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济慈之家:31个中国盲童的幸福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11:02 公益时报

  本报记者(杜会娇) 12月7日上午,记者来到河北廊坊开发区的京津花园小区。这里是一个别墅区,每家都有 独立的小院,白色的篱笆,两层的小楼。

  就在别墅群中,有3座小楼是给31名盲童孤儿上课和住宿用的。这31名孩子是同一对夫妻的心肝宝贝——来自法 国的吉勇(Guillaume)和李香梅(DelphineGauvain),于2002年11月从加拿大来到中国, 创办了济慈之家,与社会工作者协会的儿童希望办公室合作,专门
救助盲童孤儿。

  在这里,除了法国爸爸、法国妈妈在关心着这些孩子,还有几十位被唤作“中国妈妈”的员工,精心照顾孩子们的学 习和起居生活。

  在“妈妈”的关爱下成长

  孩子们的作息时间是比较严格的。他们每天早上7点半起床,8点半开始上课,下午5点“放学”;中间有上午餐、 午休和下午茶点时间。

  记者看到晓心时,这个3岁的孩子在 “妈妈”的帮助下正在做操。记者和他打招呼,他用力地挤了一下眼睛,又用 左手对着记者的方向使劲地摆了摆,嘴里说着“你好”,然后继续做操。

  这里有30个和他一样的孩子,最小的不到一岁,最大的已经19岁。在没有来到济慈之家前,他们都生活在各省的 福利院中。在济慈之家,他们生活得很幸福,除了拥有良好的英语环境外,还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读书,唱歌,学习各种生活技 能。

  8岁的党小华已经来这里两年多了,记者看到她正在和“妈妈”一起学习盲文。她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在书上摸索着 ,用拇指控制着速度,试探着读出了“……游……泳”。现在,慢慢地读出每一个字,对她来说已经不那么困难了。她还学着 自己梳头、整理衣服和独自盛饭。这都是一些必需的生活技能。

  这一天,有几个孩子前往附近的学校上课。在“妈妈”的陪伴下,他们和普通孩子一样坐在教室里,不同的是,他们 需要“妈妈”把学习的内容翻译成盲文。

  12点,午饭时间到了。王峥坐在餐桌边,用右手握着勺子,左手拿着饭碗,轻轻地挖半勺饭,随后,再挖半勺菜, 缓缓地送进口中。吃着吃着,他的脸上浮出一丝笑意,因为他发现这是自己最喜欢吃的土豆。他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生 活不能自理。除了他的“妈妈”,他从不和别人玩,但是他在这里学会了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比如,能够大小便自控;在“妈 妈“的提醒下,知道去

卫生间方便。

  午休是一个小时。大约在下午1点半左右,楼上传来了歌声。上课的时间到了,一楼的大厅中,两个3岁的女孩在学 习数学。

  因为是周四,下午3点是手工艺课。今天,他们要学习做饭,爱莎教他们做法国派。爱莎给他们准备好了材料,有鸡 蛋、面粉、黄油、香肠和洋葱。5岁的何春彬负责把鸡蛋搅拌成浆状,17岁的福利琴和10岁的元元负责切洋葱,其他的小 女孩切香肠,整理黄油,和面等。

  福利琴走到爱莎面前,用英语问:“爱莎姐姐,我今天感冒了,还能做饭么?”当知道自己可以切洋葱时,她开心地 去洗手。她用起刀来十分自如,洋葱在她的刀下先变成片,又变成圆珠笔一般粗细的葱丁儿。

  与此同时,何春彬已经把鸡蛋搅好。小华把鸡蛋浆倒入面盆中,小手在盆中不断的来回揉搓,约5分钟后,面粉在她 的手中变成了面团。在另一张桌子上,香肠已经都被切成了小丁儿。在爱莎的指导和帮助下,孩子们只用了1个小时就准备好 了所有的材料。

  法国爸爸的故事

  29岁的吉勇很喜欢和他的中国孩子们聊天,不过他的时间太少。因为他每天要去募集资金,来维持济慈之家的开支 。采访中,记者不时听到孩子们叫他“法国爸爸”,开朗的小光还问他什么时候能带他出去玩。

  吉勇19岁就去美国求学,他学习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后在加拿大成立了一个名为避风港的公益组织,帮助吸毒者, 给他们提供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后来,他和妻子来到了中国。刚到中国时,他在顺义地区的外国人居住区给外国孩子教钢琴课 ,同时也在希望之家作义工,给孤儿上钢琴课。在希望之家,他还有一个收养的儿子,遗憾的是,因为他还没有到30岁,不 能把孩子带回家。“不过,我很快就可以了。”他开心地说道。

  吉勇从小就有一颗善良的心,当他知道很少有人和那些肥胖或者智力不健全的同学玩耍,他就经常去找他们玩儿。

  吉勇说,来中国后,他和妻子非常希望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他发现,有的福利院里老师很少,无法照顾到每一 个孩子,盲童孤儿因此学不到应该掌握的生存技能。吉勇夫妇就打算尝试改变他们的命运,于是有了济慈之家。

  目前,很多家庭还不知道怎么照顾盲童,吉勇夫妇希望能摸索到一些好的方法。“我俩对他们的要求很高,我们要提 供给他好的教育,好的生活。”吉勇说,盲人也一样能做老师、律师或者软件工程师等,不过首先要改变孩子们的观念,让他 们认识到自己也能像正常人一样;另外也要改变社会对他们的看法——盲人并不是只能学习按摩,他们还能做很多事情。

  吉勇喜欢带孩子们到外面去,例如去

麦当劳,孩子们都很高兴,开心地唱着歌。通过和外界的接触,孩子们变得自信 。有一个女孩在附近的高中上学,回家后对“法国爸爸”吉勇说她也要扎耳孔,戴耳环,因为别人说她很漂亮,戴耳环会更好 看的。“现在,她已经戴上了耳环。不能因为他们是盲人就无法接触一些美好的东西,我会支持他们。”吉勇说。

  济慈之家的未来

  目前,济慈之家在法国、美国、荷兰、瑞士以及德国都有已经注册的分支机构,它们都是为了“家”里的中国孩子募 集资金。

  记者看到,这些孩子的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很担心他们能否适应走向社会后的生活。但吉勇说,不能因为这一点就不 给他们提供好的生活条件。同时,他说这也是他不会有很多孩子的原因。如果孩子少的话,就能集中精力和财力让他们得到更 好的照顾。并且,等孩子们成年后,他还要给他们找到工作。“最多也就能照顾60个孩子吧,这样我能保证他们的生活。” 他说,他的很多朋友都表示,将来可以在公司中为孩子们提供一些工作岗位。

  济慈之家每个月的开销是17万元,一年共204万元。目前,他的妻子李香梅负责内部管理,他负责对外联络等。

  吉勇把工作分成了四个步骤。第一步是接收盲童孤儿寄养,给予他们所需要的医疗需求和手术,然后是让孩子们接收 教育。他现在已经完成了这两个步骤,下一步的打算是给他的中国儿女们提供职业培训,使他们掌握不同的技术。在他们的课 程中,已经包含了准备教育,例如计算机、钢琴等方面的学习。

  吉勇的最终目标是把这套成功且成熟的方法,介绍给福利机构。他认为,用自己的方法能帮助更多的孤儿过上更好的 生活。他希望能“授之以渔”,而不仅仅是“授之以鱼”。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