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小区里面看大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4日01:52 东方今报

  虽然天气越来越冷了,但今报的进社区演出却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红火了。这不,12月10日下午,太极公馆社区又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

  参加演出的演员年龄都在60岁左右,他们有几个特点很明显: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现在他们退休了;他们保留着属于那个年代特定的激情和豪迈;他们愿意团结尽可能多的当年知青;他们愿意为社区带来更多的欢声笑语。他们就是郑州知青
艺术总团的成员。

  因为天气寒冷,本次进社区活动演出定在了太极公馆会所内。

  演出持续一个半小时,节目多是上世纪60年代的作品。如:京剧沙家浜、红灯记选段、豫剧朝阳沟和七品芝麻官选段。

  ●现场:节目精彩仍需更多关注

  惹人喜爱的芝麻官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穿着一身滑稽的戏服,一摇一摆地走到台上的芝麻官一亮相,观众们就送上了善意的大笑。“太滑稽了,我非常喜欢这个芝麻官。”和爷爷一起来看演出的8岁小明很兴奋。木偶戏小背篓让很多人咋舌,看到台上的演员做出木偶的动作,连会所负责放音响的工作人员为了看得更清楚都忍不住跑到了台下,“这个是真人还是一个木偶啊?”她吃惊地问记者,当得知是一个真人在模仿木偶动作时,她嘴巴张得老大,“这太不可思议了”。

  京剧沙家浜选段,更是引起了台下很多特地赶来观看的知青的共鸣,“这个样板戏我们知青基本上人人会唱,听样板戏是我们那时的唯一娱乐方式,‘知青’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名字,当年的知青岁月更是我们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光荣岁月,看到他们的表演,我觉得好像又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当年的老三届王先生告诉记者。

  知青艺术团需要更多人支持

  在太极公馆会所的演出,单从节目的表演来看是成功的,但又带有很多缺憾。小区物业工作人员把演出告示贴出后,小区内的居民反应较冷淡,活动现场坐了满满一屋人,但大都是听到消息后从别处赶来的知青,“郑州市知青有20多万,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我们渴望得到更多人认同和更多人支持。”知青艺术总团的刘建生秘书长告诉记者。

  ●说说咱的知青艺术团

  知青情结是艺术团的核心

  文化大革命期间参加郑州市第一批71名下乡的知青刘建生,对自己的青春岁月总有一种情结。当了爷爷的刘建生总爱奔波于中国各个城市间,找寻和他有着相同经历的知青,参加各地举办的知青联谊活动。“人家都说我有病,啥病?就是‘知青病’。”认识刘建生的人都说他是一个为了那个年代疯狂的人。如今他在郑州又搞起了知青艺术团。

  刘建生在知青艺术团中总是打出这样的旗号:“不老的知青,永恒的精神。”他告诉记者,他们虽然已经退休,很多人都有了孙子,可心中的激情依然高涨。“我们那个年代没有好好地实现个人的文艺理想,很多同志的梦想现在才开始开花结果”。

  知青艺术团一个百人团队

  现在的知青艺术团主要分为知青艺术总团和分团。刚开始,刘建生和李禄桢等十几个老知青经常在一起聚会,结伴到知青地锅城吃饭,席间谈起当年,都很感慨。

  “主要是我们想着都退休了,没有什么事情,再聚聚吧。”没有想到刘建生他们的提议得到了很多有着知青经历的人的响应,2000年就聚了500多个老知青。“我们当中年龄最大的已经70多岁了,还跟着我们一起参加文艺演出呢。”刘建生说只要有活动老知青们就一呼百应,如今他们知青艺术总团的人平均年龄是55岁,也发展了几十个知青艺术团体(也就是知青艺术分团)。

  刘建生告诉记者,尽管2003年才成立知青文艺总团,但到今天为止已参加文艺演出数百场,仅今年就三十余场。“我们的演出服都是自费的,我们也不要什么出场费,就想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利用余热为国家做一点贡献”。

  老知青们有一个美丽的梦想

  不少老知青在文艺道路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李桂芬、王振龙两人还获得过梨园春的擂主,而已经50多岁的杨喜荣孙子都5岁了,依然活跃在拉丁舞的舞台上。

  “我们想把自己的艺术奉献给大家,就像当年满怀激情建设我们的国家一样,希望更多的市民能感受到我们这份激情。”刘建生说他们这些老知青有一个梦想,希望知青艺术团将来能发展成郑州市中老年文化的先锋组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