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外资银行短期内为何难与中国老百姓"亲密接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22:36 国际在线

  新华网北京12月12日电(记者 张建平):中国银行业12月11日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向外资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但中国老百姓短期内仍然很难与外资银行真正“亲密接触”。

  业内人士指出,对外资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并不等于所有外资金融机构立刻就能开办这项业务。这只是在市场准入方面让外资与中资一样在经营人民币业务时不再受地域、客户、品种的限制,外资银行能否开展这项业务还需要符合一系列要求和条件。

  为有效防范银行业经营的高风险,切实保护广大存款人利益,与国际通行做法一样,新近公布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对外资银行开展人民币业务作出了明确规定。

  根据规定,人民币业务只向外资法人银行全面开放,而不是对所有外资金融机构开放。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初次申请经营人民币业务应当具备“开业3年以上,申请前2年连续盈利”的前提条件。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要达到10亿元人民币或者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而且注册资本应当是实缴资本。

  业内人士认为,转制为法人银行涉及到充实资本金、补充管理人员等问题,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外资银行都愿意立即转为法人银行。

  此外,外国银行分行可以办理吸收中国境内公民每笔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存款业务。但在此之前,外国银行分行必须由其总行无偿拨给不少于2亿元人民币或者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的营运资金。

  这些还仅仅是外资银行开展人民币业务必须具备的一部分条件。

  事实上,在中国银行业对外全面开放的第一时间,只有8家外资银行提出了申请,要求将其在中国境内的分行改制为法人银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截至今年9月底,在中国注册的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法人银行业机构共有14家,73家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了191家分行和61家支行,183家外国银行在中国设立了242家代表处。

  更为关键的是,外资银行服务收费较高,营业网点却较少,因此通过审批开展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也不太可能定位于重点向中国普通客户提供金融服务,而将会选择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区域经济中心开展业务,抢抓20%的高端客户,主攻网上银行、电子银行、银行卡等高端业务。

  外资银行调低贵宾理财门槛后,5万美元至10万美元的总体“门槛”水平,也并非中国普通客户所能企及。

  “外资银行‘门槛’太高、网点太少,很多服务都要收手续费,不适合我们这些收入不高的普通人。”58岁的上海市民胡凤梧说。

  荷兰银行大中华区主席邱致中接受媒体采访时则坦言:“由于网点分布的劣势,在个人储蓄业务开展上,外资银行的实力远远不及中资银行。中国居民对于外资银行的信任程度也不如对中资银行的信任程度那么高。”

  “中、外资银行‘同台竞技’,老百姓成为最大受益者。”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至今五年过渡期结束,这句话不绝于耳。从长远来看,这种愿望肯定会实现,但短期内外资银行良好的高端服务却不可能大规模惠及中国普通客户。

  有关专家指出,在中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下,中资银行脱胎换骨、改革创新、提高效率、改善服务,这才是中国广大普通百姓能够享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的希冀所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