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今天是西安事变70周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17:11 深圳晚报

      据中国青年报、华商报报道“历史的转折——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展”昨天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分为五个部分,展出历史图片260余张,文物70余件,其中与西安事变有关的数十件文物是在北京首次公开展出。

      陕西省档案馆于12月12日至14日举办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档案文献展览,与西安事变有关的40余卷册,200余件(幅)档案史料将向市民开放。同时
,西安事变发生地之一——华清池日前开始举办西安事变图片展,100多幅历史图片在蒋介石行辕旧址五间厅前对外展出。

      

      相关新闻

      

      国民党对杨虎城遭遇表歉意

      

      据华商报报道昨日,中国国民党党史馆馆长邵铭煌代表国民党主席办公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杨虎城最后被杀的遭遇表示歉意;国民党今后在编纂党史、出版书籍等方面,将对杨虎城做更多、更全面的介绍,以期让一般民众增加对他的了解。

      对于杨虎城被监禁12年并终遭杀害,邵铭煌说,杨虎城1937年出国后又回国的这段历史还不是很清楚,“在大陆局势紧张的时候,某个单位,某个机构,私自采取这样一个不合法律程序的处理,应该表示一种歉意,这是没有问题的。”

      邵铭煌肯定杨虎城曾为国家、民族做出的贡献,同时也承认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大家对杨虎城正面的东西了解不多。“以后,我们会对杨虎城多作一些全面性的(介绍),让一般民众对他多了解。”

      “西安事变”70周年前夕,记者就杨虎城问题与中国国民党文传会联系,文传会方面对杨虎城问题保持谨慎态度。至昨日,文传会传播部主任郭书媛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已与马英九主席办公室取得联系,并与国民党党史馆方面积极沟通,由于杨虎城问题涉及众多党史,特确定由党史馆方面对杨虎城问题进行回复表态。(康正王瑞强)

      

      往事重提

      

      老兵李子含回忆西安事变

      

      据新华社西安12月11日电(记者孙彦新梁娟)西安事变整整70年过去了,记者在陕西西安市寻访到一名杨虎城旧部老兵—87岁的李子含老人。老人思路清晰,身体健朗。听他讲述,犹如身临其境。

      1936年年末的陕西,风云激荡。当时17岁的李子含是杨虎城部陕西警备第二旅的一名士兵。

      他回忆,1936年12月9日晚上,旅长孔丛洲在操场上秘密集合全旅人员,让大家做好战斗准备。后来,李子含才知道,早在12月8日,张学良、杨虎城就做好了“扣蒋”准备。

      12月11日夜,忽然听到各连响起了急促的哨声。连长宣读命令:“命令。本营奉命解决省政府,第一连的任务,从省政府右翼进攻……务必在拂晓前完成任务,尔后收容看管省政府官员,不允许任何人同外部联系,没有命令不得擅自放走一人……”

      接着连长才讲任务的目的和意义。他说,我们是执行绥署杨主任(杨虎城)的命令,这完全是蒋委员长逼我们这样做的等等。连长让各班讨论一下,大家异口同声喊着:“太好了,真痛快,当兵就该打仗,我们不能坐视不理。”

      12月12日3时,值日的军官发出口令:“集合——不带背包!”李子含和其他士兵从宿舍跑步出来,列队完毕后向目的地开进。与此同时,临潼方向的行动也开始了。李子含无法了解“临潼捉蒋”的一幕,对于他而言,西安城内的战斗同样惊心动魄。他回忆说:“住在西京招待所的国民党军政大员蒙在鼓里什么都不知道。我们把出入口堵死,然后喊话,那些官员吓得连衣服也顾不得穿,到处乱窜,有几个想从后墙爬上去逃走……”

      上午9时许,蒋介石被押至西安。

      当得知要放蒋介石时,张学良、杨虎城部曾一度议论激烈。

      十多天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7年5月5日,杨虎城被迫出国考察。十七路军其余部队被改编为三十八军,李子含从此成了国民党三十八军的一员,并随队开赴抗日前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