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喜欢“舞文弄墨”的在押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11:17 瞭望东方周刊

  喜欢“舞文弄墨”的在押犯

  陈厚人认为邱兴华的犯罪多少和缺少朋友缺少沟通有关。他曾问邱:从与你的交谈中我感觉你还是很直率的,但为什么你交不到朋友呢?邱兴华的回答是:我们那个地方没有我看得起的人,也没有名人。我很少和社会上的普通人交往,我看不起他们,因为他们都巴结我。

  陈厚人老师认为,正是几乎和人不交流,导致邱心理方面不健康,思想很狭隘。尽管和妻子住了20年,但在邱兴华的内心,他实际上并不把妻子当作亲人。他告诉陈老师:“我把我的媳妇当作一个猪。我的女人对我很冷漠,不如我的狗。我有一次买了一个猪头,女人没理我,结果猪头我就给扔了。”

  现如今,人际关系和谐也是心理健康和社会和谐的一种标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该怎样规避第二个邱兴华的出现?陈厚人认为,现代人交流得太少,很容易将各种情绪积压。所以,有关部门应该在农村加大普法力度,并提供农民和比自己有知识、懂法律的人交流的机会,通过交流化解矛盾。

  在分析邱兴华的犯罪心理时,安康市公安局警察培训学校原负责人李鹏对《瞭望东方周刊》说,他认为邱兴华被封建思想禁锢得太深,“他把性看得太重,以至于熊万成摸她妻子这种事让他耿耿于怀。而且他自恃甚高,觉得一生怀才不遇。所以他愿意和文人打交道,认为自己是个文人,不是农民。”

  邱兴华的确是一个喜欢“舞文弄墨”的在押犯。他的字也写得不算坏。在看守所里,邱兴华多次给人即兴做诗,诗的开头总是“????我无文钱贵物相赠,只有写诗一首,以表我对你的谢意”云云。

  他在写给看守所陈指导的诗里写道:头顶蓝蓝天,日月记心间。你诚关心我,激在我心田。岁童梦日月,忽变父母面。我今托日月,来酬你思点。我命如韩信,生死两妇间。若要天尝命,道也山河在。祈祷仙也灵,岁岁多平安。

  在诗的最后,邱兴华签名处的“华”字用了繁体。时间他署的是“2006年深秋”。

  他还为一位管教干部的儿子写了如下被自称为“我的格言”的字句:涛涛(滔滔)洪流如狼凶,我船正行风浪中。多读多学心里明,美丑恶善能看清。奋力拼搏向前走,谁怕东西南北风。人间红尘随潮流,道德人格不能丢。胸怀大志必成功,男无气质如狗熊。我能分清世间事,且看今朝谁英雄。你若能记我的话,大事小事你拍胸。

  在给陈厚人老师即兴书赠的诗里,他称“打酒必问提壶人”,追述自己的杀人动机其实是早从1985年妻子据称遭受当地法庭两名工作人员侮辱时开始的。他在诗中记录了当时的具体日期和两名工作人员的姓氏,并称如果要他原谅这样的丑行,“除非我为二世人”。

  情杀、仇杀、报复杀人?怎么理解邱兴华的杀人动机呢?陈厚人的分析是三者兼而有之。这种心理的成因的一个重要方面,正是邱兴华几乎不与人交流,导致他性格偏执,心理扭曲。他和自己的妻子本来是有感情的,为了婚姻自由,他成功地成为当地农民打赢此类官司的第一人。但就因为1985年那件尚未核实的事情,他扭曲地“把妻子当作一头可以借腹生子的猪”。

  在陈厚人看来,邱的杀人动机中还有些愚昧野蛮的“理想主义”成分。比如,他认为被杀的人崇拜那个道士是肮脏的受骗者,对陈表示他“要做一个康有为梁启超式的人,以死警世”。陈厚人说,实际上这有一丝“理想性犯罪”的味道,就是他愚昧地认为杀死“肮脏”的人是替天行道,是做了对天下有好处的事情,为此他还大胆署名留书,并且不后悔,不怕死。

  呼唤更畅通的矛盾疏导渠道

  汉阴县公安局城区刑警队指导员熊汉斌转业后从警22年了,但他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残忍的凶犯。“一晚上杀那么多人不留活口的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他说。

  当本刊记者与带领队员亲手抓住邱兴华的熊汉斌相对而坐时,这位英雄的表情淡定而从容。他说,自己只是履行了自己的职责。现在,他想得最多的不是亲手抓捕罪犯的荣耀,而是如果让罪犯逃脱的那种“后怕”。

  邱被抓捕后,为了避免当地和邱有仇或有债务的群众把情况复杂化,熊汉斌和同事们立即将邱徒步押解到指挥部。在那里,他们4个人和邱一起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8月20日,邱被正式移交看守所的前一天,也是他们和邱同住了一晚。

  “就被抓捕后和我们首次谈话的情况看,他当时的心情就是:这是我做的,杀了就杀了,我解了恨,也不后悔。”熊汉斌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熊汉斌当时问邱兴华为什么杀人后还留了血书?邱兴华说,他写血书的目的就是要明目张胆地告诉大家:他们都是该死的人,杀他们是应该的,不管是为了解恨,还是为了顺利逃跑。

