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西安事变是杨虎城一生中参与的最壮丽的事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15:48 人民网

  武志平在两河口先后会见了张琴秋、曾中生、郑义斋、张国焘等红四方面军负责人。当时,徐向前在前方指挥,由张国焘、陈昌浩、曾中生商讨决定,派川陕军委参谋主任徐以新为红四方面军代表,出使汉中联络议和。

  6月5日,徐以新返回部队汇报,24日再次到达汉中,双方达成了以巴山为界,双方互不侵犯;配合打胡宗南;红军可设交通线,17路军可提供一些物资的秘密协定。孙蔚如向杨
虎城将军密报会谈结果:“大门叫开,何以待客?”杨虎城电复:“举杯!”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八一宣言》)。该宣言系统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蒋介石在西安成立“西北剿匪总司令部”,调集东北军、17路军进攻陕甘苏区。11月的一天,贾拓夫通知汪锋到富县去见毛泽东主席。毛泽东要汪代表红军同17路军谈判,并叮嘱汪锋,对杨虎城要多鼓抗日士气,少谈以往不愉快的事情,我们的口号是“西北大联合”。

  汪锋带上毛泽东给杨虎城、杜斌丞、邓宝珊的亲笔信,前往关中特委所在地。经过艰难曲折到西安,向杨虎城呈上毛泽东的信,并转达了毛主席向杨将军的问候。谈话中汪锋解释了红四方面军进攻宁强,红25军错杀张汉民,红军如何帮助东北军和17路军三个问题,杨听后表示理解,拥护毛泽东提出的建立“西北大联合”的政治主张。

  汪锋同王世英返回陕甘苏区,到陕北后王世英向中央做了汇报,中央决定叫王再同杨谈。王世英到韩城见杨,说明中央同意杨将军的意见。党组织还安排与杨有世谊关系的王炳南从德国回国。王炳南一回到西安,杨虎城即约王到三原县东里堡的

别墅密谈了两天。杨愉快地对王说:“我与中共某些人士已有接触,但素不相识,谈话难免有顾虑和保留,现在你回来了,可以无话不谈了。”

  经过南汉宸、王世英、汪锋、王炳南代表中共中央陕北方面,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驻第三国际代表团先后同杨虎城谈判。1935年底,达成反蒋抗日的秘密协议。杨虎城从而成为第一个接受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1936年8月13日,毛泽东派秘书张文彬再次到西安,先后同杨虎城、王菊人商谈,达成了互不侵犯等一系列口头协议。

  同年8月,共产党员孙作宾去苏区时,孙蔚如要孙作宾给党中央、毛泽东捎话。孙到延安,向毛泽东、周恩来等党中央领导汇报了陕西省委连遭破坏和杨虎城、孙蔚如愿意建立联系,互不侵犯,互给方便的政治态度。临别时,毛泽东还写信给孙蔚如。孙作宾顺利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

  沧海桑田秦地惊雷撼乾坤,杨虎城将军与张学良将军最终发动和领导了举世震惊的西安事变,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成为永远值得怀念的千古功臣。

  西安事变的前一周,1936年12月5日,毛泽东派李涛持函去见杨虎城,提出联合救国等四条大计,这些条件都先后逐一实现。

  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杨虎城将军和17路军联合抗日,党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亲自做工作,西北局、陕西省委、军内党组织共同努力,党的工作与民主人士的工作,结合上层军官的工作与基层士兵的工作相结合,部队与地方的工作相结合,统一战线与武装工作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毛泽东称赞以17路军为前身的38军是“我党抗日统一战线的一个典范”。这些都是杨虎城将军长期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打下的良好基础。

  在国家民族的生死关头,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对到西安督战“剿共”的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是杨虎城一生中参与的最壮丽的伟大事业。

  西安事变发生后的1937年6月至11月,杨虎城将军被迫出使欧美“考察”。

  1937年11月,杨虎城将军回国时,曾计划以赴苏联考察为名,假道苏联然后经蒙古再入陕。但由于种种原因,计划未能实现。不久即被蒋介石囚禁起来,直到1949年9月被杀害,长达12年之久。囚禁期间,杨将军备受折磨。蒋介石曾派戴季陶、朱绍良、戴笠等前去劝降,劝他能“悔过”,揭发中国共产党对他的欺骗,这些伎俩都被杨虎城将军义正词严地拒绝了。

  中国共产党为营救挚友杨虎城将军也历尽艰辛。在两次国共和谈中和政协开会时,以及每当纪念西安事变时,中共中央的领导人都向蒋介石提出释放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的要求。

  杨虎城将军遇难后,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发了唁电,赞扬杨虎城将军的丰功伟绩。重庆、西安、延安等地都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千古功臣,永远值得怀念!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王中新 李正义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