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城市与梦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15:49 新世纪周刊

  在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中,多少辉煌闪现,又有多少灾难降临

  -本刊记者/王巧玲

  约200年前,法国人托克维尔(Alexisde

  Tocqueville)在《论美国的民主》中写道:“美国没有大城市。在那里,人力和物力分散于广大国土的 各处,人类智慧之光不是从一个共同的中心向四外散射,而是在各地交互映辉。”托克维尔话音刚落,美国的城市化进程便沿 着从东向西的脉络,飞速蓬勃发展。

  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后,百废待兴,工业化初步展开。由于当时的美国经济依赖于与欧洲的贸易往来,几大城市 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大西洋沿岸一带。纽约(New

  Yorker)是当时工商、金融业的中心,波士顿(Boston)、费城(Philadelphia)等也是 东海岸的重要城市。

  19世纪70年代,美国进入了工业化、城市化的鼎盛时期。随着以钢铁、电力技术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高潮的 到来,经济发展的热点从东北部向中西部延伸。随之而起的中西部城市具有典型的工业特征,芝加哥(Chicago)便是 代表之一。

  此前30年兴起的淘金热也开启了美国西部城市化的大门,紧接着横贯东西的大铁路铺设而成,沿线兴起了一大批铁 路城镇。

  进入20世纪,美国经济实力大增,在东北部、中西部经济趋于饱和的形势下,西部的新兴地区得到了发展的良机。

  冷战期间,在美国政府巨额的国防开支中,西部获得相当大的比重,宇航、电子工业等构成西部的主导产业。在第三 次科技革命的带动下,西部形成了一大批高科技产业,如飞机制造业、宇航业、医药业、电子设备、通讯仪器等。高科技产业 与国防工业的密切结合,成为西部经济的典型特征,兴起了一大批以高科技产业为经济支柱的新兴城市,洛杉矶(Los

  Angeles)、旧金山(San

  Francisco)为其典型代表。

  自此,美国完成了自东向西的城市化进程。到了1980年,西部城市的平均规模首次与东北部和中西部相当。这时 ,一些规模较大的城市超越原有的地域界线,向周边扩展,将其周围地区纳入了城市化的轨道,紧密相连、融为一体,形成了 大都市区。

  大量中产阶级开始搬入新的郊外开发区居住,拥有前后庭院的独立住宅成为美国住宅建设的典型。此后郊区的自立程 度越来越高,由单一的居住功能变成具有多种城市功能的区域。郊区化的出现导致了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巨型城市带 的兴起。美国成为一个大型大都市区为主的国家,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大都市区。

  据统计,美国现在有22000多座城市,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纽约为代表的都市中心,商住、金融、文化 中心都集中在城市的中心地带;二是以洛杉矶为代表的都市区,人迹所到之处就是城市;三是以芝加哥为代表的多中心城市, 相对紧凑却又有若干个中心互相辉映。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