:2004年,国家级贫困县灵寿按照国家政策率先取消农业税,七口人的王家2003年按每人76元的标准,缴纳了最后一笔农业税(含三提五统),一共是532元。2006年,家有14亩耕地的王家享受到国家粮食直补一共是216元———多予少取,王家每年得到748元的实惠,差不多相当于14亩地纯种粮食带来收入的七分之一。

  青廉村村委会主任马正明印证了王三妮的说法:整个青廉村一共有4000多口人,6000多亩地,“里外里等于国家一年给我们减轻了30多万元的负担”。对一个人均年收入800元左右的农业村而言,“很顶点儿事呢”!

  王三妮只有高小文化,可出于个人爱好和仿古工艺品制作的需要,看了不少典籍。太深的道理他讲不出,但是《灵寿县志》上有一首浅显而直白的明代征税诗,他早就倒背如流:“南山遥接北山头,半是沙岗半是沟。百口二三无菜色,十家六七暗烟楼。垒硗满路难行马,草莽连坡只牧牛。借问征粮何以办?不堪父老泪双流。”

  灵寿在全省率先取消了农业税。虽然自己得到的实际收益与主业收入相比并不算多,但是在村里算个“文化人”的王三妮知道,这是亘古未有的大事。想想祖祖辈辈的艰辛,听听街坊四邻的议论,2004年的那个冬天,王三妮心里有一种见证历史的振奋。他突然想起来,自己整天摆弄的这些鼎,在上古时候,分明就是旌记功绩的礼器。

  “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古往今来,每遇大事,中国人常会铸鼎铭记。为庆贺联合国成立5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向联合国赠送了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中央政府向西藏自治区赠送的也是鼎———民族团结宝鼎……”王三妮至今一说起这些来,还激动不已。“咱就是个铸鼎的,取消农业税这样激动人心的事,咱得想办法把它记录下来!”

  就这样,王三妮下定决心,铸鼎———铸一尊留给子孙后代的鼎!

  2、"电话打到河北日报热线,铭文该咋写,心里这才算有了底。"

  现在摆在贴着木纹纸的简陋鼎座上的“告别田赋鼎”,通高99厘米,最大直径82厘米,重252公斤,完全按照王三妮最初的设计尺寸———比王三妮以前铸惯了的仿古工艺鼎大了许多。

  当初,当王三妮把铸“告别田赋鼎”的想法告诉家人时,家人的第一个反应是“这种鼎能卖得出去吗?”王三妮说,不卖,自己留着,放在厂里是镇厂之宝,放在家里是镇宅之宝。家人一听花七八万元铸个鼎放在家里当摆设,都有点不愿意。王三妮就劝,“国家颁布免征农业税的法令,做个鼎意义大。”

  “儿子听话,儿媳孝顺,老伴也听我的。”铸鼎的事就这么定下来了。时至今日,回忆起这些,王三妮踌躇满志:“我在家说话一言九鼎。”但是他也承认,鼎刚铸出来那阵,要是有人肯出个好价钱,儿子儿媳妇心里其实巴不得能把鼎卖掉———只不过是因为尊重自己,谁也不提。

  我们问王三妮,这么大的鼎,铸造的过程中有没有遇上难关?王三妮说没有。他的习惯是每天凌晨3时醒来,躺在床上先仔细地想今天要做哪些事,分哪些步骤,全想清楚了就躺在床上看书,什么书都看———王三妮说铸鼎的时候这个习惯帮了大忙,所以虽然在每个环节上总是不断地出现前所未有的问题和困难,但是工作一直有条不紊。

  比方说第一次蜡型做出来纹饰不理想,彻底推倒重来,他说有思想准备;再比方说,用近两百公斤的原料煮蜡做蜡型的时候,家里没有那么大的锅,他就事先想到了村里一个乡镇企业有一口闲置了几年的大锅足够用———当时正是雨季,村里的路烂得像泥塘一样,载着原料的三轮车走不过去,他还事先想到了得花一天时间修路。那回王三妮光着膀子穿着拖鞋在泥里干了一整天,村里人打趣说他放着老板不当当泥猴。可这些,按王三妮的说法,都不算难关,更没让他打过退堂鼓。

  用老百姓的话说,王三妮是个“看看就会”的“一等能人”。他打小跟着村里捏土地爷泥像的邻居学了一手捏泥人的本事,上世纪80年代骑着自行车到井陉去看人家烧制仿唐三彩瓷器,结果自己烧出来的工艺品被从北京下乡采风的演员们如获至宝地买走了不说,还引来了县公安局的警车———演员们买下的瓷器被县公安局当成古董扣下了,本地的专家鉴定了一番后觉得像明清年代的文物———王三妮乐不可支地从立柜底下拽出模具和一大堆同样的成品,才解了一场虚惊。

