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蓼兰镇:做足秸秆文章 助推新农村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02:48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秸秆还田、秸秆气化、秸秆发电……如今,在蓼兰镇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秸秆综合利用渐成燎原之势,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秸秆还田,土地比面包还软

  走在邢家村的农田里,脚踩上去软绵绵的。支部书记邢昌信介绍说:“这都是秸秆
还田带来的好处。”1998年,该村便号召村民尝试进行秸秆还田,到目前,全村1000多亩土地已连续多年实行玉米秸秆还田,极大地改善了土壤结构。经市农业部门测土化验,该村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达1.8%,大大超过全市的平均值,促进了粮食增产,实现了节本增效。村里的群众到邻村走亲戚时都骄傲地说:“我们村的耕地比面包还软,长庄稼壮着呢。”秸秆还田后每亩地可节省化肥80多斤,降低成本近100元,小麦、玉米每亩均可增产150斤左右,增加收入200多元,而且秸秆还田的耕地抗旱,抗重茬,连续5年不倒茬也没问题。

  实行玉米秸秆还田后,往年秋收结束,农作物秸秆在田间焚烧、堆在村头、路边的现象在邢家村不见了,街道变得整洁了,也为全镇探索出了一条解决农村“三大堆”问题的有效途径。在邢家村的带动下,蓼兰镇有10多个村庄尝试进行了秸秆还田,并逐步推广。

  秸秆气化,开辟又一“新气源”

  蓼兰镇从解决新农村建设现实问题入手,结合“一池三改”工程,积极推进农村能源结构调整。今年7月份,一家推广秸秆燃气技术、专业生产秸秆气化设备的企业——青岛三木能源设备开发有限公司正式落户该镇,开辟了又一“新气源”。

  三木能源设备开发有限公司为“全国千县工程重点示范项目推广基地”。该公司项目总投资400万元,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目前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公司生产的秸秆气化炉已在全镇2个村庄推广使用,农户反映效果良好。随着秸秆气化设备的推广,蓼兰镇农村将彻底摒弃“烧饭烟熏火燎,煤灰四处乱飘”的传统炊灶,营造起“村内少柴草,室内无烟尘”的新型农村生态环境。

  秸秆发电,“变废为宝”派上大用场

  今年,蓼兰镇成功引进了加拿大瑞威再生能源(青岛)有限公司平度秸秆发电项目,这是山东省第一个利用秸秆气化的发电项目,也是迄今为止落户平度投资规模最大的外资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600万美元,注册资本2200万美元。公司主要生产供应电力及附属产品,装机容量为50MW,采用国际先进的热分解技术,日处理作物秸秆800吨,年发电量约4亿度。

  项目落户后,以农作物秸秆为燃料进行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可以大大减少烟尘等有害物质的排放量,有利于改善环境,同时将秸秆作为能源有效利用,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张德杰 杨元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