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流浪儿的新生(图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01:17 重庆晚报

  

流浪儿的新生(图文)

  姜林用亲身经历解答情感求助者的问题

  

流浪儿的新生(图文)

  姜林联系慈善晚会的事

  故事导读

  他因受不了家庭冷漠,11岁离家出走流浪,辗转成都、广州、太原、重庆等数城市,尝尽酸苦。他痛恨丑恶,可他最终未能走出“宿命”,踉跄入狱。在狱中,丧失生存信念的他写下“劝父自杀”的书信后,割腕、上吊自杀,后管教干部给他的一本书点燃了他对生的渴望……

  出狱后,他想为孤寂人群做点事。今年5月,他在我市建起首家私人“孤学院”,同时成立“情感救助俱乐部”,用亲身经历警醒世人。虽学院刚“满月”就夭折,但他仍在努力。

  姜林住在石桥铺石杨路17号万昌商业楼,租的房,两室一厅,室内整洁、雅致,客厅墙上贴满了不少孤儿的照片。

  25岁的姜林,一身休闲打扮,他现在是中华慈善总会的志愿者。他说,正在筹备《中华慈善万里行 走进重庆》大型慈善晚会,“这房子是慈善总会一重庆负责人帮忙租的。我的工作是帮他们拉赞助。”

  结束一天工作,姜林侃侃而谈。他说,慈善总会负责人已初步答应,将拿慈善晚会所得的部分善款资助他重建收留流浪儿的孤学院,因此他现在做的事既帮了别人,又为了自己。

  幼年开始流浪

  “我不愿雪藏我的过去,相反,我希望更多人知道,以达到警醒效果。”

   “我不愿雪藏我的过去,相反,我希望更多人知道,以达到警醒效果。”虽嘴里这样说,但姜林回想过去仍不停叹息。

  姜林1981年出生在四川省通江县沙溪镇平河村一个农民家庭。因已有两个姐姐,他的降生给贫穷的家带来更大负担。父母在经济重压下,感情不和,常吵闹打架。

  姜林11岁时,因受不了家庭冷漠,独自出家流浪。第一站是通江县城。进城后,身无分文的他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盲目在街上转了三天,饿了三天。第四日早晨,他恰遇一个沿街叫卖麻花的小女孩,鼓起勇气求助小女孩。小女孩将他带到麻花店,姜林跪在地上乞讨,老板见他实在可怜,就赊了一些麻花给他。姜林从此开始帮老板卖麻花。后他又帮人卖鞋、鱼、衣服等,但由于长期营养不良,他有尿床的毛病,每找到一份工作后,他干不了多久,老板以及工友就会发现他的毛病,将他赶走。流浪,工作,流浪,姜林就这样苟延残喘地生存着。

  1994年,姜林听说广州好赚钱,偷偷爬上南下的火车。走出火车站,姜林发现广州不是他想象的天堂,四处找工作,未果。一天,他饿得奄奄一息坐在天桥下,被一中年男子看见。该男子将他带回家,收他当干儿,给他洗澡、换衣服、吃饭……姜林以为自己遇到了“救世主”。可不久,该男子原形毕露,要姜林上街抢项链、手机、扒窃等,姜林不从,结果遭拳脚相加。“他打人时,根本不把人当人,棍棒、皮带无所不用其极……”姜林至今回想起被毒打的场景仍心有余悸。

  之后,他流浪到太原、成都等多地。期间,他曾多次被收容,可每次将他遣送回老家县城,他又跑了出来。

  狱中劝父自杀

  “自杀对父亲来说是一种最好解脱。”

   流浪中,姜林一天天长大,1996年来到重庆。此时,他渐渐意识到自己不能颓废一生,开始打工,想赚点钱做生意。但除了勉强糊口,他没有余钱。随之,他的思想渐渐走向极端———在“偷”与“理想”中,他选择了前者。1997年,他利用在一餐馆打工之便,伙同两人租来一辆货车,深夜潜入该店,盗出冰箱、桌子等物。后在销脏时,货车司机偷偷报案,警方将他抓获,并送进少管所管教了一年。

  一年后,姜林走出少管所大门,事先已得知情况的家人以及在重庆的亲戚并未如他所愿去接他。他心灰意冷地到南纪门劳务市场,饿着肚皮找了6天工作,未果。第7天早晨,一清洁工见他在公交车站旁不吃不喝地呆了好几天,就给了他三个包子,同时劝告说:“是男人,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姜林听后如梦初醒,只是他曲解了清洁工的本意。他伙同几人疯狂作案,偷、抢无所不用。“这次作案,我没有任何目的,只是像狼一样疯狂,看不惯谁就抢谁,抢到钱后就拿去挥霍。”姜林忏悔地说。1998年10月,姜林一伙在九龙坡区毛线沟作案时,一副冰冷的手铐锁住了他的双手。“我当时没有一点慌张,觉得这是必然结果,心里甚至有一种超脱感。”姜说。

  后来,姜林在少管所度过了18岁生日后,被送到位于万州的重庆三合监狱服刑,刑期7年。三合监狱教育科科长幸奠华介绍,入狱后,姜林完全是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态。

  姜林第一次提笔给父亲写信,但内容却是劝父亲自杀。“自杀对父亲来说是一种最好解脱。”他当时认为,父亲是长子,下面有一个弟弟。因贫穷,父亲放弃读书,回家务农,将学习机会留给了弟弟。这一让使得两兄弟的生活产生天壤之别———哥哥一辈子在山区务农,为生存犯愁;弟弟却在城里一机关当负责人,成天衣食无忧。他父亲只得将自己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可他不但未成才,反而成了父亲的耻辱。因此,他认为,劝父亲自杀,是帮助父亲早日解脱。

  书本改变命运

  “孤学院虽关门了,但我并未放弃,因为它将是我的第二次生命。”

   幸奠华科长说,姜林给父亲写完信后,就采取割腕、上吊等手段先后三次自杀,幸亏,均被管教干部及时发现救回,并给他讲道理,还找来书,让他学习。

  刚开始,只有小学文化的他并不愿看书,但为打发寂寞时间,就翻着看起耍,渐渐地他被文学世界深深吸引,特别是当他在一本书上读到:“懒汉不去争求,就得不到任何光荣和胜利,如果随波逐流,只在安逸享乐中沉迷,不向命运反抗,幸福和快乐不会从天而降……”

  他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首次细致的总结,一颗死寂的心从此被点燃。他如饥似渴地读了大量中外名著和励志书籍,并尝试着文学创作,先后共写了10多万字的作品,其中一篇题为《感伤向往》的散文还公开发表,还有部分在监狱内部刊物发表。

  去年10月,姜林刑满释放,为警醒和救助更多人,他在一老板帮助下,开办起了孤学院,免费收留10多名流浪儿,同时成立“情感救助俱乐部”,用亲身经历警醒世人。一时间,他的事迹被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众多国内媒体广泛报道。今年7月,因资金等困难,他的孤学院刚“满月”便被迫关门。

  “孤学院虽关门了,但我并未放弃,因为它将是我的第二次生命。”姜林说,这几个月来,他一直在为此努力奔波,相信孤学院不久又将重新开门。

  他说,自己创办的孤学院不仅是为帮助流浪儿以及孤儿,而是但凡有孤单、孤寂、孤苦等的人都在帮助之列,且全免费。他开设的情感救助俱乐部是孤学院的一部分,该俱乐部现在仍在营业中。“我虽没学过心理学,文化程度也不高,但在解答情感问题时,全是用亲身经历说事。”姜林说。

  记者 韩毅 文\图网络编辑:甘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