  后来发现青铜的仿古工艺品更挣钱,王三妮索性到省城的书店里买了几本青铜铸造方面的书,看完后找了五六公斤铜,拿到附近铸铜师傅家里说要做铜勺,铜勺做完了,技术也学到了手———说得有点神,以至于现在王三妮铸鼎出了名之后,有人传说他原来是从做铜勺起家的。提起这事来,王三妮撇着嘴说,我做的这可是青铜,那些铸铜师傅干一辈子也不见得能把料配出来。

  可是王三妮知道,铭文是这尊鼎的灵魂,自己肚子里那点墨水不够。为了写这篇铭文,王三妮花了2005年几乎整整一年时间。这一年里,在县里和省会文化界小有人缘的王三妮找过不少人请教,甚至包括县长、县委书记;同是这一年里,彻底取消农业税的工作在中国不少省、市、自治区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于是很多人提醒王三妮,国家全部取消农业税的确切时间和说法,你可一定得搞准喽。

  2006年1月1日,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取消了农业税,在中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退出了历史舞台。

  王三妮坐不住了。终于,在2006年年初的某天夜里9时多,惯于早睡觉的他抓了张“带很多照片”的《河北日报》,在上面找了一个号码拨通了本报编辑部的电话。就这样,王三妮辗转与本报记者赵永辉、王长宗取得了联系。“打通了河北日报的热线以后,铭文该咋写,心里总算有点儿底了。”

  但是,这篇铭文最后采用的,还是王三妮自己心里淌出来的语言———虽然在很多文字工作者的眼里毫不精彩、甚至不十分准确通顺,但却反映了王三妮最深切的感受。

  现在的“告别田赋鼎”上,有这样一句话:“这真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农民的慈爱之心”。“慈爱”一个词,王三妮改了四次。他先后用了“仁德”、“仁爱”、“仁义”三个词,最后选了“慈爱”。“母亲在寒冷的冬天,用体温为孩子暖热被窝,在孩子有了病痛的时候,恨不能把病生在自己身上———这就是慈爱。”王三妮这样解释。也许,词汇本身确实不足以传达他那种朴素的感情。

  这篇铭文,连同整个鼎上的纹饰,都是王三妮在蜡型上一刀一刀亲手刻出来的。铭文用的是电脑上的新魏字体,简体,王三妮说这是为了看鼎的老百姓好懂好认。新魏体有笔锋,比他平时在仿古工艺鼎上刻的大篆、小篆难刻得多。

  中国正式取消“皇粮国税”的第一年里,王三妮抱着蜡型整整从春干到了秋,七个月里,换了六副老花镜。然后开始改造场地设备,光改电就花了两万多元,最终把鼎制成了。

  3、"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捎带脚儿出点儿名,挺好;

  即使不这么出名,也值。"

  在“中山青铜工艺厂”院外的土坡上,我们巧遇了也来采访王三妮的《人民日报》社记者。鼎铸成之后,王三妮已经先后接受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采访,还上了《人民日报》海外版、《农民日报》和香港《大公报》。

  鼎是在9月29日铸成的。起初摆在王家厂子的院子里,村里人听说了来看,纷纷啧啧称奇。我们问王三妮,有没有当面说你“烧包”的?王三妮说没有,大家看了都很感慨,没有说风凉话的。后来又送到在石家庄市博物馆举行的“魅力灵寿”展示会上,经过本报及省内几家媒体的报道,王三妮突然间变成了媒体争相采访的“红人”。

  据说王三妮本来是个性格内向的人,但是经过了多家媒体的采访之后,现在已经能够很熟练地站在自己心爱的“告别田赋鼎”前给大家介绍:“鼎的腹下部为海水纹,由寿山石分为四海,寓意四海一家。鼎腹的二分之一处是两条高浮雕龙,象征炎黄二帝;其余二分之一刻瑞兽麒麟,由祥云环绕,寓意国泰民安,社会和谐……”不过,县委宣传部的同志说,他对着电视摄像镜头的时候,还是有点语无伦次,往往要NG上两三回。

  问他,想到过这尊鼎让你出这么大名吗?

  王三妮带着喜不自禁的表情摇头。“没想过,光想着再过上三五辈子,这鼎应该能值点钱,所以虽然花了不少钱铸它也不算浪费———总归能给子孙留下嘛。”很显然,颇有远见的王三妮想给子孙留下的不仅仅是对“告别田赋”这段历史的记忆。

  现在出名了,有没有借着名声把生意做大的想法?

  “当然有。”王三妮递上来的名片上,印着已经四海扬名的“告别田赋鼎”。王三妮说,以前没用过名片,这是最近专门印的。

  当初铸鼎的时候是不是就有这样的想法?

