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沈今年GDP14年来涨最快(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05:45 华商网-华商晨报

  

沈今年GDP14年来涨最快(图)

  晨报讯(记者杨海峰)今年沈阳地区生产总值(GDP)预计实现2468亿元,增长16.2%,创近14年来这一综合经济指标的最高增幅。

  昨日,沈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长义在向100余名在沈的全国、省、市人大代表
汇报2006年沈阳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时透露了上述信息。

  赵长义表示,在连续五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今年沈阳经济继续提速,实现了“两个不低于”(即不低于上一年的增长速度,不低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平均增长水平)的目标。

  沈阳是如何实现上述成就?

  ■工业利税的大幅度提高

  今年沈阳工业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实现3350亿元,增长40%;实现工业增加值940亿元,增长32%,增幅连续25个月位居副省级城市首位,总量排名由去年的第八进到第七,超过了大连。

  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5.1%。实现利税178亿元,增长51%,利润71亿元,增长65%;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0%,提高11.4个百分点,扭转了沈阳长期以来工业利税增幅低于产值增幅的局面。

  ■招商引资拉动沈经济

  今年沈阳全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首次突破30亿美元,连续两年在全省位居第一,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位居三甲之列。

  国内招商同样成效显著,引进规模以上项目1805个,调入资金536亿元。

  ■农业方面的贡献

  今年沈阳农业生产在遭遇严重干旱的情况下仍获得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19.5万吨。

  沈阳市经委经济运行处处长马征解读沈阳GDP发展———

  16.2%不等于经济发展过热

  目前国家正在强调宏观调控,沈阳GDP增幅不断提高,今年又创14年来最高水平,增幅达到16.2%,是否存在经济过热情况?

  沈阳市经委经济运行处处长马征表示,沈阳经济发展不过热,而是“又好又快”。

  马征解释说,沈阳经济水平曾名列全国第四,但在上世纪90年代逐步下滑,目前正处于恢复期。

  目前沈阳的基数仍然较小,快速发展很正常,如果基数大又发展快速才容易产生过热情况,所以沈阳的经济发展“快”而不“热”。

  “沈阳的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经济拉动的效果十分明显。”马征进一步解释,沈阳工业八大优势产业项目实现产值2696.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0%以上;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工业投资进一步加大;细河经济区、沈北新区的发展拓展出新的发展空间……这些都是沈阳经济发展“好”的表现。本报记者杨海峰

  14.7%沈人均可支配收入10年来增长最快

  晨报讯(记者杨海峰)2006年将是沈阳人10年来钱袋子最鼓的一年。

  沈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长义昨日透露,2006年沈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80元,同比提高14.7%,是10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同时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00元,同比增长13%。

  ■沈阳人收入激增首先归功于就业据介绍,今年沈阳全年创造了1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群体10231人。城市失业率降到5%左右,是近4年来的最低点。

  ■沈阳人整体生活水平在提升在年内较大幅度提高低收入群体保障救济标准的情况下,沈阳城市低保人数同比仍减少了1.27万人。同时,今年沈阳最后一批6.1万户棚户区改造完成。

  ■今年沈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增长14.6%,是近5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沈阳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06亿元,同比增长12.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9.7%,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今年沈阳万米以上的大型商业设施新增了6处;新增连锁商贸企业20家,店铺461个,连锁企业已达到了340余家;沈还建设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社区商服中心173个。

  ■银行方面,沈阳全市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达到4000亿元,同比增长8.1%同时,贷款余额达到2700亿元,同比增长14.6%,货币净回笼居全国城市之首。今年沈阳共发放个人消费信贷440亿元,同比增长12.87%。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