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要帮鸣玉中学的孩子建图书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06:10 都市快报

  

“我要帮鸣玉中学的孩子建图书室”
“我要帮鸣玉中学的孩子建图书室”
把一个城市的

  新年问候

  送到留守儿童老家去

  东来顺

  温暖之旅

  记 者 吕 宏

  她说不要报道她的名字

  昨日下午,一位女士通过快报热线找到我们,她说要捐助5000元,帮助重庆市南川区鸣玉中学的孩子们建立一个图书室。随后她又打进电话说,这笔捐款并不是她的,而是台湾某知名艺人捐助的。

  该女士说,她是女艺人的助理。这位艺人这几天在浙江拍戏,看了12月10日都市快报天下周刊——《留守儿童再调查》的报道后,一直流泪,她说她一定要帮助这些孩子,除了捐助5000元为孩子们建立一个图书室外,还将不定期为他们添置图书室的书籍。

  另外,女艺人委托该女士打听报纸上那些给父母写信的孩子们的情况,她还愿意出路费,在春节时让家庭困难的孩子和父母团聚。

  该女士再三告诉记者,不要透露这位艺人的姓名。这位艺人说她只想为孩子们做一点实际的事情,不希望被人误解为“炒作”(为尊重她的意愿,本报不透露其姓名,请读者谅解)。她希望能把图书室命名为“静心”图书室,让孩子们静下心来好好读书。

  快报的读者你有图书要捐吗

  昨晚,记者联系上重庆市南川区鸣玉中学校长谈邦福,告诉他快报的读者要捐助图书室的消息,希望谈校长把孩子们想看的书籍目录告诉我们,我们将尽快将这位艺人的捐款购买成图书,邮寄给鸣玉中学。

  电话那头,谈校长连声说“谢谢!谢谢!”他说:“感谢都市快报的读者,我们一定要让孩子们知道,在浙江有这么多人在关心他们。”

  快报的读者,你有图书要捐给这些孩子们吗?我们希望能给孩子们提供一些文学名著、最新的科普读物和漫画书。在你捐的书籍里,还可以留下给孩子们的一封信,让他们感受来自杭州,来自我们这座城市的温暖。

  你可以通过这些方式和我们联系:

  电话:85051660(每日14:30-17:00)

  电子信箱:heruo627@hotmail.com

  看了报道读者有话说

  《留守儿童再调查》出刊后,读者反响热烈。

  嘉兴读者东篱菊在电子邮件里说:快报天下周刊看得我泪湿双眼。

  我常看到有关打工一族的讨薪故事,他们太不容易了。城市因为有了他们而显得充满生机,但我们留给他们的又是什么呢?

  其实,人来到这个世界,大家都一样对生活充满了向往。谁又真的忍心抛家弃子背井离乡呢?

  我记得快报有篇报道说:童年时代身体接触的多少与长大后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一些在小时候极少得到母亲拥抱、亲昵的孩子长大后会形成一种潜在而又深刻的对被爱、被关心、被抚慰的渴望感。他们往往感觉到孤单、不被爱、自卑,容易与人产生隔阂。所以,真的希望人们能多关心这些留守的孩子们。

  读者贺先生在电话里说:我是河南的,我们那的年轻人都出来打工了,家里也只有老人和小孩,老人生病了就没办法照顾小孩。我家四个兄弟姐妹都出来打工了,也有一个小孩在家让老人带。我感觉农村里的老人也很可怜,因为农村嘛,像我们家里还有地的,要种地,还要照顾小孩子,我看更累的。

  我们一般过年也不回去,花费太贵了,单回去的路费就要400多元。我们好几年才回去一次。我在杭州留下镇,过年的时候,你们来留下看一下就知道了,基本上全部都是我们河南南阳那边的,就像在老家过年一样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