  王三妮不否认。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捎带脚儿出点儿名,照顾照顾本行生意,没什么不好。“即使不这么出名,我这件事干得也值。”

  王三妮说,入冬以来,远远近近的,不断有人专程来看鼎。前两天,石家庄某医院的几个医生专程打车到他们村找他,就为看看鼎。王三妮在鼎边比比划划地描述当时的情景,“临走,别人都上了车,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夫突然又跑下车来,对着我连连作揖,说我一尊鼎铸出了九亿人的心声……”

  鼎还摆在王家工厂的院子里,罩着一块大塑料布,人们来了,可以随便揭开看。

  王三妮说,上个月,位于浙江杭州市的中国财税博物馆通过灵寿县有关部门,与他接洽过“告别田赋鼎”的收藏事宜,但是他还没有与中国财税博物馆直接联系过。他又说,他心仪的收藏机构最好是北京或河北这一带的,他把这叫做“政治中心或周边”。

  “我本来就是想给儿孙留个传家宝,但如果国家肯要,我愿意捐给国家。”

  □本报记者 石丽珠 朱艳冰 本报通讯员 杨卫平 罗永生

  快评

  是民心,也是历史见证

  王三妮自述是代表中国9亿农民铸鼎表心声,我看不过分。中国彻底免除农业税,由一位朴实而又手巧的河北农民铸鼎纪念,使这一震动中外的历史性变革的政治价值和时代意义,凝结在一件韵味悠长的仿古青铜器作品中,从而成为永恒。

  鼎,在中国古代为国之重器,是王业的象征。上有铭文,是天子用来记述国家大事的。古鼎铭文阐释的是统治者的意志,今天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由自己铸鼎,表达人民自己的意志,无疑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意。农民种地缴纳皇粮国税,历朝历代都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在实行了2600年后的今天,一朝废除,对于广大农民来说,该是多么重大的事件!

  以“告别田赋鼎”的作者王三妮自己来说,他家14亩地,以前征收农业税时,每年交三四百公斤小麦或四五百元钱,今年不但没交,政府还补给216元粮食款。里外算账,受益六七百元。笔者又了解了一下,仅灵寿县今年就可免除农业税大几千万元,农民得粮补几百万元。此外,对农民还有其他补贴。就是说,今年国家对农民减负动了大手笔,农民得了大实惠。

  王三妮作为一个铸鼎的民间匠人,自己构思设计、自己动手浇铸,如果没有创作的激情,是不会有这件历史意义与艺术性结合的仿古青铜器作品问世的。在创作过程中,王三妮曾就铭文问题与本报编辑记者磋商、沟通,因此,我们对王三妮的精神世界有了一个更多的了解,对他的良苦用意也就感知愈深,对“告别田赋鼎”的主题理解和领会更真切。

  在河北的大地上,曾经产生过众多美轮美奂的鼎作品,为统治者歌功颂德者有之,表达统治者威权者有之,而像王三妮这样发自农民真心、表达农民真情的鼎又有几件呢?

  此鼎的问世,牵动了海内外人士之心,鼎作何用?鼎归谁有?鼎置何处?鼎可卖否?一时成为热点。但不管有多少猜测,这个“告别田赋鼎”诞生在河北大地上,是河北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吉祥符号。

  鼎代表着民心。而今,在河北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道路上,只要我们想民所想,为民谋利,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关民生的事,那就会得民心,顺民意。

  王长宗

  小资料

  农业税历史沿革

  “皇粮国税”是我国民间对农业税流传已久的一种习惯称呼。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先后经历了夏商周时的劳役田租制、秦汉时的田租口赋力役制、魏晋南北朝至中唐的租庸调制、中唐至明中后期的两税法、明后期和清代的一条鞭法等五个相对稳定的主流税制。至公元2005年,中国农民缴纳农业税这一“皇粮国税”已经延续了2600年。

  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统一了全国农业税制度,并一直延续了几十年。

  从1983年开始,除农业税外,国务院还根据农业税条例的规定,决定开征农林特产农业税,1994年改为农业特产税;牧区省份则根据授权开征牧业税。至此,我国现行农业税制实际上包括了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牧业税等三种形式。

  2004年,我国政府开始实行减征或免征农业税的惠农政策。2005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废止了《农业税条例》。从2006年起,中国全面取消农业税,比原定用五年时间取消农业税的时间表,整整提前了三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全国农民每年减负总额将超过1000亿元,人均减负120元左右。

  2004年我省取消农业特产税;2005年对40个国家级贫困县免征农业税,39个县自主免征农业税;从2006年起,全省全部免征农业税。我省农民因此再减轻负担7.2亿元。至此,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相比,全省5000多万农民因此可以减轻负担108.4亿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