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三无”货充斥圣诞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00:01 大众网-齐鲁晚报

  本报12月11日讯圣诞节临近,圣诞商品进入热销期。但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销售的圣诞商品几乎全是“三无”产品,质量很差,存在健康和安全隐患。

  12月11日,记者在省城老东门小商品批发市场看到,各种圣诞商品琳琅满目,圣诞老人、圣诞树、大雪花、彩灯、各种挂件等都很热销。记者粗略数了数,整个市场专营圣诞商品的摊位和店铺有十余家。一家标着“花艺”的店铺也成了圣诞商品专营店,老板告诉记
者,圣诞商品卖得火,临时改的,过一阵还会改回来。

  记者随意拿起一些圣诞商品,发现大多只有一个简易塑料包装,封口处用订书钉订着,写着圣诞节快乐的英文字母“MerryChristmas”,除此之外就再无任何标志了。一些毛绒的圣诞老人、雪人等饰物,就用透明塑料包起来,随意堆放在货架上。

  不仅如此,在市场里逛了一圈记者还发现,这些圣诞商品都很便宜,小件大多不超过10元,一棵一米多高的圣诞树也就20多元,但质量都很差:圣诞娃娃缝制粗糙,有很多毛线头,“白胡子”掉得满身都是……

  小商品市场如此,在深受百姓信赖的大型超市里,圣诞商品的质量也很让人担心。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超市里的圣诞商品与小商品市场里的一模一样,金光闪闪的挂件用手一摸就会粘一手粉末;圣诞雪人的鼻子干脆掉了下来,露出里边的白胶。这些产品的价格比小商品市场里要贵一些。在一家大型超市的圣诞商品专区记者发现,同样的小件饰品,超市的价格平均要贵3-5元,大件的差价更大,能贵20-30元。与小商品市场相比,超市里的圣诞商品外包装上多了一个价格签,并简单标明了产地。有意思的是,记者发现一种圣诞大雪花的塑料包装上用拼音写着“TongDaZhejiang”(通达浙江),而超市贴的价格签上标明的产地则是“广东”。售货员告诉记者,这些货是从省内的一家代理商处进的货,出了问题可以找他们。

  “这些商品是哪里生产的?怎么连厂名都没有?出了问题找谁?”记者在东门小商品市场询问了一个老板。他是这样回答的:“这些都是从广东过来的,这东西就是应景,用几天就扔了,又不是吃的东西,没必要弄得那么正规。正规了就贵了。”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工作人员说,按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销售的商品应当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家、厂址以及生产所采用的标准号等信息。这些什么都没标的圣诞商品是典型的“三无”产品。

  省消费者协会提醒说,这些“三无”圣诞商品的质量无法保证,尤其是小孩子玩的毛绒玩具和需要长时间通电的产品,如不注意极有可能发生危险,购买时要特别小心。


记者 李俊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