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县长构想一国两制试验区 以经济促进政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4日09:04 国际先驱导报 | |||||||||
日前,金门县长李炷烽提出以金门作为“一国两制试验区”的建议,瞬间震动了海峡。两岸寻求政治发展的突破口,也许不能仅仅从厦门、金门两地着眼,但台湾当局始终不承认“九二共识”、岛内政党政治的游戏规则及“一切向选票看”的政治文化,是阻挠两岸政治特区实现的最高门槛 在差异中繁荣
【作者】商汉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金门县长李炷烽先生是台湾地区最早忍不住站出来为两岸发展大声疾呼的地方领导人之一。当他最近以《21世纪新台湾的出路——金门作为“一国两制试验区”之刍议》为题,第一次希望在金门试验“一国两制”的时候,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一国两制试验区”,首先是一种态度。目前大陆与港澳台地区之间的政治体制不同,主要是历史造成的。而这种政治体制的差异,引发了经济、文化和观念上的差异,并给少数“台独”分子以政治借口。而基于这种差异化的环境,首先试图解决两岸经济往来、文化交流的命题,则代表了两岸有识之士为求得真发展的诚意和态度。 “一国两制试验区”,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手段。差异化在全球各国的政治中多少都存在,并非一件不可解决的问题。“一国两制试验区”的提出,正是在差异化中选择繁荣的手段。 差异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差异化,有人不想去解决差异,而是希望这种差异永远存在,甚至利用这种差异完成个人权力的扩张。金门“一国两制试验区”的构想,也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民众对于台湾政治的失望。时至今日,岛内政治波诡云谲,纷争迭起。经济、文化和民生被捆绑在政治的战车上,民众对此早有异议。因此,金门地区人士提出“一国两制试验区”的构想,不但有归心之愿,还有认同之实,更有抗击政治涂抹之决心。这种试验,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差异化给这个民族带来的损失。甚至可以说,只要这个试验区的理念,能够成为百姓民生和台湾发展的一个选项,那么台湾的未来至少不是一件没有希望的事情。 在从理念到实践的过程中,金门提出建立“一国两制试验区”,这个行为本身就有极强的示范效应和指标意义。“一国两制”是一种在现有政治环境下,港澳台地区与祖国大陆最好的政治发展模式。从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到今天台湾地区的地方行政部门主动表示希望实践“一国两制”的主张,这个过程是一个从“要我一国两制”到“我要一国两制”的过程。其间的主动性更替,是绝非简单的政治宣传可以实现的。 在一个中国的原则基础上,只要符合两岸人民共同利益,一切都可以谈。国台办对台湾事务的原则态度,实际上就是一种求大同,存小异的愿景。我们早已可以割舍近代历史带给两岸的政治负担,重新寻找一条以最小的消耗和代价,换取最大民族利益的道路。通向这个道路的门,一直都是敞开的,直到更多的李炷烽发现它,走近它。 两岸热议“一国两制试验区” 尽管厦金自由市、金门“一国两制试验区”仍停留在设想阶段,但两岸经济的快速融合,似乎正在渐渐缩小政治尤其是民心上的分歧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晓德、李寒芳报道 和过去的每个周末一样,22岁的厦门导游小杜刚刚完成了一次带团出行的任务。从12月2日出发到第二天返回,类似的“周末金门两日游”几乎成了她的固定任务。“现在游客少了,旅游旺季的时候几乎每天都不闲着。”小杜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虽然只有短短40分钟的航程,但对许多到厦门参加旅行团的内地游客来说,金门之旅仍然充满了神秘。 只是现在这种神秘感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用小杜的话说,就是“厦门和金门似乎越来越像了”。她的依据是:在金门可以买到厦门的商品,而在厦门,也一样可以采购到金门的特产。这种基于经济层面的交流,在两地已经越来越司空见惯。但小杜不知道的是,一个比“买特产的便捷”更大胆的计划,正在对岸的小岛上酝酿。 “如果金门能进一步发展成为‘一国两制试验区’,或许能为海峡两岸的政经发展提供更大的经验证明。”一个月前,金门县长李炷烽这篇题为《21世纪新台湾的出路——金门作为“一国两制试验区”之刍议》(以下简称“刍议”)经媒体发表后,瞬间震动了海峡。 金门县长呼应“一国两制” “这个议题对于一些认识不清楚的人来说,难免会有一些异议,但我觉得,凡是对两岸关系和中国未来有足够见识的人,大都会持比较正面的看法。”距11月6日在金门县议会发表《刍议》构想整整一个月后,李炷烽如是向《国际先驱导报》表达着他的信心。 这份包含“历史回顾”、“实施一国两制的可能与实践”、“利弊分析”等七个部分的专题报告,将“金门的一国两制试验区”描绘成“台湾未来的新出路”,并表示让金门“跳脱统独、蓝绿、南北对抗的僵化思维……不但让大陆的‘一国两制’构想获得实践的机会,又能避免对台湾的直接重大冲击”。 消息传出,如一石击起千层浪,不仅在金门县议会引发了激烈争论,更是在台湾本岛乃至大陆的学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这是李县长的个人意志。”报告发表当天,金门县“议长”谢宜璋即公开与其“划清界限”,而更多的台湾地方官员则认为方案“挑战性太强”。