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推动交通信息化缓解资源紧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09:59 云南日报

  新华社济南12月11日电(记者邓卫华、林红梅)中国政府正在大力推行交通领域的信息化进程,此举除方便公众出行外,还有助于缓解中国日趋紧缺的土地和石油资源紧缺。

  中国政府自2005年2月启动的交通信息化示范工程,意在整合此前分散在城市以及各业务部门的交通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和深度挖掘,更好地服务公众出行和政府在交通领域的决策管理。

  正在此间参加交通部信息化示范工程经验交流会的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介绍说,北京、山东、成都、江苏、浙江5个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市承担了这一正在推进中的示范工程。

  近年来中国道路交通建设飞速发展,而交通信息化进程却相对缓慢。中国交通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于胜英说,“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带,土地资源日趋紧缺,公路建设的空间相对较小,而机动车仍然在快速增加,因此通过信息化来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就成为必然选择”。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顾敬岩在对南京市客运市场的调查中发现,南京市9个长途汽车站中,仅南京中央门汽车站一家就承担了这个市40%以上的客运量。而排在后4位的站点发送的旅客量竟不足6%。他说:“区域客运综合信息系统将有助于交通部门作出科学决策。”

  在交通规划和建设中节省每一寸土地,是政府决策部门考虑的问题;在出行中选择最佳的路线,节省时间和燃油,是每一个出行者最大的愿望。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正在实施中的城市道路实时交通路况发布系统,有望帮助出行者实现这一梦想。

  据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刚介绍,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能够分析出路段的拥堵状况,为出行者选择最佳的出行路线提供及时准确的参考信息。

  翁孟勇说,今后几年,交通的快速发展与土地、能源等资源条件制约的矛盾将进一步显现,公路水路交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的组织化程度。

  于胜英表示,交通的运行是网络型和全国性的,交通部将开展跨区域的信息资源整合,在更高层面实现交通信息资源共享和利用。此外,在水路方面,类似的信息化示范工程也将逐步展开,最终形成公路水路一体化的综合性交通信息化系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