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市民"增至230万 南京经历第5次人口迁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12:50 龙虎网

  【龙虎网报道】短短几年间,“新市民”猛增至230万;近两年内,又有约13万“新市民”通过投资、购房等落户,成为市民。

  南京,正在经历有史以来的第五次大规模人口迁移。

  南京,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累计已达826万,正在朝着千万人口特大城市迈进!

  历史上人口大迁移大多是“填城”

  据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胡阿祥教授介绍,历史上,南京城曾经历过四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究其起因,或基于社会动乱或迫于外来侵略。而此次外地人口大规模迁入,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爆发性增长则是在最近几年内发生的。

  第一次被称为“晋室南迁”——晋皇室南迁并在建康定都,北方世家大族与大批百姓南渡侨居,此时南渡至长江流域的北方人总数约70万。

  第二次在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之时,将相当数量的原金陵居民迁往云南边疆,又从浙江、江西、湖广等省,以及苏州、松江、常州等十五个府,还有徐州、滁州、和州等三个州的移民“填实京师”。那时,南京城内总人口为47.32万,外来移民将近一半。

  第三次人口迁移发生在1864年,曾国藩带湘军攻破时为太平天国首都的天京,大肆屠城之后。1937年,日军攻陷南京后进行南京大屠杀,30万居民惨遭屠戮。“屠城”使得人口急剧减少,许多外省移民大量涌入——这是第四次大规模移民。

  胡阿祥认为,与南京历史上前几次移民相比,过去大多是为了“填城”,而此次吸引外地人口主动大规模迁入的“强磁场”,则是城市综合功能不断完善后,给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胡阿祥说:“寻找就业机会、寻求更高期望收入是这次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也是与其他时期人口迁移最大的不同。”

  100万流动人口,每年带来30亿经济效益

  警方提供的数据表明,在“新市民”正以每年超过30万的速度不断涌进南京城的同时,他们中的许多人正式落户南京,成为市民。

  据警方统计,综合我市本地人生老病死及外来落户人员数据,我市常住人口正以每年超过10万人的速度增长。而受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影响,我市本地人口的机械增长已非常缓慢,在个别区县甚至已出现人口负增长。也就是说,迅速增长的常住人口中,绝大部分是曾经的“新市民”。自2004年7月1日以来增加的20多万常住人口中,约13万人曾经是“新市民”。这得益于我市将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地方城镇户口等各种户口性质统一为“居民户口”,并放宽外地购房、投资、就业人员的落户政策。

  “外来人口对一个城市的影响极其深远。”南京人口管理学院人口研究所名誉所长陶勃教授说,大规模的外来人口迁入,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既可有效满足流入地对多层次劳动力的需求,又可促进流入地的经济持续增长,加快城市化进程。据权威统计,100万流动人口平均每年将给流入地带来30亿的经济效益。

  研究显示,人口迁移的目的地都是经济相对发达或发展前景较好的地区,产业、地域、城乡之间的差距越大,人口流动和迁移的规模就越大,力度就越强。专家认为,随着南京经济的发展,这场人口大迁移将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去。

  让外来人口“自我管理、自我完善”

  “城市里的大部分‘新市民’其实在家乡都是‘精英’。”陶勃认为,不满足于现状、敢闯敢拼、求新求变,有勇气离开家乡,到陌生地方闯荡的他们,恰恰是农村最有追求、最有想法的一个群体。如何让这个群体给城市创造更多的财富,并保证他们的权益不受侵犯,有关部门必须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也有一些专家认为,目前,城市还不具备不加控制地完全、充分接纳大规模人口迁移的能力。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颐认为,应对大规模人口迁移,城市必须控制人口流动和迁移的“流量”与“流速”,“拉长”人口迁移的进程,避免短期内人口过度集中的迁移而产生经济、社会问题。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和服务模式还处在不断探索中。

  管理分为各职能部门的管理、综合管理和基层社区管理三大类。在管理模式中,有公寓式管理、市场管理、散居管理等。其中以公寓式管理的效果比较显著。

  据介绍,在栖霞区红山街道红山社区,本地居民仅2934人,外来人口却有近9000人。社委会副主任倪春法本是一名外来务工者,当选为“小巷总理”后,把这个社区管理得井井有条。陶勃就此认为,让外来人口实行“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即从一个“外来村”中选出一位能干且服众的人,由他去管理其余外来人口的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