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央培训干部力度加大 高干培训走向国际名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10:48 国际在线

  “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是中央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管理人才,通过国际名校培训“高干”无疑是中国走向国际的重要举措。

  ★采写/《小康》记者 李秀江

  “培训后官员职位变动者达到30%,升迁率达到40%~50%。”日前,中山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联手打造的一个“特殊”培训班——“中大-牛津班”突然引起公众的关注。

  据广东省委组织部干部培训处工作人员介绍,“牛津班”由广东省委组织部牵头,每年举办两期,每期3个月。每个班的学员基本是35名,学员年龄在30~50岁之间,均来自广东省各地市以及省内各党委机关、各事业单位。

  “牛津班”虽是一夜成名,但其已有4年历史,从2002年上半年的第一期开始,到目前共有308名高级公务员在这里接受了特殊培训。现在还未结束的第9期学员中,厅级干部达到18人,占到学员总数一半以上,不少是地市级副市长一级的人。东莞、清远、韶关、中山等地的常务副市长都来培训过。

  事实上,“牛津班”只是广东省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中的一个实例,按照广东省培训干部的规划,到2007年底,要完成全省在职干部轮训一遍的任务。

  中央培训干部力度逐年加大

  广东省下大力气培训干部有着更深层次的背景。

  在“牛津班”开班不久,也就是2002年底,中共中央组织部就提出了宏大的干部培训计划:从2003年起,利用5年时间,将全国县(处)以上党政领导干部普遍培训一遍。每年有组织、有计划地培训省(部)级干部500人左右,地(厅)级干部8800人左右,县(处)级干部10万人左右。培训的重点是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后新进领导班子成员和中青年后备干部。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参加5年内累计3个月以上的脱产培训。

  这一次的干部培训计划,决不是一阵风似的运动,在此后3年的时间里,全国参加各类脱产学习培训的党政干部约1600万人次。而且,中央培训干部的力度还在逐年加大。

  2006年3月29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法规的形式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做出全面系统的规定,再一次表明了中央大规模培训干部的决心。根据该《条例》,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官员每5年至少要参加3个月的培训,干部教育培训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技能训练等为基本内容。

  仅隔7个月之后的10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门研究2006年~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强调,今后5年,要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把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培训干部工作被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干部培训机构开始吃紧

  按照惯例,培训工作将主要集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及各省市相对应机构。国家行政学院行政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刘熙瑞说,国家行政学院主要针对政府公务员,以培训干部的管理能力为主;中央党校涉及面比较全面,主要侧重于党性、价值观等政治方面的教育。中央党校主要轮训和培训中央规定范围内在职的高中级干部、比较年轻优秀的干部以及意识形态部门的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

  但从2003年开始,大规模的干部培训使各培训机构开始吃紧,在此背景下,中央开始着手筹建新的培训基地。2005年3月,三大新建成的国家级干部培训基地——浦东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和井冈山干部学院相继开学。按照中央的设想,浦东干部学院强调执政能力的培养,是国家行政学院职能的补充;而延安、井冈山两院侧重于党性等政治领域的培训,为中央党校职能的补充。

  由此,在国家层面上形成的培训格局是:以党校、行政学院为主阵地,充分使三所干部学院与主阵地实现教学上的衔接与配套。

  但是三所学院并不能满足中央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需要,于是,国内国外各大名校也被纳入培训干部的第三梯队。

  1

 [1] [2]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