  “邱兴华当时说,他并不怕承担杀人的后果,但是他不想我们这么快就抓住他,因为他还有六七个要杀的人,杀完这些他认为都该杀的人后,他说他会到他父亲的坟头上自己喝药死掉算了。”

  在熊汉斌看来,邱兴华的思维根本没问题,但心理有些扭曲。“我一开始也怀疑他这个人是不是大脑受过刺激,但从和他接触中发现他的思维没有一点异常,逻辑也很清楚。我想他可能在潜意识里认为社会对不起他。他从小因为贫困不能完成学业,他自己认为别人不如他还当了官、发了财,就对社会有了一种报复心理,甚至把无辜的香客当作发泄对象。”

  熊汉斌回忆说,在警察都忙于抓捕邱兴华的日子里,汉阴的各类案件反倒出奇地少。在这个敏感非常时期,谁也不敢“出风头”。但是,在邱兴华归案后,汉阴又出现了几起伤害致死案,法制教育、荣辱教育、纠纷协调机制和创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依然很重。

  他对《瞭望东方周刊》说:“现在有些年轻人在外面打工,赚了钱回来说话气也粗了,有时候一旦话不投机就要动手,也许这是一种补偿心理在作怪。在农村,很多伤害案件的起因都是为一点小事,但是人们不知道用法律保护自己,不知道如何化解矛盾,逐渐积累的一些社会情绪也需要有更好的渠道进行疏导。”

  “基层组织的疏导作用很重要,这一点要投入更多财力和人力去抓。现在,村、组的治保会能发挥的作用还有限,很多治保人员都抱着打架由派出所处理、死人有公安局管的心理,加上都不是专职人员,缺乏调动他们积极性的各项措施,一些小的矛盾弄不好就成为案件隐患。”熊汉斌说。

  英雄警察的困惑

  熊汉斌这位真正的英雄对时下一些网上的留言颇感不解。“听说网上还有人很佩服邱兴华,把他当作武松式的英雄,我只能认为这些人精神上有问题。”他说。

  熊汉斌用职业化的平静的语气说,现在警察抓嫌疑人,竟然也有嫌犯和邱兴华攀比,认为邱是学习榜样,甚至认为自己能做得比邱更好。

  在这位警察看来,现在有不少人为邱的家人捐款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样一贫如洗的受害人的家属却乏人问津,这是不正常的,也是媒体的一种误导。

  实际上,熊汉斌是事发后和邱的家人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人之一。在邱家蹲守的时候,为了做好他家人的工作,让他们和警察配合,他和他的同事们没少帮助邱的家人。“邱兴华身体不算强壮但戒备心非常强。我们四个人把他按到地上后,他大声叫自己的儿子给他拿把菜刀来,但他的儿子没有这么做。正是因为事先做了充分的工作,邱的家人在关键时候才没有给抓捕带来别的意外。”

  汉阴县公安局局长邱祖满是最早在物质上帮助邱兴华家人的人士之一。对此,他苦笑着说:因为他和邱兴华一个姓,网上有人怀疑他们是不是亲戚,要不然一个公安局长为什么要帮助罪犯的家人?

  “现在法律和人民群众都对公安机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公安机关的能力表现在准确运用法律侦破案件上,而不是简单地用暴力手段强制达到效果。在另一方面,公安首先是服务的概念,不是管理的概念。在公共服务方面,我们也强调以人为本。”他说。

  他进一步解释说,在办案过程中,出于人道考虑,尤其是出于办案的需要,他们给邱兴华的家人一定的帮助,这完全是正常的。当然,他们也希望媒体能够呼吁更多的人来关心受害者家属的境遇。

  作为刚到任不久的公安局长,有人说邱祖满特别幸运,一来就赶上大案子并且成功破获。但是举止沉稳、言谈犀利的邱祖满感觉到的更多的是“压力”。他说,在邱兴华案及其社会反响中,他也看到了一种不好的倾向,感到社会的正义感在某些人当中正发生倾斜。

  “有人把邱兴华封作什么‘史上最悍杀手’、‘西北第一刀客’,有人把邱兴华当作英雄一样崇拜,这些都是缺乏社会责任感、正义感的表现,在网上发表这些言论的人应该受到社会的谴责。如果他们是受害人的家属,他们还会这么说吗?为什么这些人敢于在网上匿名发表这些言论却不敢把自己的姓名公布于众?”他说。-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91,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邱兴华”的相关新闻
鲁宁:邱兴华案对中国司法改革的影响 (2006-12-11)
评论:邱兴华案是对无罪推定原则的最大考验 (2006-12-10)
专家称邱兴华案不做精神鉴定难以服众 (2006-12-10)
邱兴华案二审宣判不会太久 当庭两次被指翻供 (2006-12-09)
法院人员称邱兴华做司法鉴定可能性不大 (2006-12-09)
毕舸:邱兴华案之争为程序正义树立标本 (2006-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