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白鳍豚科考结束 39天考察无果而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4日07:15 扬子晚报 | |
本报讯 昨日,经过39天沿江航行后,中国科学院“科考1号”和“中国渔政42003号”两艘科考船返回武汉。至此,迄今最大规模的长江淡水豚类国际考察活动行程结束,备受期待的白鳍豚始终没有发现。 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和瑞士的科学家,主要对宜昌——上海长江干流江段淡水豚状况进行了往返监测,并沿江采集水样进行分析,实际考察里程将近3400公里。 令人失望的是,一个多月缜密的科考活动中,科学家并未发现白鳍豚的踪迹。自2002年武汉中科院水生所白鳍豚馆的“淇淇”离开之后,长江沿线,人们再没见到过一头活体白鳍豚。 江豚数量也在急剧缩减。科学家根据此次考察结果初步分析,长江现存江豚仅有700—900头(另外,根据近年对鄱阳湖和洞庭湖的调查分析,两个湖区分布的江豚数量分别约为400头和150头),专家们由此估计整个长江江豚种群约有1200—1400头,这一数量只相当于1991年的一半。 与此同时,从宜昌至上海1667公里长江干流江段中,科考队一并记录到了19829艘交通运输船和1059只捕鱼船,平均每公里就大约有12艘船只活动。记者了解到,人类活动、通道堵塞、过度捕捞、噪音和污染正是豚类锐减的主要原因。 中外专家认为,仅凭此次考察不能说白鳍豚已灭绝,但“十分濒危”的白鳍豚生存状况的确不容乐观。考察组织者、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王丁博士表示,必须从白鳍豚的濒危现状吸取教训,当务之急便是要加强长江生态与环境的保护,及时开展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重建工作,使长江真正成为永久造福人类和其他物种的母亲之河、生命之河。(谷岳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