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经济责任审计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03:17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确立为我党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审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和工作,也必将进入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突出重点、服务大局的发展新时期。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上来说,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最重要的是要促进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对一个部门“一把手”的审计,不仅要看当前的发
展,还要看可持续的发展;不仅要看经济,还要看结构是否合理;不仅要看明显的政绩,还要看潜在的政绩和风险。要通过经济责任审计这种载体,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促进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依法行政和执政能力的提高。

  同时,作为“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有效手段”,经济责任审计要对各级政府部门“一把手”在如何运用经济权力方面,加强制约和监督。要进一步加大专项审计调查力度,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

  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审计内容还比较单一,难以全面反映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到领导干部的资金使用效益情况、遵守国家经济政策和财经法规情况、重大经济决策情况、内控制度及个人廉政情况等。目前,对领导干部资金使用的效益情况进行监督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因此,过去仅仅围绕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

  二是缺少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领导干部审计评价体系。由于目前对领导干部履行哪些经济责任尚无明确的规定和依据,造成审计范围、审计内容把握不准确,导致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无依据,已成为阻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深入发展的瓶颈。

  三是经济责任审计任务繁重,审计资源却相对不足。由于审计人员力量不足及审计人员专业局限等原因,造成审计部门疲于应付,审计内容和深度不够,增加了审计风险,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

  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的新问题,应坚持不断解放思想,立足实际,积极研究解决新问题的途径,按照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求,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是积极推行效益审计,不断探索效益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机结合。推行效益审计工作,特别是对重点部门、重点资金、重点项目要通过效益审计来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职责情况,通过效益分析来评价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要探索制定效益审计的办法,通过法规的形式把这项工作明确起来,开展下去。

  二是建立健全完善的领导干部审计评价体系。要进一步强化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和审计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协调指导和宏观管理,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形成比较健全的制度保障体系。要进一步扩大审计范围,切实做到“应审尽审”,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经济责任审计网络;坚持任中为主,将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坚决抓好整改,加强督促落实;搞好宣传教育,不断优化审计环境。要建立比较系统的审计成果运用体系,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分析提升审计成果,强化依法行政管理;积极拓展审计成果,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三是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增强经济责任审计透明度。出台相关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办法,积极稳妥地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在促进领导干部廉政勤政,依法、科学执政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四是充分利用审计资源,提高审计质量。目前审计力量的不足和审计需求的增加是审计工作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矛盾,单纯依靠增加编制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而是必须要充分借助计算机审计,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加强审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加强审计机关内部管理控制,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确保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