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那年,我们听黄继光母亲作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01:09 重庆晚报

  

那年,我们听黄继光母亲作报告

  1954年2月,英雄黄继光母亲邓芳芝(中)来重庆与少先队员见面,重庆小学队员连慕兰(左)说:我一定要向英雄学习!

  

那年,我们听黄继光母亲作报告

  连慕兰的中学同学卢开瑜(左)、金郁(右)回忆当年的金色时光。

  

那年,我们听黄继光母亲作报告

  连慕兰上世纪80年代照片(左一)。

  52年前,黄继光母亲身边的少先队员连慕兰,如今是北京一知名大学教授。当年好友卢开瑜、金郁等昨日再聚会

  珍档·人物感言

  连慕兰:老照片能保留至今,珍贵!

  金郁:最爱的还是那段时光,珍藏!

  1954年2月,在重庆小学(原重庆干部子弟学校,位于渝中区大溪沟枣子岚垭附近)读书的连慕兰,参加市里组织的活动,成了离英雄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最近的人。随后,她与邓芳芝在一起的照片被刊登在当年的《红领巾》杂志上。她那句在欢迎英雄母亲作报告会上的发言“我一定要向英雄学习!”,也成了杂志上醒目的铅字。

  一张《重庆晚报》,让两位老同学找到了连慕兰,也找到了共同话题。昨晨,64岁的金郁从南岸区上新街赶到沙坪坝体育馆附近看望老同学卢开瑜。

  “这些都是当年我们的初中同学,连慕兰特别突出。”卢开瑜展示本报“重庆珍档·老照片追踪”一幅照片。

  连慕兰如今在北京。她没想到,50多年前自己的照片,会出现在今天的《重庆晚报》上。

  “那年我11岁,妈妈在学校里教书。黄继光的妈妈到过学校作报告。这张照片不是在我们学校拍的,像是在市里组织的一个欢迎会上。”连慕兰几次都参加了英雄黄妈妈在渝报告会。

  连慕兰记得,失去儿子的黄妈妈当时已显得很苍老。“她不作报告时话不多,报告会上,主要是讲黄继光少年时代的生活片段。黄妈妈讲黄继光的英雄事迹时,很质朴,我们都听得很专注。”

  连慕兰小学毕业后,成了当年重庆女中(位于现在的南岸区黄桷垭)初一住校学生,与卢开瑜、金郁等是同学。

  文革前,这个班毕业的大多数学生顺利上高中,大学。后来,他们成为农场的工人,山区青年农民。1978年,连慕兰考上北京一所高校研究生,留校任教,直到退休。初中毕业后,卢开瑜、金郁和连慕兰各自的命运不同。

  “初中班里有40名同学,那是我们度过的最美好时光。”少女时代的卢开瑜是女中编辑部少年编辑,学校舞蹈组成员。连慕兰是广播员。卢开瑜编辑的稿子,会从连慕兰的口中传播到学校每个角落。

  卢开瑜的命运在上高一不久出现了“脱轨”。她身体较差,高中休学2年。后来,她嫁给一名中学教师,她也成为中学教师。“现在退休了,还经常犯头痛,但比起那些年常令人窒息的政治运动,现在的生活,我感到无比幸福。”

  少女时代的金郁喜欢读书,是个爱幻想的浪漫女孩子。正是因为那种单纯的浪漫,高中期间,她曾受一篇名为《周总理来到我们农场》的鼓动,一个人跑到长寿湖农场享受落日余辉。

  “那时,上大学不难,就业更容易。”当年,金郁因故没有完成大学学业。后来赶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她就怀揣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个人跑到长寿湖农场,在那里结婚生子,直到后来才回城里。她后来读了成人高校。

  “我是个浪漫的人,这么多年了,还爱幻想,一点儿没变。”金郁最怀念与连慕兰上初中的日子。她们那时是学校最调皮的女学生,年龄小,学习好。思想单纯。“从上世纪50年代中成长起来的人,当时是没有那么多政治概念的。比较自由。当时的教育才叫素质教育。”如今,这个依然爱幻想,有梦的人,一次又一次被晚报上的老照片感动,咀嚼着少女时代曾经的快乐与青涩。(特别说明:文中金郁为化名)

  珍档·读者互动

  ■读者赵蔚苇:那时的社区活动,感觉比现在还热闹呢。民警也亲切。

  ■匿名网友(IP:222.181.233.*):时光流失,记忆长在。老照片对后人是一笔精神财富。

  ■匿名网友(IP:218.1.121.*):重庆对于我,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故乡,同时是自己三十年来心灵成长岁月的证明。虽然老照片反映的都是父辈生活的年代,但仿佛穿越了半个世纪的时光隧道,感觉来到一个熟悉又新奇的世界。

  记者 袁尚武/文 杨帆/图网络编辑:甘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