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信访是行政救济重要途径 专家聚焦信访"四下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09:19 龙虎网

  【龙虎网报道】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期,社会矛盾也进入高发期。而南京信访量率先在国内城市出现拐点。今年以来,群众来市上访、去省上访、异常上访、去京上访数量同比分别下降24.6%、67.6%、73.9%、22.5%。12月11日,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和国家信访局副局长王耀东,与100多位专家、学者、信访工作者一起,围绕南京信访实践,举行信访理论、实践创新高层论坛。

  信访是行政救济的重要途径

  省信访局局长王庆元说,弱势群体上访问题,是不可逾越的难题。下岗职工、失地农民、进城务工人员以及拆迁户,这4类群体面临的困难及诉求基本相同。这使他们能够抱成团,形成气候。解决弱势群体上访问题,社会价值极大。

  南京社科院院长叶南客认为,信访是对公民实行补充性行政救济的重要途径。公民权益受到漠视、折损或者伤害,可以通过信访协调、信访督察等加以救治。

  这方面,南京探索出了自己的路子。在南京,信访工作不再是信访部门的“专利”,48个窗口单位及二级单位普遍建立了信访接待室,市级机关职能部门受理的信访量接近市和区县两级信访部门受理信访的总量。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制定政策、执行政策、宣传政策的独特作用,运用政策手段对困难群众实施救助,从根本上减少了社会矛盾的发生。去年以来,根据群众信访“第一信号”,南京出台《城乡困难家庭教育救助制度的实施办法》、《南京市城乡困难居民大重病医疗救助暂行办法》等10多个救助弱势群体的文件,其中,《解决市属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医疗保险问题的意见》,一下免除了全市15.5万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的后顾之忧。

  及时回应信访诉求可积聚社会诚信资本

  信访工作者提到,现在80%以上的社会矛盾集中体现在信访中。专家认为,信访工作者若能在第一时间回应信访诉求,积极解决合理诉求,就能弥补公民信任的缺失,缓和政府和公民之间的疏离与隔阂感,有利于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形成。

  南京推进“信访工作进社区”,筑牢街镇、社区“最前沿阵地”,把大量矛盾解决在“家门口”。全市125个街镇、1689个社区全部建立了信访接待室,保证“小事不出社区,一般问题不出镇街”。七家湾社区居民金素珍说,他们社区的居民一有困难,有矛盾,不由自主就会去社区信访接待室。地处老城南的七家湾流动人口多、下岗人员多,矛盾复杂,但连续几年无越级上访、无集体上访、无过激上访。今年盛夏,白水家园居民反映小区1000多户居民出行难。信访部门与建委、市政公用局、交通局等有关部门协调,40天后,铺好了水泥路,装上了路灯,公交车站点设到了小区门口,居民很满意。

  信访工作的最终成就是信访量的降低

  曾经有过这样的抱怨:有权的部门制造信访,无权的部门解决信访。

  有这样一种现状:前脚解决了问题,后脚同样的问题又来了。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张鸿雁教授提出:信访问题的解决不是最终成就,信访量的降低才是最终成就。

  王耀东透露:国家信访局已经提出规划,研究建立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解、权益保障4个长效机制,以促进部门协调,从源头上共同控制信访量。

  南京可供借鉴的做法是,以联席会议制度为平台,打破条块分割,整合各方资源,加强协调会办和督查督办。两年来,南京市联席办召开各类协调会、听证会875场次,现场接待、协调、会办512场次,妥善处理了346个疑难信访问题。

  去年底,部分建筑企业民工讨要工资闹事。南京信访局及时组织建委、建工、公安等部门协调会办,责成建筑公司尽快兑现民工工资,并促成南京市出台文件,规定:今后凡是发生不文明施工行为的建筑企业,一律清出南京建筑市场;所有新开工的项目必须预提一定比例的民工工资保证金专款专用。自此,民工为讨要工资的上访再没发生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