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荷兰现代艺术留下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09:11 海峡都市报

  

荷兰现代艺术留下什么

  不仅要看展,还要与艺术家合影

  N本报记者 陆烨垭 谢向明 文/图

  本报讯 “他创下了这几年威远楼展览观众最多的记录。最多的一天,居然达到了2000多人,实在令人意外。”这是泉州威远楼书画院院长吴培植,对昨日结束的荷兰著名艺术家古斯塔夫绘画与影像展所作出的评价。

  对于这一效果,古斯塔夫也非常“意外”,因为在荷兰,他的展览更多的是受专业人士青睐,而在泉州,不仅吸引了专业人士前来,更多的是进入了寻常百姓的视野。

  最意外的是,连小偷都盯上了古斯塔夫的绘画作品,尽管经过双重防盗保护,还是有一幅被盗,这在泉州书画展览中,绝对罕有。对于此事,古斯塔夫没有追究,而是幽默地说:“只要小偷能真正喜欢我的作品,我就不伤心了。”

  究竟泉州人的这次疯狂,是一时好奇,还是酝酿已久?或是正像有些人说的,这是社会转型中泉州人对现代艺术的一种态度?

  古老和现代碰撞

  观众虽多知音少

  据吴培植说,这是威远楼第一次主办国外现代艺术展,平时他们以主办传统画展为主,之所以参与主办这次荷兰现代艺术展,正是想把当今的国际行为艺术潮流,带进古城泉州,展示多元文化,丰富泉州人的口味。

  而古斯塔夫也正是因为喜欢泉州既古典又时尚的一面,所以把展览锁定在泉州进行。因考虑到现代艺术在泉州还处于启蒙阶段,极少为展览写简介的古斯塔夫这次破天荒地为泉州的展览写了一份简介,放在展厅的入口处。

  然而,即使是事先预热,但大多数泉州外行观众仍然表示“看不懂”。戴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开展首日,她带着6岁的女儿前来,“我自己是好奇而来,而带着女儿,主要是想让她感受一下艺术的氛围,因为她刚刚开始学画画。”她很仔细地看了一遍,便和大多数人一样,摇摇头,一脸迷惑地走了。

  像这种类型的展览,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司空见惯,但在泉州,一年才一两次,“所以,不少人都是冲着新鲜来的,看似人多,但真正的知音却少。”另一主办方、泉州起点美术学校陈阳辉校长说。

  开口便问为什么

  折射艺术教育弊端

  “其实,我认为,百姓不是看不懂,而是观念没改变。”泉州师院艺术学院黄曦农老师一语中的。他说,现代艺术就是现代生活的反映,流行音乐听得多了,也便流行了;现代艺术见多了,自然就被接受和理解了。仔细看看古斯塔夫的作品,大家就会发现,他的作品虽然现代,但全部是生活片断的体现。

  “我喜欢人物和生活本身的真实状态。”古斯塔夫说,艺术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是社会中的人,不过他必须比其他人更善于捕捉生活罢了。行走在泉州街头,细心的古斯塔夫甚至会很用心在观察清洁工、卖唱的小女孩……这些对他来说,或许就是下次创作的素材。

  “这对我们是个很好的启发。”陈阳辉说,从古斯塔夫身上,我们更多地感触到他的真实、乐观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也只有真正融于生活的艺术,才是最具价值的。

  展览中,泉州观众总是开口便问:“这画的是什么啊?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对此,古斯塔夫总是笑笑,先问对方的理解,完了之后,再告诉大家他的想法。

  “其实开口便问为什么,从中折射的是中国艺术教育的弊端。”此次策展人侯嘉文说,基础教育中,中国老师一般直接把价值判断灌输给学生,如告诉学生怎样的画好,怎样的不好。久而久之,中国学生就缺乏应有的思考,甚至模式统一化。

  而荷兰的教育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古斯塔夫说:“生活本身就是丰富多采的,我们应鼓励学生用创造性的眼睛和头脑去发现,这才是生活和艺术的真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