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人物》杂志专题 > 正文

逄飞:以别样方式传播传统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4日21:31 《人物》杂志

  虽然一耽学堂藏身于北京大学西门外承泽园极简朴的两间平房内,但其弘扬传统文化的名声却远近闻名,甚至传扬至异邦。学堂陈设极简单:进门即是供奉着孔子像的正屋,房间不大,肩负客厅和饭厅双重功能,里屋是一个小小讲堂,几排老式板凳整齐排列经常座无虚席——每周都有各种传统文化小讲座开展。这里只是一耽学堂有形的核心地带,实际上学堂所开展的各种讲学、晨读等大部分活动是在学校、社区等广阔天地间进行的。

  对于自己当前所从事的文化教育推广活动,学堂创始人逄飞有非常清醒的认识:整个文化教育是一盘菜,体制内的教育是萝卜白菜,而我所从事的这个事业,起的是味精的作用,量很少,但它无处不在。而对于如何为人师表,逄飞更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一点从他招募义工的条件可见一斑:问学目的端正,修学心态开放,进学次第平实,讲学感情真挚——这是逄飞对于参与学堂讲学活动的义工的要求,同时也是他自己讲学过程中身体力行的标准。

  文/本刊记者 张盛秋

  逄飞相信这样一句话:信能生智。这个信不是盲从的迷信,而是一种自知自信,自知自信就能生出智慧。

  正因为这种自知自信,从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毕业后,本来有机会赴德国黑格尔档案馆读博的他并没有选择和大多数学子相同的前进方向,而是为了一个无法预知的未来放弃了可以预知的前途。这个无法预知的未来,便是创建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的“一耽学堂”。

  2000年12月21日冬至这天,刚毕业不久的逄飞怀着满腔热情穿梭于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学院等高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张贴他亲手撰写的《招贤榜》,为即将创立的一耽学堂招募义工——一耽学堂致力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改良社会风气,净化个体心灵,普及汉语基础,推介中文思想。招募义工条件:问学目的端正,修学心态开放,进学次第平实,讲学感情真挚,有传统文化功底及授课技能,勇于实践。

  这份特别的招贤榜一贴出,立即引起各高校学子们的浓厚兴趣。2001年1月1日,在从北京大学三院临时借到的107室里,逄飞与六大院校前来应征的三十位博士、硕士围坐在一起,就学堂组织的宗旨、目标、现实操作的可能性等问题,展开了两个小时的讨论。尽管当时一耽学堂既无讲学场地又无办学资金,还只是一群热血青年的理想而已,但是一耽学堂还是在那一天正式成立。作为学堂发起人,逄飞自任总干事,意味“总在干事”。

  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里,逄飞骑着自行车穿梭于海淀及周边地区的中小学和社区,开始不辞辛苦地将一耽学堂的办学理念及讲学活动一步步送进校园和社区。由于学堂属于完全公益性质,义工教学分文不取,运转经费从一开始就是一大困难。为此最初逄飞把母亲为他准备成家用的钱拿来租房子、装电话、印制免费读物。此后学堂发展所需资金,大到事业必备(书籍、材料、光盘,差旅费),小到生活必需(柴米油盐),一切都源自捐助,逄飞对历届义工强调:“因我们是以大众需求为需求,所以我们要做泥土下面的泥土,砖石下面的砖石。如果真心做事,你自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逄飞本人在2001年居然在学堂的厨房睡了一年。他吃的米是别人送的,油也是别人送的,自己再去早市买点大白菜、咸菜凑合。

  尽管生活上清苦,但逄飞一直很快乐。在他看来,一个人真正心在天下,就不必想着自己的衣食:你为十亿人办事,我不信十亿人养活不了十个人?他的理念是:之所以我们现在还没有那么雄厚的基金,就是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把这个事业做成十亿人的事业,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所以,心在天下,不愁衣食住行。他曾经跟很多朋友表明心迹:文化是人心的事情,人心的事情是“无本的买卖”。无本买卖是“大买卖”。怎么是“无本买卖”呢?这是“以心换天下”,不用本钱,赤手空拳打天下。很多人都纳闷,问逄飞是怎么活的,他说,一个人要活很简单,太简单了。

