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三联生活周刊专题 > 正文

大国崛起遗漏的:通往工业权势的成本与代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4日10:49 三联生活周刊

  记者◎朱文轶

  “美国工业入侵最严重的表现是他们几乎控制了过去15年里产生的所有新工业……伦敦生活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我认为是电话、便携式照相机、电唱机、街头的电车、汽车、打字机、室内的载客升降机和机械工具的大量增加。”这是1901年一个叫弗雷德·麦肯哲的英国人在一本叫《美国侵略者的计划、策略和发展》的书里面写的。这一年维多利亚女王刚
刚去世,英国皇室的权力达到顶峰,美国对于这个老牌帝国构成的挑战仍未真正开始。但40年后,亨利·卢斯为之欢欣鼓舞的“属于美国的世纪”就会到来。在此时的东方,清政府正通过“新政”诏书的发布,把大量私塾的学生派遣到邻国日本去学习。西方工业和资本的进入早已将这个古老帝国的大国自信击倒,1901年冬天,旅居上海的匈牙利人李恩时从香港运来了两辆“奥兹莫比尔”牌汽车,这种惊世骇俗的机器开上上海的大街,就引来了震动。

  富有视觉侵略性的工业技术表象总是更容易迷惑人,人们在大国崛起的线索里首先注意到它们的身影。许多用“经济决定论”来试图一劳永逸地解释那些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命运起伏的声音甚至在历史学界也一直占据着主流。1988年出版《大国的兴衰》的美国人保罗·肯尼迪就相信,优势总是属于那些有更强的物质创造能力的国家。这种用单一因素来理解历史的方式往往和那些先声夺人的工业产品和技术一样,便于人们接受、记忆,容易唤起人们内心现代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热情。然而真实历史往往与我们经验的想象相去甚远。奥斯曼帝国如何最后失去支配世界的机会,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人海上霸权的旁落,英、法、德、美的先后兴起,和19世纪中国历经屈辱灾难重重却又能始终保持着潜在活力一样,它们仍然包裹着神秘和未知,丰富而奇异的历史对现实仍然充满许多没有揭开的启示。

  一名叫任学安的电视编导3年前打算继续这一思考。这名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负责人对这个命题的兴趣源于他2003年11月24日在“北京嘈杂拥堵的三环路上听到收音机里播报的一条新闻”,这条新闻的内容是关于“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考察世界上9个主要国家自15世纪以来的兴衰史”。任学安说他由此感到了某种“历史的召唤”,他希望用中国的坐标去“展现近现代世界发展史”,用“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为当下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寻找镜鉴”。

  当任学安决定向中央电视台上报这一选题时,“台里一路开了绿灯”。2004年春节后,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正式立项,任学安担任总编导和制片;7月,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教授们按照项目要求完成了对九国崛起历史的整理;9月,电视节目内容大纲完成;年底,电视脚本的初稿基本成型。

  这部制作历时3年长达12集的纪录片在今年11月一经播出就立刻引起轰动,再次说明了这一命题在现时中国的受关注度。

  我们无意在这部纪录片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对500年历史去作整体性阐述。我们希望通过纪录片所遗漏的一些技术、产品或者制度的情节,去讨论那些崛起的西方大国在通往巨大的工业权势的自由时所设立的标准,所选择的方式,以及他们自己或者其他国家为此付出的成本或者代价。-

 [1] [2] [下一页]

  海权与工业:殖民与大国时代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100,000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大国崛起”的相关新闻
袁伟时:《大国崛起》的三个缺陷 (2006-12-13)
总策划谈《大国崛起》:视野突破教科书 (2006-12-13)
大国崛起日本篇 (2006-12-12)
大国崛起德国篇 (2006-12-12)
邱震海:理性精神是大国崛起之关键 (2006-12-08)
孔寒冰:《大国崛起》挑战国人悲情历史观 (2006-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