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金鼎银鼎不如 老百姓的铜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00:41 东南快报

  对一个农民家庭而言,要铸造这样一个大青铜鼎(见本版)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那么,王三妮为何还要这样做呢?王三妮说,灵寿是贫困县,国家免征农业税了。“我是制作青铜工艺品的,知道鼎有记载国家大事的功用,我可以制作一个鼎来纪念这个对我们农民来说意义重大的事件。”

  “对我们农民来说意义重大的事件”,王三妮说出了农民的心声。熟悉历史的人知
道,历史上自有国家政权出现,就有了赋税制度。但在2005年,“天经地义”的事情寿终正寝。农民兄弟们震惊、欣喜、感恩……于是也就有了像王三妮这样的农民,宁愿自己生活苦点,也要为国家所做的“惠农大事”表示心意。这种“心意”是发自内心的,不掺杂任何“拍马屁”的成分。

  农业税对于一个家庭而言,不算很大的经济负担,国家给他们减免了,他们却表现出如此大的感激之情。如果目前真正导致农民富不起来的罪魁祸首——畸高的学费(主要指大学教育)、高高在上的医疗费等能得以解决,他们又会表现出怎样一种欢天喜地的心情呢?

  由此延伸开去,那些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各种“政绩”的官员,他们不切实际地大搞形象工程,甚至还立起各种各样的“政绩碑”、“形象碑”,以为那样就会被人们记住。殊不知,那种劳民伤财、践踏民意及无视底层人们疾苦的行为,是得不到老百姓的赞成和拥护的。四川剑阁境内那178块所谓的“政绩碑”、陕西子长县的“李家岔移民村纪念碑”不正是在老百姓的质疑声中轰然倒下了吗?

  坊间有言: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鼎、银鼎,不如老百姓一言九鼎。任何一级政府、一名干部,只要切切实实地为老百姓着想了、办实事了,你不用立碑铸鼎,老百姓自然会感恩不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