  2001年学堂成立之初就有人预言,这个仅凭热情没有任何商业资金支持的公益组织撑不了一个月。如今五年多过去了,一耽学堂依然生机盎然地存活着,后来由一耽学堂发起的晨读活动在一些高校和社区开展得也有声有色。弘扬传统文化在现今全球化思潮的冲击下并非易事,但逄飞以他的身体力行和不懈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而且已经将学堂活动的触角伸到广州等地。

  回顾学堂这些年来所走过的路,虽然一路上磕磕绊绊,经费一直非常紧张,但是逄飞一直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为了渡过难关,他常引毛泽东1935年写的《行军告示》勉励义工:“我们必须准备走大路、小路、直路和弯路。走上坡路、下坡路、岔路和斜路,还要准备走绝路,走完绝路再赶路。”还以梁漱溟“以出家心态做乡村改造运动”激励义工“没有宗教背景,而有宗教情怀”。

  本着“体制内教育是阵地,社区也是”的宗旨,且顺从“终身学习”“全民教育”“学习型社会”“社区教育”的新风,学堂不但进入中小学开展讲学活动,而且先后进入承泽园、清华、朗润园、人大、方庄等社区以讲学晨读等多种方式弘扬传统文化。

  对于自己当前所从事的文化教育推广活动,逄飞有非常清醒的认识:整个文化教育是一盘菜,体制内的教育是萝卜白菜,而我所从事的这个事业,起的是味精的作用,量很少,但它无处不在。

  也有人向逄飞建议,用一些商业的手法推广私学。但是逄飞认为,文化不是推广出来的,它是人的内心长出来的。在逄飞看来,心是世间最宝贵的,并且也是一切文化教育事业的根本。

  学堂运行至今已经有五年多的时间,虽然获得了许多人的敬佩和社会认可,甚至引起海外媒体关注,但是逄飞感觉到作为公益组织要想再上一个台阶,使工作更加有声有色,特别需要政府的认可。

  对于学堂的发展,逄飞的目标是:学堂书院遍天下,打造连锁公益王国——将一耽学堂复制到全国各地,使之成为从东部沿海开始,再向中西部拓展的连锁公益组织。在这个基础上,开展连锁公益讲学活动,使授课义工免费进入社区、家庭,使传统文化复兴更加深入民众。

  访 谈

  记者:一耽学堂自2001年1月1日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五年多的历程。我想知道五年前是什么东西触发你去创办学堂、从事文化传承事业?你做这件事的原动力是什么? 你办学堂的理念是什么?

  逄飞:我1996年秋天第一次来北京时,本科刚毕业,那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想来北京讲学。我在长春读了四年大学,自己读了一些书,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想来北京讲讲自己的感触,要是有价值就可以活下去,要是没有价值就证明我的学问不行。既然学问不行,那我也无话可说。后来发现,北京的氛围与我的想象还有差距,就是无法“面向公众,私人讲学”。偶然间发现北大的氛围不错,就考研进去读了三年。怎么说呢,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找一个很认真的生命去交流自己一些很认真的想法,就像古人那样,师生情同父子,互相切磋、砥砺,研究学问。我就想讲学,如果别人觉得我讲得有道理,那生存也应该不成问题。我后来办学堂,最初就是为了营造这样的环境和氛围。

  当然从我开始办学堂起,就是想在民间的立场上、以一种体制外的方式来关注教育的某些核心问题,来关注文化转型时期的基础教育中某些关键的东西。过去,我们完全把社会的期待压到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身上。近几年来,“终身学习”、“全民教育”、“学习型社会”、“社区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文化建设不只局限于原有的体制内的基础教育,社会的教育功能被拓展,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就是说,我们不应当强求基础教育承担起全部的塑造人的灵魂、改变社会精神面貌的任务。这是一个社会工程,可以由许多人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形式去参与。尤其对于生命的教育、生活的智慧、生命的学问,更多的是历史感的东西,不是知识的东西。而生命的东西只能靠生命去传承。是用生命来传承生命,是一种安身立命的学问。这种学问在某种意义上不是知识,却为国家、国民所急需。它可以以一种体制外的民间的方式,通过青年自觉参与的方式来发动。

