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照片网上"曝丑"网络论坛考问大学生素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09:48 石家庄日报

  近日,一位网友在“保定在线”网站上,贴出了三所驻保高校附近的绿化带的照片,里面有很多果皮、废纸等垃圾。该网友还以此为据,对部分大学生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了批评。这篇看似普通的帖子,在保定引发了一场“网络激辩”,仅跟帖就多达2000余个……

  网络论坛考问大学生素质

  16张照片网上“曝丑”2000跟帖激烈论争

  □本报记者石英杰大学生素质遭质疑

  12月2日,在保定市著名门户网站“保定在线”上,出现了一个题为《驻保高校的大学生,你们都是什么素质?》的帖子。该帖子上网之后,在保定网友中引起强烈反响。至12月10日,跟帖已达2000余个。

  在这个帖子中,发帖人贴出了16张驻保高校门前的道路及绿化带的照片,上面有许多被人乱扔的塑料袋、果皮等垃圾。发帖人为此发出这样的诘问:“大学生是我们这个社会21世纪的主力军,他们有什么样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我们国家将来会有什么样的素质。这素质不仅体现在文化水平的高低,还体现在文明程度的高低。从小我们就学习要讲文明,垃圾要扔进垃圾桶,我们的大学生,这最基本的,你们遵守了吗?”

  虽然这个帖子被放在了“小道消息”论坛,但还是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一场关于大学生文明素质的争战也由此展开。

  网友观点激烈碰撞

  这条热帖发出后,不仅点击率逐日攀升,而且众多网友纷纷跟帖发表看法,论战场面颇为激烈。

  记者发现,多数网友支持“楼主”的看法,对部分大学生的不文明行为提出了批评。一些网友在跟帖中表示,路经高校的17路、22路、27路、306路公交车上,经常能看到大学生往车窗外扔果皮、不给老人孕妇让座等不文明行为。一位网友留言说:“在车厢内大声喧哗,旁若无人地卿卿我我,上车不讲秩序,堵门口、抢座,见到需要帮助的人视若无睹,这些行为让大学生蒙羞。”

  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网友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一种意见认为,仅凭那几张照片,无法认定这些垃圾就是由大学生随手丢弃的。另一种意见认为,大学生乱扔果皮、废纸等垃圾,和环境有很大关系,如果周围的垃圾箱多一些,或者清理垃圾能够及时一点,大学生们就能够洁身自好了。记者注意到,持这些观点的网友,以大学生为主。

  还有一种意见则认为,拿这些鸡毛蒜皮的小节说事,并因此而否定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属于小题大做、以偏概全。一位大学生列举了本校在教育、科研、艺术等方面的显著成绩之后辩解说:“楼主所说的文明素质,只是素质的一个方面。而我们21世纪的大学生,要比拼的是综合素质。仅凭一点就想窥大学生素质之全貌,那我就不知道楼主及各位同学的素质到底如何了?”

  记者调查“不文明”

  为了探求网上帖子的真实性,记者对这三所驻保高校进行了实地走访。

  昨日11点40分,记者来到其中一所大学门前,发现道路两侧及绿化带中,确实有许多橘子皮、塑料袋等杂物。从校门中出来的学生三三两两,许多人拿着用塑料袋或包装纸包裹的各种食物,一位学生随手将塑料袋扔在了清洁工刚刚打扫过的地面上。

  正在这里打扫卫生的北市区环卫局职工郭女士长叹一口气说:“我在这里工作七八年了。我们每天早上3点多就要起床,4点准时开始打扫路面卫生,一直要工作到下午5点,一遍又一遍地捡拾垃圾。可我们前脚捡,学生们后脚扔。这些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怎么一点也不知道尊重别人的劳动呢?”据郭女士介绍,他们在这条街上每半天就要运走两大三轮车垃圾,而且很大一部分来自学生。在另外两所高校附近,记者也发现了类似现象。

  在路过高校的几路公交车上,多位司机和售票员也证实了网友列举的一些大学生的种种不文明现象。

  勇敢学生自揭家丑

  那么,大学生们是否注意到了自己的一些“小节”属不文明行为,对此又是怎样看待的呢?

  一位政法学院的学生向记者介绍,在河北大学的北院和南院之间设有红绿灯,但每到上学放学时间,即便是红灯,很多同学也会旁若无人地匆匆穿行。也许是法不责众的心理在作怪,这些学生闯红灯时心中很是坦然。其实,这种缺乏社会公德的行为,和大学生的身份很不相配。

  一位人文学院大学生的讲述更耐人寻味。在该校餐厅,许多学生吃完饭都会将餐具留在餐桌上,再由工作人员一个桌子一个桌子地拾掇。前不久,学校呼吁学生顺手将餐具带到清洗池内,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从餐桌到清洗池,最多也就几十米距离,其实只是举手之劳,结果竟在学生中引发了争论。在该校的BBS论坛上,有的学生抗议说,工作人员既然拿了工资,就不该让学生“代劳”。

  “文明素质”不是小事

  对于网络上的这场论辩,河北大学团委的滑老师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

  滑老师认为,大学生乱丢果皮、废纸等不良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现在的学生多在娇生惯养的环境中长大,自律意识、公德意识较差。在中小学阶段,学校又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升入大学后,突然进入一种管理相对宽松的环境,很多个人行为问题就暴露了出来。这些问题看似学生个人问题,其实折射了我们教育体制重知识轻人文的尴尬现状。

  滑老师说,现在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还是较高的,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求知欲很强。仅仅因为一些生活细节问题,就全面否定大学生的素质无疑是偏激的。但是,作为大学生来说,应该善于接受各种批评,并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他们应该能够认识到,这些貌似微不足道的小节,其实根本不是小事。这种是非本来很明确的问题,竟然在学生中引出了质疑、开脱甚至不以为然的声音,说明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存在滞后和缺失。对此,学校、社会、家庭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更多的教育和引导。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