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委书记到黄河天鹅栖息地撒放一吨玉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09:00 大河网-大河报 | |
连子恒和干部群众一起向天鹅湖中撒玉米 “走,给白天鹅送‘好吃的’去。”昨日上午11时,三门峡市委书记连子恒与三门峡市的几位领导来到三门峡市区西部的天鹅湖,与数百名热爱天鹅的人一起,向栖息在这里的上千只白天鹅撒放了1000公斤黄玉米。 一吨玉米撒落在湖中 昨日天气温暖,但天鹅湖上雾气蒙蒙。上午11时,连子恒与三门峡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立发、政协主席张兰印、市委秘书长孙金献、政法委书记申黎明、副市长乔心冰等来到天鹅湖西侧的青龙坝上。同时来向白天鹅送食物的还有三门峡市林业局、湖滨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领导和相关部门的200余名干部职工。 人们要向白天鹅撒放的是20袋共1000公斤黄玉米,大家每隔一段放一袋玉米,然后开始撒放。连子恒拿起一个塑料盆,盛满玉米,然后走到湖边,右手抓起一把玉米,奋力向空中一扬,金黄色的玉米粒“哗啦”一声飞向前方,均匀地落在湖中。“我这么撒可以吧?”连子恒笑着问身边的一位林业局职工。“挺好,挺好。”这位职工笑着回答。接着,连子恒一边向前移动,一边一把接一把地把玉米撒到湖中。此时,不远处的湖面上有几群天鹅在仰头观看。连子恒亲昵地呼唤它们:“快过来吃呀,快过来吃呀。”有几只白天鹅仰着脖子叫了几声,似乎是在作出回应。 “今天天气不如昨天,天鹅都躲到避风处了。昨天我来这里时,聚在眼前的天鹅至少有500多只。”连子恒边撒玉米边说。原来,11日下午,连子恒已经和林业局、公安局、湿地保护处的负责人沿黄河边考察了几十公里。“考察途中,连书记和我们商量了保护白天鹅的相关事宜,并要我们抓好落实。”三门峡市林业局局长张建友说。 “给白天鹅送食物是我们保护白天鹅的一项制度和具体措施,参与者众多,有党政领导、职能部门干部职工,也有普通市民。每年冬季我们都要给白天鹅送几次食物,这一次是今年的第二次。”连子恒一边撒着玉米一边向记者介绍。 “第一次是在啥时候?”记者问。“本月初,我们几位市领导和林业局上百名干部职工给王官河段的白天鹅送去了1000公斤玉米,那里也栖息着几千只白天鹅。” “连书记年年都给白天鹅送食物,这是他的一个规矩。”张建友介绍,连子恒从2001年开始,年年冬季都来给白天鹅送食物。 连子恒说:“白天鹅是三门峡的名片,是三门峡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象征。作为领导,我们有责任率先垂范,为市民作榜样,用行动感染、引导全体市民珍爱白天鹅。“ 众多天鹅爱上天鹅湖 天鹅湖其实是两个人工湖的总称。两个人工湖一个叫青龙湖,一个叫苍龙湖,两湖总面积达5000亩,是两年前三门峡市投入数千万元建成的。这对姊妹湖南北相邻,间隔仅几百米,湖区西边就是黄河三门峡库区。尽管天鹅湖是人工湖,但建设者充分考虑了人工与自然的和谐一体。比如,每年冬春黄河三门峡大坝落闸蓄水,三门峡库区的水平面大幅上涨,这时,两个湖的湖底比库区水平面要低5米以上,库区的水自然会倒流进两个湖中,这样,天鹅湖就完全与黄河融为一体了。另外,天鹅湖周围的湿地都是原生态的,滩地宽阔,水草丰美。 两年前天鹅湖建成后,白天鹅就相中了这里,每年冬季都有三四千只白天鹅在这里栖息越冬。今年到天鹅湖越冬的白天鹅数量又有增加,天气好时,湖区水面上几乎落满了天鹅。这便引出一个问题,天鹅太多了,湖区湿地的饵料就显得紧张。咨询专家后,连子恒决定到天鹅湖给天鹅送食物。他说:“只要人们尊重大自然,大自然就会给人们丰厚的回报,白天鹅到这两个人工湖越冬就是明证。我们到这里给天鹅撒食物,主要是为了引导全体三门峡市民更加珍惜大自然的赐予,为白天鹅创造更加美好的生存环境。” 一言一行总关天鹅情 连子恒等撒食物时,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60余名师生正好到天鹅湖实习,连子恒借机向师生们宣传介绍三门峡:“这里有山有水有白天鹅,每天,白天鹅不断从城市上空飞过,这是多么美的景致,在世界上,找不到几个有此特点的城市。你们当记者后,欢迎多多宣传三门峡的白天鹅,监督我们的保护工作。” 连子恒没有回避黄河三门峡库区山西一侧白天鹅死亡的问题。他说:“尽管白天鹅死亡事件发生在山西一侧,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而是应该吸取教训,反思三门峡一侧在保护白天鹅上的不足,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和山西兄弟共同保护好我们共有的黄河三门峡库区。” 撒完食物时已近中午12时,坐车离开天鹅湖时,连子恒对三门峡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张本超说:“天鹅湖在你们的辖区,我建议,今后所有车辆不要走鸡足岛上的道路,那样会惊跑天鹅。”鸡足岛是两个人工湖之间的一块高地,岛下有一条道路紧靠湖边。连子恒认为,天鹅栖息时喜欢安静,来往车辆的噪声会对其造成惊扰。他说,宁可叫人们绕道而行,也不能吓跑了天鹅。 连子恒等刚离开湖区,成千只白天鹅开始陆续飞向人们刚才撒食物的地方。连子恒扭头凝望许久,说:“天鹅通人性哩,知道我们对它们好。” □记者甲蕤通讯员李海峰文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