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济南市妇联创建阳光大姐促进妇女创业调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04:40 舜网-济南日报

  ——济南市妇联创建“阳光大姐”促进妇女就业创业的调研报告

  山东省社科联、济南市社科联调研组

  编者按:就业是民生之本。在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切实解决劳动就业尤其是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愈益成为关系千家万户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对此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但是随着市场化改革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深入推进,我国就业再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这不啻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最突出问题。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相关群团组织也负有重要责任。然而,政府部门和群团组织靠什么手段来解决社会就业尤其是下岗职工再就业?这个问题长期未能得到妥善解决。从现实生活看,政府部门在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上缺乏紧迫感和主动性不行,会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包揽一切,完全依托行政手段来解决就业再就业,也会事倍功半。实践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政府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能越俎代庖,而必须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作用,走市场化之路。济南市妇联创建“阳光大姐”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功经验,不仅对解决妇女就业再就业问题、促进妇女自身解放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如何在深化市场化改革中切实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普遍的推广价值。

  济南市妇联从2001年10月成立“阳光大姐”服务组织以来,至今已安置妇女就业7万人次,为8.3万户家庭、35万人提供了服务。就业妇女通过“阳光大姐”获得的直接劳动收入达4975万元,3.8万人通过各项技能培训增强了就业创业本领。目前,“阳光大姐”已成为有很高信誉度和影响力的知名服务品牌,被济南市政府列入第三产业和贸易服务业重点企业,先后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百家诚信服务优秀单位、全国优秀民办职业介绍机构等光荣称号,2006年高票当选“感动济南”十件大事之一,成为山东省服务名牌和著名

商标

  运用市场机制

  做大服务产业

  济南市妇联创建“阳光大姐”所以获得很大成功,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经验,就是正确处理了与市场的关系,坚定不移走市场化运作之路。

  1、解放思想,推向市场。“阳光大姐”创办之初,由市妇联直接操作,实际上是市妇联的一个职能机构。在2年多时间里,通过主要创办家政服务业,虽然也为一批下岗妇女提供了再就业机会,但是事业很难有大的发展,而且这种行政性管理机制也逐渐暴露了不少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济南市妇联主要领导同志敏锐地意识到,要增强“阳光大姐”的内在活力,做大做强服务产业,真正成为引导广大妇女走上就业创业之路的品牌,必须彻底改变行政控制型管理模式,坚定不移把“阳光大姐”推向市场。本着这样一种指导思想,2004年1月,济南市妇联对“阳光大姐”服务中心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成立“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制定了企业宗旨、服务理念、企业精神;规范了业务培训、质量监督、考核激励、财务审批等18项制度;开发了“阳光大姐”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管理的信息化;对家政服务员实行员工制管理,由银行代发工资,并集体办理意外伤害、重大疾病保险,不断完善劳动保障体系。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为“阳光大姐”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鲜活的制度保障。改制后,“阳光大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快速增长,安置人数、签订合同、发放工资分别是市场化运作前的5.6倍、6.8倍和5.4倍,实现了飞跃式发展。

  2、瞄准需求,占领市场。作为市场竞争主体,“阳光大姐”在以为广大下岗妇女提供就业岗位宗旨的前提下,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注重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占领家政服务市场,有效地把握了市场竞争主动权,通过市场不断开辟妇女就业创业的新天地。他们对家政服务市场的发展变化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根据市场需求,开创出月嫂、保洁员、钟点工、陪护员、烹饪师、育儿嫂等11大门类20余种服务项目。他们针对广大下岗妇女缺乏家政服务技能的状况,开办了妇女培训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和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求职愿望妇女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在积极开拓市场和参与市场竞争中,“阳光大姐”以优质的服务、规范的管理、良好的形象,赢得了客户,赢得了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繁荣局面。