国民党议会团书记长杨永立更是表示,这种设想不是县长层次可以谈的,言外之意是李有点自不量力。 但李炷烽显然不为所动。 11月12日,在出席当地文化局举办的“金门学学术研讨会”时,他就自己的构想向专家学者做说明,表示希望成为讨论的公共议题。12月3日,当着来访的美国国会助理第九团成员的面,李炷烽再次推介起他的“一国两制试验区”构想,表示“两岸若要发展友好关系,应先听听金门的意见”。 规划构想百花齐放 无独有偶。在金门县长提出“一国两制试验区”构想13天后,厦门大学经济学系讲师丁长发博士又提出了新的建议。他表示在福建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等不利因素下,可考虑建立“厦金特别市”,以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解决海峡两岸的问题可以经济先行,厦门金门合并后的厦金特别市,可以定位为经济上的特区、政治上的‘和平统一试验区’。”丁长发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专访时,也提到了“试验区”的概念,“在政治上采取主动,对于中国和平统一和缓和海峡两岸之间的紧张气氛,都可以创造一个有利的条件。”至于建立步骤,丁长发认为,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可由两岸相关单位启动相关谈判。 而对这一大胆构想,李炷烽认为这个方向比现在的厦门经济特区又往前推进了一步,“丁博士的那篇论文,我特别仔细看了,觉得有很多思考是不谋而合。”除此之外,他还对《国际先驱导报》发表了自己的一番解读:“严格讲厦门经济特区也是大陆的‘一国两制’,这样是否可与金门的‘一国两制’有个交集,慢慢成为一个整体,都值得思考。” 其实,关于厦门乃至整个福建省围绕如何与海峡对岸协调发展的问题,从来就不缺乏各种“建设性意见”。 在2004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福建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议案,在两年后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十一五”规划。 由于海峡西岸地理区位与台湾地区是一水之隔,与金门、妈祖更是近在咫尺,所以不少台湾学者猜测,这是大陆试图以更灵活、宽松的政策,来吸引台湾民众对国家统一的注意力和向心力。因此,不少台湾学者认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目前虽是经济战略区,但到时机成熟时,或许有可能会升格为政治战略区。 厦金两地越走越近 事实上,虽然上述构想更多地还停留在设想阶段,但自2001年开放“小三通”以来,甚至更早前,厦门和金门的交往就已是越来越频密,并渐呈水乳交融之势。 翻阅厦门和金门当地的报刊杂志,有关厦金交流的新闻几乎每天都占有着大量版面。与导游小杜的经历类似,从金门旅游回来的厦门市民陈女士也惊讶地发现,在金门不少菜市场的米店内最显眼位置,摆放的竟是来自厦门的“厦鹭牌”大米,而且颇受当地民众的欢迎。据《厦门晚报》报道,现在从厦门每天销往金门的大米多达七八吨。 同样,金门的特产高粱酒,自2004年正式进驻大陆后,不断扩充规模——现在不仅在厦门、福州、泉州各开一家专卖店,更是打入了内陆腹地的河南市场。台湾《远见》杂志则称厦门正在成为“金门人度假休闲的后花园”,一年的花费就高达新台币30亿至40亿元。 由于金门属于离岛,所以很多物资、水源以及蔬菜等的供应,都必须仰仗祖国大陆。“大陆改革开放之后,我们每天看到厦门高度发展的速度,觉得望尘莫及。”谈到厦金两地的差异,金门县长李炷烽对《国际先驱导报》毫不掩饰他的羡慕,“十几年前,金厦没什么差别,现在不一样了,金门还是停留在过去,但厦门已经‘水涨’了,我们也没有不‘船高’的道理。对比厦门,再看金门,老百姓不满意也在所难免。” 在商品的互通有无之外,基础建设和资源上的共享,也让金门受益良多。 今年2月16日,在福建省重新调整的“三纵八横三环二十联”的海西高速公路规划中,厦门—金门线22公里路程被列入其中。4月,厦门市政府发布了文件,明确要求厦门气象部门,“为台湾同胞,特别是金门同胞提供气象服务”。11月27日传来的一个信息是,目前厦门正积极谋划推动向金门供电工程,若一切顺利,金门同胞有望在“十一五”期间用上厦门电。 以经济促政治是发展方向 经济的快速融合,似乎正在渐渐缩小政治尤其是民心上的分歧。 在海峡西岸的厦门,“一国两制统一中国”的巨型标语分外显眼;而海峡东岸的金门,“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口号与之遥遥相对。“都是一个中国嘛,”李炷烽每次看到这两幅标语都会感慨万千,“中国历史告诉我们,统一是一个常态,炎黄子孙都应朝这个目标去努力。” 毗邻的地缘优势,加上两地之间强烈合作的意愿,都使“厦金一体化”看似应该水到渠成。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成立大陆管辖的‘厦金特别市’,是否会触发‘台独’分裂势力再次叫嚣‘划峡而治’的狂热?”一位学者在肯定两岸尤其是金厦融合是必然趋势后,仍不无忧虑。而即使是提出“一国两制试验区”的金门县长,也直言实践自己的设想还要看两岸的主管部门,如果对相关争议仍无法形成共识,则在地利和天时面前,一体化之路或仍将漫漫无期。 让李炷烽感到欣慰的是,11月15日,大陆国台办发言人李维一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对他的“一国两制试验区”设想做了公开的回应:“大陆欢迎台湾的有关党派、团体和有关人士与我们就发展两岸关系与和平统一交换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