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洋名小区让外国人困惑 表明国人不自信(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00:59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报道:洋名小区让外国人困惑。

  赵春青画如果你是一位购房者,在北京看一圈房子就好像周游世界。早上去“原乡美利坚”,中午去“澳洲康都”,下午去“北欧小镇”。如果明天还有兴致,那可以去“温莎大道”、“威尼斯花园”、“米兰阳光”……这股洋风所到之处不止北京,已经席卷了全国房地产界。“中国有让人着迷的独特文化和历史,为什么这么多楼盘都要起外国名字呢?
”来自美国的埃文斯有点疑惑地问《环球时报》记者。

  七成新房地产项目取了洋名

  曾经的他

  去年,曾有人根据一家房地产门户网站对北京近千个房地产项目的名称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有七成新房地产项目都取了洋名。这些名字主要分为四类:一种是以外国地名为主,这些地名基本上集中在欧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第二类是一些流行的外来词。如“BOBO自由”,套用的是“波波族”(波西米亚和小资产阶级的缩略)。还有“Mini阁调”、“GOGO新世代”(go-go有“时尚现代”之意)、风景CLUB等。第三类是一些莫名其妙的外文词或缩写,如HOA中心,据称是Hotel、Office和 Automation的缩写。还有BDA样本、ULO Park悠乐汇等。这样的缩写足以让任何母语是英语的人一头雾水。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全用外文的,如A-Z Town、11 STATION等。

  一些新富阶层也把自己的私人项目以洋名相称。例如,某富商就在北京修建了一座“拉斐特城堡”。英国《每日电讯报》这么描写这座城堡:“在北京北部满是灰尘的平原上,一个中国商人修建了法王路易十四时代风格的城堡。”它是巴黎附近的拉斐特城堡的完美复制品,城堡的主人后来觉得它虽然漂亮,但还是有点小,所以又在城堡两侧各加了一组建筑,模仿的是枫丹白露宫的风格,后院甚至仿造了罗马圣彼得广场的廊柱。

  外国人都看不懂的外国名称

  这些楼盘为什么要起洋名呢?据“风度柏林”社区的人介绍,小区之所以这么叫,一是因为采用了德国建筑风格,二是一个好听的名字可以把人吸引过来,可以很好地表现出企业文化。看来,“把人吸引过来”的确是开发商喜欢洋名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与“风度柏林”相比,另外一些洋名其实是老百姓非常陌生的。没关系,开发商可以向你讲述很多美妙而浪漫的故事。比如“蒙顿·卡雀”,相信大多数中国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该楼盘的推介手册上会告诉你:在法国的蔚蓝海岸,阿尔卑斯山下,有一个蒙顿小镇,那里有着完美的森林风景……在法国的温泉之乡依云,有一位卡雀绅士,传说他花园里的温泉水能治百病……当然,中国的“卡雀”花园里不会有温泉,但那里有一条名叫“潮白河”的河。

  有时候,开发商为了吸引人眼球,连英语和法语都觉得不够洋了。例如有一个楼盘的6期项目叫做“水岸生活”,开发商给它起了个英文名字“Art by Shore”,不过,它的书写则使用了一种仿佛天书的字母。一个名叫乔尔·马丁森的老外说:“我根本不知道他们要表达什么意思。如果我要打车去这个地方,可怜的北京出租车司机肯定要下工夫辨认一下这个地名。”

  “中国人不够自信”

  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来自奥利地的留学生沃尔夫冈一开始说,他能理解中国的开发商喜欢给楼盘起欧洲名字。他说:“与中国相比,欧洲的环境显然要好。这就像卖饼干一样,为了吸引买家,你总会告诉别人你的饼干与众不同。我想,他们可能是想告诉买房子的人,虽然外面的环境不那么好,但我们的小区能给你一个欧洲那样的环境。”不过,当他从记者口中听到几个小区的洋名后,觉得有些奇怪。“柏林这个词给我们的印象多半是有关政治和历史的,那里有不少苏联式的火柴盒房子,特别是东柏林,它们毫无美感。虽然那里比北京干净,但事实上没有人会把它与环境好联系起来。不知道北京人为什么喜欢?”

