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市骂”司机挨打,我们都脸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00:30 现代快报

  ■新闻背景

  在共青团路的停车场,22个北京游客集体殴打一名开旅游车的南京司机,原因是该司机用南京话骂游客“呆×”,引起游客公愤。

  (12月11日《南京晨报》)

  广陵龙:其实,这位司机挺冤的,就像北京人说“你丫的”,不见得真是想找茬。只不过,这样的话南京人平时说多了,说习惯了,说顺嘴了,遇到点事,就不由自主地冒了出来。

  如果司机骂的是地地道道的南京人,我想被骂者大不了回敬一句,而决不会愤怒地要集体动手。早有人说过,南京话比较粗俗,大家常念叨的很多词汇,在外人听来,都有点挑衅的味道,这大概算是地方性的语言特点。本来这种习惯性的“骂人”只要说者无意,听者无心,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好比南京人说南京人,谁都不会太计较。

  但是南京作为一个开放性大都市,穿梭在大街小巷的还有很多外地人。别人可不知道你的“骂人”是非恶意的,一旦人家听得不爽,自然拳脚相向。你被人揍了,也无话可说。南京要想成为大都市,就应该多提倡语言文明,管好自己的一张嘴。

  广春:南京话中的粗话,是出了名的“脏”,南京市民习以为常,外地人不吃这一套。南京司机对游客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惹来一顿老拳。被打的是司机,难过的应该是全体市民。

  南京市民哪一个没说过“呆×”,哪一天没听过“呆×”,但又有哪一个出面制止过,有哪一个听了害羞过?早几年,南京市骂就有人抨击过,市民却从来没有减弱说市骂的势头。相反,有一天不说,有人觉得难过;有谁不说,有人觉得他不是“南京人”。

  南京市骂真的那么让南京人津津乐道,不可不说吗?

  打工:这名司机在“家门口”被打,所有南京人都是“哑巴吃黄连”。

  说话不能随随便便,得分场合和对象。这名司机作为窗口行业的服务人员,更应该注重自己的言行。这句“市骂”招来拳脚事小,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受损事大。

  语言文明代表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我们的一言一行,是否应该掂量掂量“六朝古都”的分量呢?是否该规范一下自己的语言呢?就这件事来看,旅游行业甚至南京所有窗口服务行业乃至全体市民都应该有所触动,有所警醒,共同来维护语言卫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