  3、做大做强,赢得市场。“阳光大姐”所以能在不长时间内大胆地走向市场、主动地占领市场,一个重要因素是济南市妇联的领导者和“阳光大姐”的管理者确立了一流的竞争标准,有一种敢于竞争、敢为人先的精神。为了求得更快更好发展,他们一方面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一方面积极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层次,在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中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他们大力开发市场急需、妇女能为的服务项目,促进服务门类更齐全、分工更精细、服务更专业。他们积极发展连锁经营和加盟经营,在全市建立了8家直营店,在外地设立了3家连锁店,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为更多的下岗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他们积极拓展外地市场,建立劳务人才培训输送基地,将百余名经过特色培训的家政服务员输送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受到当地用户的高度评价和热切欢迎;在打好家政服务这张主牌的同时,他们实施品牌延伸战略,把经营项目拓展到母婴用品、专业保洁、物业管理等领域,并逐步把服务对象由居民家庭拓展到机关、企事业单位,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积极的市场竞争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然而“阳光大姐”并没有满足。他们不断拓展思路,把解决下岗妇女再就业与帮助广大妇女自主创业结合起来,开展了“阳光大姐助你创业行”活动,通过创业培训、政策咨询、信息交流、项目推介、资金扶持、培养典型等措施,积极鼓励和扶持广大妇女走上创业之路,以创业促就业。在促进城市妇女就业创业的同时,他们还积极推动广大农村妇女尤其是地少人多的城郊妇女进入家政服务市场,为广大农村妇女开辟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济南市十六里河镇大涧沟村,就有千余名妇女通过“阳光大姐”的培训与安置走上了家政服务岗位,人均月收入700余元。为引领广大农村妇女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阳光大姐”创办了“巾帼新农民大课堂”,为农村妇女开设了各类技能和知识培训。民俗工艺培训班开设了剪纸、面塑、中国结等工艺培训,已经培训了600余人,同时为参加培训的妇女作品提供市场销售服务。在2006年山东省(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这些农村妇女制作的各类手工艺品获得了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

  敏锐的市场意识,一流的竞争目标,给“阳光大姐”注入了生机和活力。“阳光大姐”的成功实践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是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必由之路。只有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发展要求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变行政型事业服务单位为市场竞争主体,主动适应市场、自觉融入市场、积极拓展市场,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才能在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交汇点上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解决妇女就业问题上实现新的突破。

  强化企业管理

  打造服务名牌

  济南市妇联在推动“阳光大姐”积极开拓市场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企业要赢得市场,不仅需要提供适应广大用户的优质产品,而且要靠严格的企业管理。在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就是市场。尤其是我国家政服务业,由于行业起点比较低,往往会循入规模小型化、服务单一化、网点零散化等发展模式,难以形成规模经营和品牌效应。因此,他们十分注重强化企业管理,内强凝聚力、外强竞争力,努力打造服务品牌。“阳光大姐”的成功实践,为如何提升家政服务业的档次和水平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1、打造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理念是企业之魂。一流的企业品牌,来自于一流的企业理念。济南市妇联在坚持以市场经济手段发展“阳光大姐”过程中,十分注重企业理念的提炼与弘扬,逐步形成了“责任+爱心”的“阳光大姐”经营服务理念。这一企业理念,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色:责任,既包括在解决下岗妇女再就业方面的社会责任,也包括为千家万户提供优质便利的家政服务的社会责任;爱心,既包括妇联对广大下岗妇女的关爱,也包括通过家政服务对千家万户的关爱。“阳光大姐”坚持用这一经营服务理念教育、要求每一位家政服务员工,要求所有员工都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浓郁的女性关爱对待每一位用户、对待每一项服务,用自己的行为把阳光送到千家万户。本着这样一种企业经营理念,“阳光大姐”对企业标识、员工着装、服务守则、工作流程、服务标准进行统一规范,使企业从内部机制到外部形象都充分体现“责任+爱心”,把员工的思想和行为统一到“阳光服务”宗旨上来。“责任+爱心”的理念与实践,使“阳光大姐”成为有很高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知名服务品牌。现在,在济南市区,身着“阳光大姐”统一服装的家政服务员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

  2、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济南市妇联和“阳光大姐”管理者认为,管理出效益、规范上水平。“阳光大姐”一成立,就按照高起点建设、高标准管理的要求进行运作。根据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财务报批、业务培训、质量监督、考核激励等各项具体制度;建立“阳光大姐”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和“阳光大姐”网站;实施现代企业管理方法,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坚持制度管理与思想教育并重,把无形的思想要求变成有形的考核体系;根据员工从事职业时间长短、用户满意度和不同工种的具体情况,确定家政服务员工资标准,千余名星级服务员年薪过万元;开展技能大比武和星级服务员评选活动,评出市级优秀服务员73名,星级月嫂560名,4名月嫂荣获“济南市杰出技术能手”称号,2人分别在全国家政行业评选的10名“金考拉”金牌奖和16名“银考拉”银牌奖评选中榜上有名。通过严格的全方位管理,“阳光大姐”实现了组织网络化、培训系列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特色化,有效地保证了企业运行的高效有序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文明,提升了“阳光大姐”的品牌竞争力。

