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品牌的魅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01:48 青岛新闻网-青岛早报

  首届青岛马家沟芹菜文化节系列报道(品牌篇)

  用“逆风飞扬”来形容平度马家沟牌芹菜目前在市场上的表现恰如其分。

  今年秋冬,我国一些地区芹菜获得丰收。霜降过后,芹菜陆续进入城乡市场,货架上,地摊上,一捆捆,一堆堆,随处可见。正因为多,大量涌向市场的芹菜多数身价大跌:
每公斤仅卖个块儿八毛。据媒体报道,今年西安阎良区2.1万亩芹菜大面积丰收,但农民收获的不是喜悦更多的却是忧愁,一毛多钱一公斤的低价让他们伤透了心。而其时,人们却惊奇地看到,注册了商标的马家沟牌芹菜却供不应求,售价逆势而上,达到每公斤50元以上,最高甚至飙升到每公斤70元!

  一毛钱与70元,相差700倍,原因何在?

  原因之一,在于“马家沟”芹菜优良的内在品质。

  一方水土养一方“菜”。据平度市农业局技术人员介绍说,纯正的“马家沟”芹菜不同于一般的芹菜,由于当地独特的土壤、水质和气候条件,产出的芹菜以叶绿茎黄、空心无筋、鲜嫩酥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享誉国内外市场。再加上最近几年当地的科研人员和菜农,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设立了100亩马家沟芹菜精品示范园,进行封闭式管理,严格标准,摒弃化肥、农药,全部撒施有机肥,加喷生物肥料和牛奶等有机物质,采用高频振频杀虫灯和粘虫板杀灭害虫,种出了名副其实的无公害芹菜。因此尽管价格高,客商仍然纷纷上门抢购。

  品质好,就一定能卖出高价钱?答案是否定的。在文化积淀和品牌培育方面,马家沟牌芹菜有别人不可比拟的内涵。

  首先看“马家沟”芹菜的历史,早在明朝,马家沟一带就开始种植芹菜了,经过漫长的自然杂交、品种选育和提纯复壮,形成了一种地产独特品种。

  再看“马家沟”芹菜成长的历程和一张张骄人的名片—

  2003年,向国家工商局提交了“马家沟”商标的注册申请,并被核准注册;

  2005年,先后通过了青岛市无公害基地认定、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农业部绿色食品A级认证;

  2006年,获得青岛市农产品名牌称号和青岛市消费者喜爱的名优农产品称号,并被确定为2008年青岛奥帆赛食品备案种植基地,申报了山东省农产品名牌和青岛著名商标……

  通过几年的努力,马家沟芹菜品牌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生产快速增长,成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李园街道辖区2002年马家沟芹菜种植面积萎缩至不足300亩,市场价格每公斤0.4—0.6元,亩收入2000—3000元。自2003年开始品牌运作以来,种植面积、亩均效益逐年增长,亩均收入由2002年的不足3000元,达到2005年的10000元左右。二是消费需求旺盛,潜在市场十分广阔。2003年、2004年、2005年三年春节期间,均出现脱销局面。目前,“马家沟”牌芹菜已成为岛城家喻户晓的知名农产品名牌,在北京、上海、济南等大城市也有一定知名度。这个具有千年栽培历史的农产品品牌在经过各种荣誉的洗礼之后,终于升级成为农产品中赫赫有名的“贵族”,信心百倍地挺进高端市场:标识着“马家沟”牌芹菜的精品包装频频在北京、上海、济南、青岛等大城市的超市、高档酒店现“身”。

  怪不得,在市场一片萧瑟声中,普通芹菜贱如草芥,“马家沟”芹菜却被精心分拣、包装,当成珍贵礼品馈赠亲朋好友。业内人士认为,因独特地理环境及农艺技术因素,目前市场上普通芹菜的内在品质不可能优于“马家沟”芹菜。“马家沟”这个品牌已深深吸引了天南海北客商的眼球。

  这便是品牌的魅力!

  李培强

  欢迎市民到会场欣赏、品尝马家沟芹菜,联系电话:0532-88301001 0532-88357788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