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小学教师自办免费图书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4日16:48 江南都市报

  吉安人曹煌春耗资4万余元为村民提供精神食粮

  吉安县万福镇净坑村有一位远近闻名的普通小学教师,他二十年来自办了一个面向百姓免费服务的图书馆,其现拥有 各类藏书1.8万余册,辐射了本村和邻村,甚至还有邻乡共1200余户。12月3日,记者走进了这位名叫曹煌春的小学 教师。

  ★自办图书馆藏书1.8万

  12月3日上午,记者在当地人的带领下走进曹煌春自办的图书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间挂着“净坑书舍”牌子 的房间,房间30多平方米,只见房门正对着的一面墙壁边依次紧挨着7个大书架,书架中摆满了各类书籍,书籍分门别类、 整齐有序,其中涉及政治、经济、文学、法律、农技、党史国史、少儿读物、杂志、报刊等20多个品种的书籍。而整排书架 上堆放的各类旧报刊延伸至房顶,一面长达8米多的墙壁就这样被遮挡得严严实实。

  而房间的中央则摆着几张旧书桌,一些百姓正端坐在书桌前沉浸在书的海洋里。房间的另一面墙壁上贴着一些字画, 其中有的写着“三月可无肉,一日不可无书”、“即使没有花香,我们还有书香”等内容。

  被当地村民尊崇为馆长的曹煌春知道记者是来采访后,立即整了整上衣,热情地招呼记者坐下。曹煌春个头不高,衣 着朴实,但他待人接物让人感觉很亲和。据他介绍,净坑书舍是其一手创立起来的,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前前后后自筹 资金达4万多元,藏书有1.8万余册。村里、村外许多人都知道他家有个常年免费向群众开放的图书馆。

  ★缘于“对抗”赌风

  曹煌春51岁,是老岗村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已有32年的教龄。在谈起为何想到要自办图书馆时,他告诉记者,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那时他是本村净坑小学的老师。因净坑村地处偏远,村民贫困,精神文化生活更是空白,一些青年村 民为了消遣时间,从打牌娱乐发展到赌博成风,还有一些人竟热衷于搞封建迷信活动。那时他心里在琢磨,如何让村民的业余 生活丰富起来。

  有一次县里组织人员到镇上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农民争阅科技书籍的火热场面,使他意识到村民对科学文化是渴求的 ,可是文化下乡不可能天天办。他不希望村民沉迷赌博中,为了改变村民的这种不良风貌,曹煌春就萌发要自办图书馆的念头 。

  ★村民受益于图书馆

  说干就干,起初曹煌春把自家的一间小屋腾了出来,请来木工做了块“净坑书舍”的牌子和四个大书架。用自己多年 省吃俭用、节衣缩食购买的2000余册图书和订阅的几种报刊搬了进来,托亲友在村里村外宣传一番,图书馆一律免费向村 民开放。

  “书舍”开办的头天晚上,就有七八个小伙子跑来看书。这一新鲜事逐渐传到十里八村,看书的村民逐渐增多,村民 以往“白天泡田头,晚上抱枕头”的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还有一些附近乡镇的村民听闻了净坑村有个图书馆,他们也时常会光顾“净坑书舍”。在今年时,吉安县大冲乡有个 叫陈玉海的野鸡养殖户想找《致富快报》里的一篇有关养野鸡的报道,找到曹煌春。曹煌春听了情况后说:“有,我记得以前 还看过这篇文章,并且当时还用红笔做过记号。”曹煌春从大量的报纸中果真找到了那篇文章。

  “你弄这么多书干什么,要带到棺材去啊!”因为家境并不宽裕,开始曹煌春的妻子见他花这么多的钱和心思创办图 书馆很不理解。曹煌春没有把妻子的话放在心上,他总是耐心地开导妻子,最终妻子明白了办图书馆的意义。

  ★四处“化缘”藏书

  为增加藏书,曹煌春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来收集图书。有的村民提出了借书的要求,曹煌春于是参照江西农村上世 纪八十年代办的“互助基金会”的做法,制定制度。凡向书舍存入三本图书以上的村民便可办理借书证,这样一来,他的藏书 又多了1000余册,且有了稳定的更新渠道。

  后来他还“盯”上了县城机关单位的丰富藏书,决定到几十公里外的县城去“化缘”。曹煌春黑皮肤、矮个头,一副 庄稼人模样,很多单位把他当成上访的,不信他能办起文化书舍。曹煌春有备而来,把事先揣在口袋里的书舍照片拿出来,讲 他创办书舍的缘由。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很多单位愿意无偿捐书给他。

  曹煌春每年还要花费800元左右征订一些书刊杂志,如今的“净坑书舍”的藏书已达1.8万册,满足了村民阅读 的需要。

  ★引起中央的关注

  如今来到曹煌春的“净坑收舍”看书的人,除了在家务农的村民外,还有附近的老师、学生,甚至还有交警、工

  商人员等各类人员,已先后共计接待了村民、村干部和学生等各类读者5万余人次。现在,净坑村的赌博、迷信等现 象基本绝迹。

  曹煌春的事迹还引起了中央文明办的关注。在今年3月12日,中央文明办副主任涂更新还专程来到了曹煌春家,参 观了他创办的“净坑书舍”,对曹煌春的精神大加赞赏:“这么多年,没有要国家一分钱,自己想办法办起了这么大的一个书 舍,让农村的群众有一个汲取精神食粮的好去处,真不容易!”

  文/图肖烈义记者吴剑峰杜金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