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30个城市气象信息每10分钟刷新一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05:55 杭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涂孝丰)气象和经济的关系非常紧密,20世纪90年代,中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GDP的3%—6%。各国的经验证明,经济增长越快,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就会越突出。有气象专家指出,近20年来,极端天气和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不排除今后某个时期发生更坏的极端气候的可能性,而一旦发生,将给整个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气象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

  江浙沪所在的长三角地区一向被视为中国经济的桥头堡,对于气象的精细监测更成了一件重中之重的事情。

  随着12月10日上海洋山二期开港,两辆监测气象用的“追风车”(移动自动气象站),开进了上海洋山深水港,随时预测天气、云量、能见度、温度、湿度等。

  据上海中心气象台副台长姚建群透露,早在洋山港二期开港前,上海市气象局已准备了一份详细预案,做好了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保障。和过去的气象预报不同,这次的精细化程度已涵盖到天气、温度、湿度、风向、风速、能见度、浪高、涌高、气压、云量等十多个方面。

  到目前为止,洋山港一期港区已顺利运行一年。据初步统计,一年来因大雾等自然条件影响而延误的作业时间累计约1305.3小时,折合54.4天。为了能掌控洋山港当地的天气情况,除了在洋山港与东海大桥设立气象自动观测站,上海气象部门在洋山港二期开港前,还与江苏、浙江、山东等近30个城市、总共569个自动气象观测站进行区域联防互动,569个自动气象站每10分钟刷新一次观测资料。此外,上海市气象局还与嘉兴、平湖、舟山、普陀、绍兴等近30个兄弟市局建立了电话热线,加强联防,及时了解周边地区的天气实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