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不怕死,但我怕拖累家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06:13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圣诞祈福 帮助他们

  2005年11月4日 怀着一颗健康的心脏,成都首个换心人舒利平出院

  2006年11月28日凌晨 舒利平突然陷入昏迷

  2006年12月8日 舒利平第8次从华西医院出院

  华西医院胸外科张尔永主任:如果经济上得到保障,舒利平生存时间会长一些

  舒利平:呆在家里我也会担心钱的问题

  “妈妈,救我!”舒利平感觉胸腔里那颗不属于自己的心脏“咚、咚、咚!”擂得胸口火辣辣地疼。11月28日凌晨5时,已经连续两晚没有睡觉的舒利平突然陷入昏迷。12月8日经过抢救,分文未交的舒利平第8次从华西医院出院。

  3月 药包被偷,首次发病

  从死到生,舒利平等了246天。去年11月4日,怀着一颗健康的心脏,成都首个换心人舒利平出院了。开一家理发店,然后结婚生子,他憧憬着过上正常人的生活。然而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医生的妙手未能回春,舒利平只获得了5个月的健康,之后他又8次入院抢救。死神的脚步一步步迫近,沉重的经济负担压垮了舒利平全家,也让当初给他做手术的科室难以负荷。

  在都江堰书院街一套租来的房子里,舒利平和父母、哥哥、嫂嫂还有两个月的侄儿住在一起。现在他走上200米就累得发慌,除了出门看病,他平时都呆在家里,唯一的消遣就是看电视。

  在去年9月29日华西医院免费为他实施心脏移植手术之前,舒利平已经确诊身患扩张性心肌病,在老家平静地等待死亡。父亲舒云海实在不忍心就这样失去儿子,哪怕让他多活一天也好,去年9月6日他借钱让儿子住进了华西医院心内科。后来由胸外科医生为舒利平换上一颗健康的心脏,11月4日舒利平康复出院。

  重新获得的健康并没有让舒利平高兴多久,家里为他治病已经借债3万余元,而医院只免费提供半年的药。为了替家里还债,给自己挣药费,舒利平开始去找工作。可老实的舒利平每次都会一五一十告诉用工老板自己做过心脏移植手术,结果没有一家敢雇用他。

  今年3月,在老家学过理发的舒利平到龙泉学美容美发,一天他到一个小饭馆吃饭,遭遇了小偷。小偷偷走了他放在座位上的药包,里面装着他每天必须吃的救命药。

  药包被盗,内向而胆小的舒利平不敢让家人知道,他怕给医生添麻烦,就买了一些感冒药胡乱地吃。由于无知,舒利平险些付出生命的代价。3天后舒利平终于在洗头时晕倒了,当龙泉医院的救护车把他送进华西医院时,他整个人已经陷入肝昏迷。

  8月 不堪劳累,病情加重

  3月份第一次晕倒为舒利平今后发病埋下了病根儿。从那以后他又住了几次医院。8月,舒利平找了一份洗头工作,坚持了11天之后,他终于晕倒了,此后他连续住了3次医院。据父亲舒云海估算,医务人员已经为儿子垫付了10多万医药费。

  11月 再度昏迷,送进医院

  11月28日凌晨5时,舒利平昏迷了半个小时之后苏醒,在儿子的苦苦哀求下父亲把他送进了都江堰当地医院。可当医生看到舒利平胸前心脏移植手术留下的20多厘米长的刀口时,没有一个人敢接。11月29日,舒利平被救护车径直拉到了华西医院。他又一次分文未交住进了胸外科,此时母亲陈谋群身上只剩下100多元,就连母子俩的生活费都不够。

  对话舒利平 “我不怕死,但我怕拖累家人”

  坐在昏暗的客厅里,记者与舒利平进行了一段简短的对话。

  记者:你将来怎么打算?

  舒利平:等我好一些,就想找个工作上班,1个月赚几百元。哥哥现在已经结婚生了小孩,他不可能一辈子照顾我。

  记者: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过度劳累的话,就可能出现意外?

  舒利平:没有想过,我就想赚钱。

  记者:其实你还可以呆在家里,高高兴兴过每一天。

  舒利平:呆在家里我也会担心钱的问题,每次心里一不高兴,心跳就很快。

  记者:你怕不怕死?

  舒利平:我不怕死。

  舒利平一个劲摇头,沉默了一会儿,他小声地说,我就怕拖累家人。

  对话医生 “我们对他几乎失去信心”

  不停的住院抢救和超出期限的药物供给,这也让当初为舒利平实施手术的华西医院胸外科难以承受。“当时不做手术救他(舒利平),他很快就会死亡。但是现在救了他,还要不停地救他,我们对他几乎失去信心。”胸外科张尔永主任对记者说。现在舒利平的右心功能不好,他的身体状况已不可能恢复到和健康人一样。

  “他们(舒利平)一家人都是好人,但就是太老实了,有几次到医院做检查,就坐在那里等医生,拿药也是,从来不主动联系医院。他们太缺乏健康知识,如果生在一个有知识的家庭,舒利平的身体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差,生活质量也会大大改善。”护士长龚仁蓉说。

  张尔永告诉记者,如果经济上得到保障,舒利平生存时间会长一些,但是多长医生也说不准。本报记者 刘瑶

  圣诞祈福 候选榜

  NO?1 黄梅、胡仁乾夫妇

  推荐人:刘先生

  看了美丽的姑娘黄梅和她的绝症丈夫的故事,我掉泪了。我希望有更多人支持和鼓励他们,赋予他们坚强走下去的勇气!

  NO?2 舒利平 推荐人:孙女士

  如果经济上得到保障,舒利平生存时间会长一些。现在,小伙子需要的不仅仅是手术费用,他更多地渴望得到人们的理解、关心和支持,或许只有拥有了这种力量,才能让他重燃生存的希望,也才能让这个年轻的生命继续下去.....

  本组稿件除署名外由记者李天啸采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