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劳动者之歌:普氏野马拯救者张赫凡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4日15:46 新华网

  新华网乌鲁木齐12月14日电(记者 贺占军)12月12日一大早,张赫凡便来到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她已经习惯于每天都去看看围栏里的普氏野马。调皮的“王子”和“公主”一看到熟悉的主人,径直奔跑过来,亲咬着衣襟,仿佛在诉说衷肠……

  张赫凡,这个普通却美丽的新疆女子,以戈壁为家,以野马为伴,已经在茫茫戈壁坚守了11年,成为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唯一一名女技术员。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她与普
氏野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写下30余万字的日记和野马观察记录。

  “戈壁、荒漠中的生活太单调、太寂寞,大多数时间只能与野马呆在一起。”张赫凡毫不掩饰最初的感受,“慢慢地,野马便成了我交流的对象。普氏野马和人一样,有时候也很孤独,也有感情和悲欢离合。所以我们慢慢融合在了一起。”

  普氏野马的祖辈栖息在中国,1878年,因沙俄军官普热瓦尔斯基首次在新疆北部戈壁猎获了野马标本而被冠以一个外国名字——普氏野马。在经历了6000万年的进化后,由于生态环境恶化,人类捕杀、战乱等原因,这一野马种群于20世纪70年代灭绝,目前已没有野生种群。普氏野马也因此成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全世界仅存1000余匹,异常稀有和珍贵。

  为拯救这一珍贵物种资源,1985年以来,我国先后从国外引进了24匹普氏野马,并在新疆建立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

  对普氏野马的繁殖与拯救,张赫凡功不可没。1995年7月,21岁的张赫凡从新疆农业大学兽医专业毕业后,来到了距离乌鲁木齐140多公里的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当时那里交通不便,没有商店,没有电话、电视,也没有新鲜的水果蔬菜……只有茫茫戈壁、几座简陋的小平房和一个大马圈。面对这一切,她哭了。

  然而,在新来的同事们纷纷离开的时候,张赫凡却选择了留下。“不是我伟大,是我与马有缘。”张赫凡说,好几次,就在她下定决心提交辞呈的时候,总会有野马病重或者难产。于是,她便与同事们一起抢救、治疗……当一切都平静下来的时候,她却没有了离开的勇气。

  在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张赫凡的贡献之一是整理野马系谱,建立并管理野马的系谱档案和技术档案,也就是要弄清每匹马的族谱及家谱关系,诸如它的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生于何时,产有几子等。这份看起来很简单的工作,却关系着整个野马工程能否成功,对保持野马血统的纯洁,维持野马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普氏野马在张赫凡的心中,就如同她的“珍宝”。“雪莲花”“王子”“公主”“大帅”“秀秀”等一系列爱称的出现,便来自她的创造。张赫凡根据每匹马的特征,为它们取了名字,并用文字记录下这些精灵生存、繁殖、恋情、婚姻等一系列故事。

  在张赫凡和同事们的努力下,目前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在册野马记录达294匹,近交系数平均控制在0.2以下,年均增长率21.12%,平均繁殖成活率达86%。野马的繁殖成活率和近交控制程度都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得到了国内外有关机构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不久前,张赫凡手记《野马:重返卡拉麦里》一书悄然问世,这本描述普氏野马之间感人故事的书籍,出人意料地拥有了许多读者。“我想通过这本书让更多的人知道普氏野马,去保护和拯救普氏野马。”这就是张赫凡的心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