  3、树立企业品牌形象。内强管理是打造企业品牌的基础,外塑形象则是打造企业品牌的动力。济南市妇联十分注重“阳光大姐”形象的塑造。市委常委、市妇联要求“阳光大姐”要向海尔学习,用优良的服务提升自己的形象,把真情送到千家万户。在这一精神指导下,“阳光大姐”始终把强化内部管理和树立外部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用真心为下岗职工撑起一片关爱的天空,用热情为社区家庭送去细致的服务;一方面严格实行“三不六统一”的管理制度,做到不培训不上岗、不查体不进家、不签合同不派工,统一培训、统一指定

医院查体、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持证上岗、统一服务标志、统一定期回访。严格的管理,真诚的服务,树立起“阳光大姐”良好的市场形象。现在,“阳光大姐”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广大下岗女职工把“阳光大姐”当成最可信赖的“娘家”,广大家庭把“阳光大姐”当成最可依靠的朋友。“阳光大姐”真正托起了一轮给千家万户带来温暖的太阳。

  增强自尊自信

  促进妇女解放

  济南市妇联创建“阳光大姐”促进广大妇女就业创业的成功实践,不仅对如何解决市场化改革中的劳动就业问题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促进妇女自身解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妇女解放是人类解放的最终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发展,为广大劳动妇女的自身解放创造了根本的制度保障,然而实现妇女解放的任务并没有最后完成。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实现广大妇女尤其是下岗妇女的自身解放任务又一次历史性地提到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据全国妇联组织的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在国企改革中,下岗女工人数占下岗职工总数70%以上,而再就业率仅为39%。许多妇女下岗后,因知识陈旧、技能低下,在求职中屡屡碰壁,失去生活的来源,也失去了心理上的自尊,由此产生被社会遗弃感和伤心失落情绪,这是当前影响我国妇女解放的一个严重因素。“阳光大姐”在解决妇女就业问题过程中,十分注重引导广大妇女走向自尊、自信、自立,促进下岗妇女重新回归社会、实现自我,这一成功实践,对于进一步探索市场化改革中的妇女全面解放,无疑具有极其深刻的示范与启迪意义。

  1、从失落走向自尊。针对下岗妇女普遍存在的失落心态,“阳光大姐”不仅为她们提供了再就业机会,而且十分注重加强下岗妇女的思想工作,给予她们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使她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几年来,7000多名下岗女工通过“阳光大姐”这座阳光之桥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不少“阳光大姐”的员工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我们下岗了,总觉得自己矮人一头,尤其不敢见到熟人。现在“阳光大姐”为我们撑了腰、鼓了气,我们可以挺起胸膛走路、挺起胸膛做人,我们为能成为“阳光大姐”的一员而感到自豪!

  2、从自卑走向自信。“阳光大姐”经营的主要是家政服务业。开始,一些求职妇女不乐意从事这项工作,总觉得干家政是伺候人的,低人一等。为了解决求职妇女的认识问题和心理障碍,“阳光大姐”开辟了“温馨话室”,聘请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专家为她们进行心里咨询,倾听他们的心声,有针对性地进行答疑解惑,增强她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在“阳光大姐”精心指导下,许多求职妇女认识到,家政服务业是一种新兴产业,方便千家万户,有利社会发展。当家政服务员是一种很光荣的事情,只要我们努力用责任和爱心从事这项工作,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同,就有社会价值。丢掉了自卑感,增强了自信心,“阳光大姐”广大员工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希望。面对慕名而来的媒体记者和各地来访者,他们信心十足,侃侃而谈。从这些质朴的劳动妇女忙碌的身影和充实的话语中,我们看到了“阳光大姐”的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