  记者:起初你们主要是深入校园面向中小学生讲学。你是如何敲开中小学校长的大门,让他们觉得蒙学教育是一个好东西,让他们这些体制内的管理者来接受你们这种体制外的东西呢?

  逄飞:我就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反复讲这蒙学对孩子们识字,锻炼他们的逻辑能力、想象能力、遣词造句能力,培养他们的美德,都非常有益,好处罗列一大堆。即便如此我也碰过不少“钉子”。不过我去第一不要钱,第二派什么人来做、来教什么,反复地跟他们讲。早期的时候,都是我骑着自行车一个一个去联系的。我还给小学校长写过好几次公开信。 这样经过不断的努力,从2001年春天开始,清华附小、成府小学、北师大实验小学、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大附中、魏公村小学、化工小学等学校先后接纳了我们的讲学方式。

  记者:在义工真正开始进入校园授课之后,校长们对你们有一个新的认识吗?

  逄飞:有。他们被我们的诚意和认真教学的精神感动,觉得大学生教课教得不错,而且为校园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小孩子跟义工在一起学习非常高兴,有积极性。

  记者:当时主要给这些孩子讲什么?

  逄飞: 经过培训的义工承担了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文部分。小学侧重读诵背,中学侧重讲解用。义工在小学讲《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幼学丛林》、《二十四孝》、《增广贤文》、《龙文鞭影》,中学讲“四书”、文化史(乐礼、科举、建筑、文字等)、文学史(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思想史(周易、老庄、墨家、法家、太极等)。

  记者:现在五年多过去了,你们的讲学有哪些进展?讲学范围仍然局限在中小学校园吗?

  逄飞:实际上去中小学只是我们义务教育的一部分,现在我们在大学、中学、小学、社区、公园、农村都开展有讲学活动。我要澄清一点,我们并不仅仅去中小学才能开展这个活动,它实际上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切入点,从一个基础教育层面开始,一种全民族希望引导的对于语言建设的关注。我们一定要培养一种对母语的感觉,我倒并不是要把学传统文化提到什么高度。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定位,你80岁看《三字经》和你18岁看《三字经》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实际上是培养一种语感,我觉得蒙学就是起到这样一个作用。有语感才有语境,有语境才能到一个思想的阶段。

  当然这事一定要有校方的配合。如果他们不能长期配合,我们的教学也很难跟进。所以,我们不能把希望都放在“体制内”的教育上,你愿意,我们就帮你点忙;你不认同、不愿意,我们就慢慢转向,进入社区。现在我们进入社区后,讲授空间更大了,许多人都是自愿来听,积极参与晨读活动。现在我们的讲学空间已经不局限在海淀甚至北京了,我们在广州也有相关活动。

  记者:你怎样理解基础教育?你们所推崇的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体制内教育的补充会起到怎样的作用?

  逄飞:基础教育的核心其实是一个教养问题。语文教育不同于数学或其他教育。整个国家教育的核心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核心是语文教育。语文教育的重心是什么?是培养语感、语境。到了语境层面,才可能涉及到内容,才有一些道德性、品质性、教化性的东西。语感就是一种历史感、文化感,就是民族的感觉。而历史感的培养和塑造,必须通过文化的学习。文化的学习,首先是语感的培养,所以,语文教育是第一位的。先要进入一个感觉的世界,培养孩子对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的温情和敬意。怎么培养呢?首先是文字的感觉。从文字的产生来看,声音先于义理。所以,语音系统和日常口语是语感培养的第一步。

