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憨老头”看山20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03:00 舜网-济南时报

  前段时间,本报“济南地理”栏目的记者在平阴采访时,邂逅八旬老人范贻杭。老人义务看山20年,常年住在狮耳山上。近日,记者再次走近这位老人,听他讲看山的故事。“我就是狮耳山的儿子”

  12月8日,记者赶到东阿镇范庄村狮耳山下,往山上望去,郁郁葱葱,与周围其他光秃秃的山有着明显的差别。记者爬上山来,范贻杭老人正坐在看山的小屋里。或许是天气变
冷的缘故,与上一次见面相比,老人显得更老了,背有些驼,脸也更粗糙了。见记者进屋,老人连忙站起来,要烧水。由于柴火太湿,炉子点不着,老人歉意地说:“今天没法请你们喝开水了!”

  谈起看山的经历,老人来了精神。他说,他开始看山是在1986年。当时,他看村南狮耳山满山的树时不时地被羊啃、被人偷偷地砍,心里特别难受。于是,他主动找村干部商量:“要不我去看山吧。”老人上了山,一待就是二十年。

  这二十年里,老人每天跑几十里的山路,守着这片山,守着山上成片的树林。一开始,山上没有住的地方,老人每天在山上巡逻,天黑了才下山。碰上雨雪天,老人就躲在大块岩石下或山洞里。看老人如此辛苦,本村干建筑的范嘉喜很受感动,主动帮老人盖了间小屋子。从此,老人算是在山上安了家。

  村里有人说:“范贻杭你真憨,给你多少钱啊,这么大年纪了,整天这么瞎跑!”每每有人这样说,老人总是一句话:“看山,我一分钱都不要。我就是狮耳山的儿子!”

  “我爱树比爱儿女都强”

  最让老人牵挂的是狮耳山上的树。老人常说:“我爱树,比爱儿女都强。儿女们都成家立业了,不用操心了,可这些树不行,没人管,就有人破坏!”

  老人告诉记者,每每看到那些被砍坏的树疙瘩,就气得“心口窝子疼”。“以前伸开胳膊才能搂得住的柏树满山都是!可惜后来都被破坏得差不多了。那可都是在1969年前后栽的。”老人告诉记者,当年范庄全体社员每人每天发一两棒子面,上山栽树。三年共栽了56765棵。

  提起栽树时的情景,老人两眼放光。“狮耳山可是个宝山,这山能吸水,石头缝里掉进个树种,就会长出大树来。”从他看山以来,山上的树又多了起来,目前有10万多棵了!老人介绍,山上主要是柏树。榆树有8种:有一种“两面针”榆树,叶子大得像小杨树叶,特别厚;有一种叫“血榆”,叶子是血红色的;最珍贵的是柞木,黄色的树皮,木质最硬……山上还有众多中草药,有黄芪、灵芝、何首乌等,能叫上名来的中草药有140多种。“纯黑的小毛驴吃了狮耳山上的草,喝了浪溪河里的水,用这样的驴皮做出来的才是真正的阿胶……”老人兴奋地说着。

  老人平常上山都要带一把小铁锹,随时铲铲平平,也当拐棍用,老人有腰疼的毛病。今年夏天的一场大雨把上山的路冲坏了,老人用了两个多月才修好。在一段悬崖边上,老人密密麻麻地栽了一排山枣树,像一排护栏,避免游人掉下去。

  山上来了放羊的、偷树的、摘柏树籽的,老人好言好语地把他们劝走了。那些实在不听劝的,老人也会发脾气:“我都是土埋到脖子的人,还怕你吗?”镇里有个卖药材的贩子找老人商量,让老人给他摘柏树叶,3毛钱1斤,柏树籽7块钱1斤,有多少要多少。老人一口回绝:“俺儿是党员,不能给孩子脸上抹黑!”

  “我要一辈子守在山上”

  范贻杭老人的老伴在五年前去世了。现在一家四口人,儿子一家三口都在外地。老人说,儿子、媳妇都很孝顺也都理解他,支持他看山。

  老人不会用手机,儿子就在家里装了部电话,给老人立下“规矩”:一天必须下山一趟。儿子说,只要往家打电话有人接,他就放心了!赶上周六、周日,儿子一家就到山上来看望老人。在山上的小屋里,一家人围着小炉子,吃着热热乎乎的“团圆饭”。老人身体挺好,饭量也大,吃炝锅面条,半斤还不够。

  现在老人看山有伴了,79岁的退休工人王德庆每天也上山,还有69岁的陈文义老人也经常上山,他们三人一起在山上巡逻。临别时,范贻杭老人告诉记者:“我今年都80岁了,我准备一辈子守在山上。”

  (记者 徐传强 通讯员 任尚志 张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