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台北高雄市长选举专题 > 正文

台湾选举民调不能全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00:09 环球时报

  选举民意调查是预测选举结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每逢选举前夕各种民调数据陆续登上各大媒体。然而选举结果与选前的民调并非次次吻合,有时甚至出现较大的误差,在岛内这种出乎意料之事已多次发生,让人觉得选举民调并不能全信。

  岛内民调机构可谓五花八门,有各政党内部的民调部门,有媒体民调(如联合报、TVBS电视台等),有学术单位的民调(如政治大学选研中心等),有民调公司,例如国际知
名的盖洛普民调公司。

  一个科学化的选举民调需要科学的抽样设计、标准化的访问过程、专业的资料处理以及客观的诠释与公布。而从选举民调结果可以预测选民投票模式,修正选举策略,以判断选举结果。2005年底台湾地区“三合一选举”前的选举民调与选举结果较为吻合,

国民党确实大胜;但民调也有误判的时候,如刚刚结束的高雄市长选举国民党候选人黄俊英的民调也一直领先民进党候选人陈菊(如联合报9月到11月的民调显示,黄俊英一直领先陈菊,差距最大时有15%,最小时为4%,一般维持在10%),但最后的结果恰恰相反,后者获得了选举的胜利。

  由于采用科学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选举民调相对于一般的选举新闻来说有其“精确性”的一面,但也存在着诸多盲点:首先,民调的结果往往受到民调问题的设定、民调时间的选择、样本的抽取等因素的影响,而且许多民调采用电话簿抽样,而电话簿中没登记者众多,这将直接导致误差的增加。其次,尽管民调机构自认中立,但被访者往往根据自己的印象将其划归不同的阵营。泛绿选民如果接到亲泛蓝的民调机构的调查,可能表现出较高的拒访率和较低的泛绿支持度,反之亦然。其三,民调在岛内选举中已不仅仅是所谓民意的反映,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竞选策略的一部分。一些政党和候选人在选前故意发布虚假民调,借以鼓舞士气、唤起危机意识或者误导、麻痹对手。另外,民调对选举中的“弃保”效应也产生一定影响。一个在各项民调中长期居于第三的候选人,很容易被选民舍弃。▲

本报特约记者 王 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