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三亚兰博会响起“三重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07:45 南海网-海南日报

  

三亚兰博会响起“三重奏”

  来自台湾清华兰园获得金奖的兜兰。 本报记者 张杰 摄

  本报三亚12月11日电 (记者徐珊珊)首届中国(三亚)国际热带兰博会迎来了五湖四海的游人,也奏响了为旅游添色,开农民眼界和助企业交流的三重奏曲。

  外地游客:兰花美不胜收

  今天,场馆里洋溢着沁人心肺的兰香,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人。一些游客表示,现在北方已是天寒地冻,能在温暖的三亚看到这么漂亮的热带兰花,实在太惊奇了。

  来自上海的陈女士说,到三亚度假快10天了,听说鹿回头广场有兰展就赶了过来,“实在是美不胜收。”参观中,陈女士9岁的女儿玲玲像只蝴蝶,在兰花丛中不停地“飞翔”,让母亲给自己拍照。

  一看见平时少见的名贵兰花,60岁的东北游客李先生不停地举起手中的相机。他说:“过去在北方看过许多梅花,到这里能看到这么多兰花,非常高兴。”

  组委会人士表示,随着兰花产业的发展,可以考虑将热带兰花产业和海南旅游产业相结合,打造汇聚中外名兰为主题的观赏景区,丰富海南旅游内容。另外,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将兰花工艺品和兰花深加工产品,作为旅游纪念品进行开发,促进当地产业增收。

  三亚花农:开了眼界

  “看了兰博会,眼界开了不少,回去种兰花的信心更足了。”三亚田独镇兰花种植大户黄亚文告诉记者。黄亚文表示,每年都要到广州了解国内兰花市场最新的需求趋势和流行品种,今年在家门口的兰博会上就可以了解。

  兰博会上,黄亚文花了180元向台湾客商买了6盆文心兰种苗,希望回去尝试种一下,“品种要跟上形势才能赚钱啊。”

  在千姿百态的兰花丛中,在天涯镇、海棠湾镇和田独镇的展台上,摆放着一些三亚本地农民种植的热带兰花。通过近几年的政府扶持,兰花已经成为三亚农民的“致富花”。

  天涯镇副镇长林尤回表示,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许多农民参观后都觉得兰花产业发展大有希望。现在,通过市里的扶持,镇里的农民对兰花种植的态度也从原先的小打小闹到充满希望。

  据三亚市有关负责人介绍,从2004年开始,三亚市财政安排了3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了259户农户种植兰花,今年专项资金将增加到600万元,预计今年底三亚市兰花种植面积将突破1000亩,5年内达到3000亩。

  企业老板:提供了交流平台

  听专家讲座、看外地新品种、和国内外客商联系……自兰博会9日开幕以来,三亚云峰兰园负责人简道苍就忙个不停。

  简道苍说,今天上午,听完缅甸兰花专家的讲座,感觉获益匪浅。缅甸利用当地的野生兰资源,通过杂交组培获得了许多新品种。当前市场竞争的主要内容就是品种,必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变”才能立足市场。海南也应该将自身的野生兰资源利用起来,杂交新品种。

  和三亚云峰兰园一样,许多参展单位都纷纷表示,兰博会为促进本地企业和国内外专家、客商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三亚北林大兰园负责人表示,参加兰博会,有助企业了解当前国内外的兰花品种需求情况,也有助于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外地经销商建立联系,为以后兰花销售市场打下良好的关系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