  3、从依附走向自立。由于女性自身的特点和

传统文化的影响,一些妇女往往存在着依附心理,把希望寄托在单位和家人身上,缺乏自立意识和竞争意识,下岗妇女尤其会产生强烈的依附心态。济南市妇联在推动“阳光大姐”走向市场过程中,十分注重帮助广大下岗妇女树立自立意识、学习自立本领。各类家政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为广大妇女施展才能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阳光大姐”一方面帮助广大妇女实现再就业,一方面鼓励有能力的妇女走上自主创业之路。源邦中水洗车行的罗丽华、红妞妞服装厂的张玉英、华轩结艺坊的胡立华……一大批下岗妇女在“阳光大姐助你创业行”活动扶持下成为“巾帼小老板”,有的还当上了市、区一级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阳光大姐”的成功实践有力表明,女性只有进入社会,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才能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获得自身解放和全面发展。解决妇女就业创业问题,不仅是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而且是推动妇女解放的重要措施,更是实现妇女全面发展的强大动力。

  加强引导扶持

  创造良好环境

  在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时期,解决劳动就业尤其是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是全社会的责任。在这方面,既要靠各级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引,又要靠各劳动就业单位广开门路,发挥主动作用。而如何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妥善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的关键。从普遍情况看,在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方面,政府部门既存在着“统得过死”的问题,也存在着“放任不管”的现象。如何使党委政府、群众团体、中介机构各尽其责、各施所能,协调一致地共同推动劳动就业再就业,已经成为亟待破解的难点热点问题。济南市妇联在做大做强“阳光大姐”的实践中,正确处理了妇联机关与市场实体的关系,统而不死、放而不乱,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1、加强机制创新,把握发展方向。济南市妇联大胆创新“阳光大姐”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出以市场运作为主、行政推动为辅的管理体制。妇联作为“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的控股方,主要承担把握方向、掌握政策、实施监管、提供服务的职责;公司管理人员则主要负责经营定位、市场开拓、财务管理、人员培训、业务拓展、后续服务等职责。这种职责明确的管理体制,很好地避免了“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使“阳光大姐”步入了“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良性发展轨道。这种职责明确的管理体制,既促进了“阳光大姐”的合法经营和自我发展,也架起了一座妇联连接广大妇女的新的桥梁。

  2、强化协调服务,优化发展环境。济南市妇联充分发挥“联”的优势,加强与有关部门、单位的联系,积极为“阳光大姐”争取政策、舆论支持,为“阳光大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如连续四年与市劳动保障部门联合举办妇女创业项目与就业岗位专场推介会,连续两年与市人事局联合举办女大学生就业岗位洽谈会;多渠道争取到政府政策性贴息贷款、全国妇联“玫琳凯妇女创业项目基金”等四种小额借(贷)款,为141名创业妇女解决了350万元创业资金;充分发挥女企业家协会的作用,为妇女创业提供市场信息、贷款担保和经营经验;成立妇女创业顾问团,与劳动、工商、税务等部门联合召开政策咨询会,为妇女创业提供具体指导;建立妇女创业项目库,推荐投资少、风险低、见效快的创业项目50多个;争取劳动、农业、民政在政策、资金上的支持,纳入政府就业、社区工作大局,并且将“阳光大姐”培训学校认定为市政府“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承担培训和转移农村妇女劳动力的任务;积极争取新闻媒体对“阳光大姐”的支持,传播企业信息,宣传企业文化,树立品牌形象。这些既着眼宏观管理又具体细微的措施,犹如甘霖细雨,润物无声,使“阳光大姐”这株新苗茁壮成长,短短几年,已经长成为可以为千万妇女遮风档雨的参天大树。

  3、加强队伍建设,培育文明群体。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有一支坚强的队伍,有一批创新的人才。济南市妇联在创建“阳光大姐”过程中,坚持不懈地抓队伍建设,以创新的人才带动创新的事业。他们精心挑选,聘请了市妇联多年培养的下岗女职工创业典型、有较强经营管理经验的女企业家卓长立担任公司的总经理。这位女企业家执着的精神、开拓的风格和对下岗妇女的真挚关爱,为“阳光大姐”不断发展壮大注入了新的活力。济南市妇联领导者还十分注重不断加强对“阳光大姐”群体文明素质的培育。他们坚持教育与管理并重,一方面教育员工奉献爱心、传递爱心,另一方面把“爱心”量化为指标,通过指标考核规范、激励员工言行,把广大妇女的人生价值追求融化到具体的服务行动之中。无形的教育、有形的制度,铸成了“阳光大姐”特有的企业精神和企业风范,聚成了践行“责任+爱心”的模范群体。

  (调研成员:包心鉴 王军 何卫东张吉清 闫刚 田海英)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