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突破温泉”之示范效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03:17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机遇不期而至

  “温泉的山、海、泉、滩自然风光,即使在气候宜人、风景独特的胶东沿海一线,一下子拥有这么全面资源者,也是凤毛麟角。山、海、泉、滩是自然资源,一旦破坏了无法复制。”自1998年出任即墨温泉镇党委书记起,面对周边一轮接一轮的工业园区热,李辉几乎按捺不住自己,但理智很快战胜了冲动。

  近年来,工业项目给国内众多旅游资源丰富的城镇乡村带来经济繁荣,同时掏空了小桥流水文化意境,不少人对此扼腕叹息,温泉人暗自庆幸。

  李辉告诉记者,八年前,他到温泉时,温泉还是一个以粮油种植为主的农业大镇,全镇财政收入仅有227万元,农民们手头不宽裕。“引几个大项目,农民就业渠道有了,镇财源打开了,这不是一举两得吗?”对于发展工业项目的建议,已明晰利弊的李辉一一否决。

  农民们思富心切,李辉早已看在眼里。从1999年起,温泉镇着手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民由单一的粮油种植向滩涂养殖、畜牧养殖相结合的复合型农业转变,同时,依托温泉独有的山、海、泉、滩资源,探索旅游兴镇之路,在国内率先亮出“海水温泉”这一品牌。绿化山头、治理河道、修建道路,“生态旅游、休闲产业很快将席卷全国”,李辉一面秣马厉兵,一面静待时机。

  重大机遇不期而至。2005年,青岛市做出“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的城市框架,确定了城市规划七大组团。“作为鳌山组团重要组成部分的温泉是联系鳌山、田横两大组团的纽带,这一地带不能塌陷,而且必须率先隆起。”摊开大青岛规划图,李辉语气非常坚定。

  李辉的思路暗合了青岛市“以温泉周边区域启动点,拉动青岛城市东部崛起”的重大举措。

  串起散落的明珠

  “既要突出温泉特色,又要与鳌山、田横组团整体规划和谐统一,这是‘突破温泉’的灵魂。”在对全镇的山、海、泉、滩详细摸底后,李辉和镇里一班人很快达成共识:温泉的魅力在于蜿蜒回环的海岸,舒缓平坦的海滩,风貌各异的山头,久负盛名的地热,要将山、海、泉、滩这些散落的明珠串成一条旅游产业链,必须尽快拥有一条金线——高标准建设景观大道。因景制宜,温泉人给这条金线取了个响亮名字——泉海路。

  李辉告诉记者,为建设这条景观大道,最大限度挖掘大道蕴藏的商机,温泉镇三移位置,四改设计,不仅使泉海路将山、海、泉、滩连为一线,而且还使其与滨海公路、青威一级公路、莱青路贯通,成为济南、潍坊、烟台等半岛城市群八市游客直达温泉旅游度假区最便捷通道,这对提高温泉、鳌山旅游聚集力,加快崂山旅游景区与温泉、鳌山的有机对接,形成青岛大旅游新格局将产生重大推动作用。

  温泉镇在对泉海路、莱青路等生态景观建设上,用“精雕细琢”来形容决不为过。比如,对莱青路南段区域的景观绿化,采取“乔灌搭配、大小结合、高矮相间,组团式、开放型”的绿化方式,每50亩一个景观造型,景色各异。绿化长度6100米,两侧绿化带各10米,绿化总面积390亩,栽植苗木90多个品种58万株,其中,仅景观大树就有67个品种1169株,同时,安装彩色路灯128盏,自然与现代相融合,莱青路被誉为“山东第一路”。

  “无形之手”助力生态建设

  温泉镇绿色生态建设在省内赫赫有名。早在2002年,温泉启动了“万亩荒山造绿”工程,他们采用“山顶黑松戴帽、山坡果树缠腰、山脚茶园环绕”的绿化模式,四季造林不间断,全镇48座山头16000多亩荒山披上绿装。

  “即墨市对温泉建设以休闲度假疗养保健为主体的旅游度假中心的定位,决定了温泉的绿化生态建设不仅不能有片刻歇息,而且在生态绿化层次上要有新的突破。”李辉告诉记者,温泉镇已制定出“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一季有色,每季都是一幅画”的生态景观目标。按照这一目标,对36个村庄栽植各类苗木44.2万株,并在镇驻地附近建设了占地1000亩的温泉中心山地公园和占地360亩的温泉主题公园,并沿莱青路、泉海路规划建设1100亩经济林片,在鳌山与温泉交界处规划建设400亩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园,进行生态农业和观光经济林建设。

  温泉在生态绿化建设上,借助“无形之手”力量,将资金短缺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两大难题巧妙化解。据介绍,早在荒山绿化时,温泉镇就大胆进行林权制度改革,通过采用集体栽植、承包管理、谁植树谁受益等多种鼓励政策,提高全民植树管林热情,生态理念深入人心。2005年,“突破温泉”系列工程启动起,温泉镇进一步完善了市场化运作机制,采取农民出租土地入股、政府采购苗木栽植、公司化经营、农民参与管理的形式大造林,一方面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培植造就了新的观光旅游景点,丰富了山、海、泉、滩旅游资源内涵。温泉镇还“借鸡生蛋”,对进驻的旅游大项目,项目周边实行统一规划,属地绿化。

  延伸旅游产业链

  天泰山海泉综合开发项目、华鲁国际游艇俱乐部项目、王朝产权式度假酒店、依泉美庐旅游项目、阳光度假项目、温泉健诊中心……在建设青岛新东部号角下,越来越多的旅游项目落户温泉。“温泉在项目引进过程中严格把关,有污染的、对产业拉动小的项目委婉谢绝,相反,对优质项目想方设法引入。”李辉说。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华威风力发电项目原本已与周边区县达成了投资意向,温泉镇得知后,立即与华威投资方取得联系,最终以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华威入驻。目前,拥有14台发电机组的华威风力发电项目已建成并网发电,年发电量3000万千瓦时,为温泉镇众多项目落户提供了强大电力保障。

  依托大项目,使旅游业与农业合理嫁接,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是温泉镇正在做的一篇大文章。温泉镇的思路是,以茶叶和特色果树种植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农业,1100亩经济林片,栽植杏、梨、石榴等17种果树,每处果园内规划2-3亩休闲用地,建设供游人品茶纳凉场所;充分发挥土壤和气候优势,发展茶叶种植2000亩,同时做大绿茶加工业,注册钱谷山绿茶商标,积极拓展旅游市场,成立钱谷山绿茶旅游接待中心,使钱谷山绿茶不仅成为青岛地区知名的茶叶品牌,而且成为青岛重要旅游产品;目前,温泉镇正在对传统的“海水豆腐”加工、包装和推介,使其成为温泉镇继钱谷山绿茶之后的第二旅游产品。

  旅游业与农业合理嫁接已使温泉农民受益匪浅。温泉镇统计,2005年,温泉农民人均纯收入中,40%来自与旅游相关的产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