  另一个在北京购置了房产的美国人在得知北京有这么多洋名楼盘后觉得有些纳闷。“外国人在北京买房子必须要起一个中文名字并花钱进行公证,最后房产证上不仅要写上户主的外文名字,还要写上公证后的中文名字,他们说这样做方便。既然是为了方便,为什么这些楼房要起些中国人念不对的外国名字呢?”而且,那些洋名小区承诺的外国氛围并不让他感到亲切,最后他选择住在一个很传统的中国人小区里,每天早上和老年人一起打太极拳。另一个让他不理解的现象是:“我曾经看到一个起外国名字的楼盘在亚运村做的广告牌,上面的画像全是外国人——白人,他们说自己是一个高档社区,可是那些外国人看上去都像黑手党的,我可不敢住在那里。”

  在北京一所学校教授英语的埃文斯则不停地对记者强调,他很喜欢中国的文化,可来了中国之后,多多少少有点失望,因为“中国太洋化了,本土的韵味越来越少了”。他想了想后说,还是中国人不够自信,把欧美的东西想象得太美好,所以挂了一个欧美名称的楼盘就好卖,这也刺激了开发商不断地把新楼盘取上洋名。这表面上是市场的因素,深层次还是中国人缺乏文化自信。停顿了一会儿后,埃文斯补充说:“中国是独一无二的,经济发展这么快,中国人迟早会找到充足的自信心。”

  暴发户时代的典型特征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教授曾有一段辛辣的评论。他说,洋名小区表现的是一种暴发户的意识和心态,“开放以后,我们往往把西方当成富有的社会,所以起西方的名字就显得档次很高。把自己化妆成古罗马帝国,把自己打扮成欧洲的所谓权贵、美国的暴发户,最终使我们失去了自己,这是很可悲的。”

  洋名小区的泛滥在中国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去年,昆明因为洋名小区太多而立法禁止新楼盘用洋名。关于这个立法,很多中国人拍手叫好。不过,一些中国人对洋名小区的过度反应也让不少外国人感到不理解。美国人贝柯克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用立法来禁止一个小区起外国名字没有道理。“如果在美国有这样的立法,那肯定会被指责是种族主义。老实说,我并不在乎一个小区的名字是中文的还是英文的,这样的立法其实是过度敏感了。他们应该有更多的立法去管理开发商的欺诈行为。”德国人柯多福委婉地说:“如果有足够的自信,就不会为外国的名字担心。德国王宫无忧宫(Sans Souci)的名字就是法语的,没有人会提议把它改成德语。”

  日韩也有不少洋名小区

  不仅是中国,亚洲不少国家也有类似的洋名小区。以前,韩国人给小区起的名字非常单纯,一般都是开发商的名字再加上“小区”,如:乐天小区,现代小区等。最近,新建小区的名字朝着越来越长和越来越复杂的方向发展,甚至一些老牌的开发商建设小区时使用外来语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如乐天建设公司的“乐天Castle Morning”,现代建设公司的“现代Prime”,大宇建设公司的“PRUGIO”等。

  最近,在韩国常常有网民提出这样的问题:“最近的小区名字为什么又长又复杂?”而最流行的回答则是“让婆婆找不到回来的地方。”意思是韩国的儿媳和婆婆经常不和,而上了年纪的婆婆外出回来时,由于小区的名字又长且又是英语,她们根本记不住,所以就找不到回家的路。这当然只是一个网络笑话。不过,韩国小区的名字趋向“外语化”让一些韩国人感到担忧。他们认为,这反映的是韩国社会的价值取向和隐藏在其背后的国家文化本体性正在发生新的转变。普通的韩国人一听到外国名字的小区,就联想到那是一个有钱人住的地方,觉得很洋气。有些开发商利用这种心理,将年久失修的老房子翻个新,再起个洋名,价格就上去了。现在,不仅是小区的名字流行使用英语,就是一般的小吃、电影、化妆品的名字也不时地使用外来语。为了鼓励使用韩文,恢复民族的主体性和自信心,韩国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将一年一度的“韩文日”升格为国庆日。

  日本的情况和韩国比较类似。在网上检索东京二十三区正在发售的楼盘,可以看出楼盘的名字多由外来语和汉字构成。外来语是英语、法语等词汇的音译,表示装饰性的含义;汉字表示该楼盘所在地区的地名。比如“戈兰西二子玉川”(戈兰西是外来语,二子玉川是地名)、“东向岛戴亚蒙多公寓”、“莱恩斯板桥冰川町”等等。同一个开发商开发的系列楼盘,往往在外来语修饰词后变换地名来表示,如住友房地产公司的“西提豪斯成城”、“西提豪斯中野新桥”、“西提豪斯樱新町”等等。这些外来语在日本并不普遍,很多普通的日本人都听不懂,而且看起来也不如汉字那么好辨认。日本前首相小泉曾亲自提倡多用原有日语,少用外来语,但情况并没有多少好转。

  “最近几年,亚洲一些国家小区取洋名现象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出现的,西方文化在全球化中占据强势地位,这更加深了亚洲一些国家对民族文化的不自信,洋名小区泛滥是这种不自信的体现。”一位研究社会文化的专家告诉记者,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可能会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社会、经济、政治的全面进步,民众才能重新拾起对民族文化的信心。▲

  本报记者 李宏伟 本报驻韩国、日本、泰国特约特派记者 詹德斌 刘 畅 任建民

  来源: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