  记者:你认为普及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逄飞:首先,传统文化教育应当是全民的教育、终身的教育,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担当。实施方式是从中小学普及与基础的工作入手。我们从实践经验出发总结出的一些做法,或许可以理清普通观念中的模糊、误解和偏差,重新提出真实和有效的问题。

  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建设实际上是全民文化建设和全民德育建设,只是它的问题和矛盾集中体现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基础教育不应只是从教育的高度而更应从文化的高度来考虑改革。传统文化教育从小抓起,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一个好的方式。

  记者:在中小学应试教育压力很大,大学技术、技能教育为主的情况下,你认为传统文化教育以怎样的方式切入效果最佳?

  逄飞:现行小学语文教育只重在“语言”和“文字”的层面而忽略了“氛围”和“语境”的层面。语文是必须而且只能活在文化当中的,只有在文化中,才会有体悟与领会,才会有传承与创新。文化是历史的和整体的,我们不能片面地和功利地对待,也就是说,传统文化实际上应是基础语文教育开展的主要背景和主要资源。

  道德预期也不是首要的,首要的是文字的亲近和熟悉——母语教育。对母语的亲近,第一个是语感语境。语境相通之后,才有思想,才能出现中国的活的东西。如果没有语感语境,传统文化在思想中出现,还是没有生命的东西。真实的感受、生命的东西最重要,无论对于大人、小孩都一样。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引入古文原典是普及传统文化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这并不存在社会成人所设想的语言障碍,相反倒是语言从根基上的自然生长,学龄儿童的意识状态和记忆能力极端反差,一弱一强,正与古文的言简意赅相应适合。

  学龄儿童的学习兴趣其实与学习内容无直接关系,而主要在于授课方法,也就是在于教师的素质。早期的语文学习主要是通过声音的模仿、跟读、默读、朗读和诵读来进行的,并借助字形记忆得到强化。读诵是语言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培育的起点与根据,也潜在地约束和保证知行的合一。以德育人是素质教育和全面教育的核心,其主要形式是以具体史实和典型人物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召青少年,而传统文化在这方面提供了丰富事例。

  记者:传统文化中一些教育思想对于你当前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思路的形成有哪些启迪?

  逄飞:对生命整体感的追求是古人的高明之处。古代的许多大教育家,都是因为他们是生活的大家、生命的大家,才是教育的大家。我们现在却往往把教育的问题等同于专业的问题、技术技巧的问题了,可谓大谬大误。

  我觉得,谈教育,就要谈到人,谈到人的生活、生命。不谈人和人的生活、生命,我们就不可能从根本上看清教育。因为一切教育的根本目的都是要使人成为人,人像人一样地活着,都是为了建设一条人走的道路,是要使他的生活是人的生活,他的生命是人的生命。

  这个过程就是觉醒的过程。觉是觉悟,看自己明明白白;醒是醒来,看周边清清楚楚。几千年来人类就是在往这个方向努力。有自觉的努力,也有不自觉的努力,有的时候主动些,有的时候被动些。

  这种自觉而又主动的努力,就构成了教育——一切有目的的教化、教养、培育、养育的过程。

  教育就是要使人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不愚昧,不糊涂,知道怎样地过生活,怎样地安排生命。一个教育能够这样,我们便称之为好的教育,反之,便是坏的教育。

  如此来看,要想对一个人发生影响,根本就在于影响其人生的观念,影响他对生活、生命的态度。

  若要使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发生变化,我们就得从里外两面同时着手:里面的生命的提示和外面的生活的养成。 目前问题是教育受到很大关注,人们又往往只把教育当成了生活的一个方面、生命的一个片段,变成了一个特定领域的问题,能越出这个局限的,真是少之又少。

  教育者应当思考的是:我们要过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应该怎样度过我们的生命?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不明确,教改就会出偏差,就会只在教学细节上打转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古人强调,知与行统一,而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我们的生命理念是经常脱节的。这是最吃劲儿的地方!这是教育的核心!生命落实到生活,生活成就生命。这个是什么?这个就是教育。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