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楚论]保持和谐心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07:23 荆楚网-湖北日报

  龚信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作全面、深入、持久的努力。同时,每个社会成员,也要做到自我和谐,保持和谐的心态。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的自我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而自我和谐很大程度取决于和谐的心态。和谐的心态,从心理学角度说,就是主观追求与客观现实比较顺和的状态。有道是“心平则气和、气和则神安”;只有心态和谐,才能理性处理所欲与所得的关系,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反之,情绪、举止等都难以平顺豁达,待人处事也难免有失和善,甚至产生偏激行为,影响人际和谐、社会和谐。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注重修养,心态的和谐度比较高。但也有一些人存在缺陷,或以“小我”为中心,一味向社会索取,未得到满足就产生牢骚;或见别人事业顺利或者富了起来,而自己差距较大,就心生妒意,仇官仇富;或对社会现象不见阳光只见阴影,看什么都不顺眼。如此等等,都带来心态失衡,使眼中的外部世界蒙上灰色。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存在一些不和谐现象乃至影响人们的心态是正常的。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当然要以人为本推进各项事业发展,提高社会福利,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保健疏导,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等需要,通过外部世界的和谐促进人的内心和谐,但我们也要看到,尽善尽美、让每个人都满意的时候是罕有的。每个人的需要都不能不顾及他人、民族、国家的需要,都不能超越社会给予的条件去随意选择。人类社会总是存在需要与满足的矛盾,满足需要必须经过阶段性发展逐步实现。因此,我们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以动态发展的观点来看待生活中的不足,少一些抱怨,多一些理性和自我调节。

  保持和谐心态的关键点、着力点在哪里呢?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季羡林先生时,季先生说: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社会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内心和谐是根本。温家宝总理十分赞赏这一观点,他说:“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这席话,为实现自我心态和谐指明了路径。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肩负着一份社会责任。每个社会成员,既有共享和谐阳光的权利,更有共建和谐社会的义务。

  总之,自我和谐、心态和谐,是一种自律精神,是一种人生境界。让我们对社会的给予深怀感恩之心,对给予的一时不足抱有宽待之心,对社会和他人的疾痛投以关爱之心,对自我和谐的欠缺多一点反省之心,以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投身到时代洪流中去,在集体、社会、国家的坐标上定位自己的追求,看待自己的得失,努力服务于社会。我们这样做了,就不仅会享受奉献社会的快乐,也能收获更多的社会和谐的幸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