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王治新老人捐遗体有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04:39 华商网-华商报

  本报咸阳讯(记者刘燕)12月9日,本报以《欲捐遗体却难了心愿》为题,报道了咸阳一位七旬老人在弥留之际立下遗嘱:要将遗体无偿捐献给社会。但因为找不到可以接收的单位,老人十分失望。昨日,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老人终于听到了好消息,西安医学院愿意接收老人的捐赠。

  作为咸阳第一个提出无偿捐献遗体的人,王治新老人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学院的日常教学十分需要人体标本,但苦于此类标本的稀缺。如果能利用老人的遗体做成永久性的人体标本,这对临床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感动于王治新老人的义举,西安医学院决定帮助老人完成遗愿。

  昨日,经本报牵线,西安医学院相关负责人专程从西安赶到咸阳,看望了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王治新老人。

  听说自己的遗体捐献的事情有了着落,躺在病床上的老人一下子来了精神。老人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遗体如果捐献给学院能做什么用?“您的身体对我们来说就是个宝贝,除了各身体器官、骨骼等能做成永久性的人体标本用于教学参观外,您患病的肝脏也可以做成病理标本,让学生对肝硬化有最直观的认识。”当西安医学院教务处处长徐曦详细介绍了遗体的用途后,老人不断点着头。

  虽然双方对遗体捐献事宜已达成一致,但目前陕西尚未出台关于遗体捐献的地方性法规或条例,如何捐献成为摆在遗体捐献者和接收单位的一大难题。记者从省卫生厅了解到,在我省尚无立法的情况下,无偿捐赠遗体的志愿者一般都是和医学院校直接联系,根据要求签订捐赠协议并公证。

  徐曦表示,在与当事人和家属充分沟通后,他们将尽快起草一份遗体捐献协议,如果双方对协议内容无异议签字后,他们会再进行公证,以保证协议的法律效力。同时,徐曦也表示,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也有了捐献遗体的愿望,作为医疗教学单位,他们也希望我省能为遗体捐献尽快立法,让捐献者和接收单位有一个畅通的捐献途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