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神秘爱心老人讲述慈善背后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10:07 温州都市报

  2003年1月,一对不留姓名的爱心老人在我市多家媒体频频“露面”:对己节俭,三餐主食酱油拌;助人慷慨,一次捐出三万三;受他们委托,一辆满载100条棉被的小四轮开进了市慈善总会……这些报道在市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但这两位老人姓甚名谁,成了很多人心中的一个疑问。上周,他们的身影又出现在市慈善总会的办公室……

  你们知道我是谁就行了,千万不要让其他人知道

  上周,市慈善总会来了两位两鬓斑白、穿着朴素的老人。老伯精神矍铄,他的妻子走路有点吃力,两人相互搀扶着。老伯来的第一句话是:“去年老太婆腰椎间盘突出,在家躺了一年,现在身体好些了,我们终于可以一起出来搞捐助了。”两位老人对工作人员表明了来意:“快过年了,我们来看看有什么人需要帮助的。如果谁家有困难,一定要告诉我们!”

  记者从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口中了解到,这两位老人每年过年之前都会来。每次离开之前,他们总不忘交待一句:你们知道我是谁就行了,千万不要让其他人知道。

  2003年1月,一对古稀夫妇来到鹿城区老龄委,要求资助160名特困户,送给每户1条丝棉被、1床被套、5升油和100元钱,唯一的条件是不要公布他们的姓名。同月,龙湾区慈善总会也接到一位老人的电话,称要捐数十条棉被。之后,两辆满载124条棉被的小货车驶进了龙湾区慈善总会。送货人说,棉被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托他送过来的,老人只留了一个手机号码。该单位的工作人员按照这个号码打过去,对方只说自己以前也吃过很多苦,现在生活好了,希望帮助生活还有困难的人,但老人始终不肯透露姓名。

  之后,市慈善总会同样接到一位热心老人的电话,说要给特困户捐赠100条棉被。经过工作人员的再三询问,他只透露自己姓张。当天下午,一厂家受老人的委托,开着一辆载满棉被的小四轮到了市慈善总会。随后,工作人员又接到老人电话,询问棉被是否已经送到。当他得知东西已经送到之后,说了几句“好”、“好”就挂了电话。

  今年1月,两位老人又向龙湾区民政局捐助被子81条;之后分别向市慈善总会和鹿城区慈善总会捐款2万元和6000元;台风“桑美”过后,又捐款2000元;此后,还向苍南县矾矿捐助60条被子和60袋大米。

  ……

  这两位没有固定收入的老人已经连续多年为我市的慈善事业捐款捐物,总价值达30多万元。但他们捐款捐物时总是匆匆地来、匆匆地去,不肯透露自己的身份,显得异常神秘。

  我们不愿意接受采访,是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

  经过多番劝说,两位老人最终承认:很多媒体报道的两位古稀爱心老人正是他们,老伯叫张长娒,阿婆叫郑阿玉,今年分别为74岁和72岁。

  翻看两位老人提供的材料,记者发现2004年1月有篇题为《张老伯热心慈善乐无穷》的报道,主人公出现了张长娒的名字,说他为贫困户操办了30桌慈善分岁酒,又随鹿城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将捐赠的5000元“爱心压岁钱”和几床棉被送到部分贫困家庭中。在今年本报一篇题为《省吃俭用扶贫帮困慈善夫妻义举感人》的报道,文中的主人公也是张长娒。另外,在市慈善总会为特困户举办的年夜饭捐赠光荣榜上,张长娒的名字也多次出现。

  这两位神秘人为何如此乐善好施却又讳莫如深?为什么他们有时会公开名字,有时又隐姓埋名?张长娒真地说:“我们是不大愿意让记者采访的,主要不想让太多人知道。”

  “两位老人为人很低调,他们一直向我们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我也是在他们申报鹿城区慈善总会会员时才知道张老伯的名字的,他马上要我们替他保密!后来,有两位记者采访他时,我们向媒体公布了他的真实姓名,张老伯很不高兴,说以后都不敢出来捐赠了!”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张勇如是说。

  两人从来舍不得乘出租车,连坐公交车也要考虑,能步行尽量步行

  前天上午,记者叩开了这两位神秘老人的房门。一位头发银白的老人打开了房门。他个子不高,慈眉善目,乍一看像是一位满腹经纶的学者,他的妻子郑阿玉也是两鬓斑白,看上去十分和蔼。老人告诉记者,他和妻子都不识字,既听不懂也不会说普通话。

  “我和阿玉年轻时,只要看到渡轮、码头、车站上打花鼓、唱鼓词的人,看到路边要饭的人,多多少少都会给些钱,多的时候2元,少的时候几毛钱。”张长娒说。

  郑阿玉接口道:“其实我们家里生活条件并不好,那时候老头子白天种田,晚上和我一起编绳子。第二天天一亮,老头子就把草绳担出去卖。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们一家人一年种田赚个300来块钱,四个女儿跟在我们身边编草绳,一个月还能再赚个100来块钱。这些钱,除了自己家的日常开销,老头子把多余的钱都拿出去给穷人家了。有一年,种田种来的300元刚刚拿到手,一转眼的功夫,他就全捐出去了,一分也没剩下。他说,那些人比我们还需要钱。”

  张长娒是蒲州人,兄弟姐妹六人全靠父母务农维持生活。成家后,张长娒夫妻俩辛勤劳作,孝敬父母,哺育六个子女长大成人。平时,张长娒烟酒不沾,生活很节俭,10元钱能吃上三四天。两人从来舍不得乘出租车,连坐公交车也要考虑,能步行尽量步行。

  就是这样两位对自己十分“吝啬”的老人,帮助别人时却显得异常慷慨。每年盛夏,他们总是惦记着那些远离家乡的来温务工者,他们会跑到药店买来很多午时茶,送给工人们消暑健胃;走在路上,若是看到有人病了,他们会护送病人到医院,并为他们拿药打针;天冻地寒,他们牵挂着那些缺钱少衣、难以避寒的贫苦人,整天东奔西走,购买大米、食油、棉被等生活必需品,请搬运工帮忙送到有需要人的手中。但是,他们从来不留姓名。

  自从和慈善总会保持联系之后,夫妻俩捐款的劲头就更大了。尽管张长娒妇没有透露,但据了解,仅2003年一年,两位老人捐款捐物的总金额就高达十几万元。而那时,两位老人年事已高,不能参加劳动,每人每月只有50元的补贴,几乎所有的捐款都是他们从子女孝敬的零花钱中积攒下来的。

  做好事尽到自己的心意就行了,还让别人知道,多不好意思。

  在采访中,郑阿玉的话题总会不时地被张长娒打断:“这个不要讲了!”“那个就别提了!”“哎呀,老太婆,讲多了不好的!”

  张长娒也有自己的道理:“做好事尽到自己的心意就行了,还让别人知道,多不好意思!再说,我们家又不是有钱人,没有必要拿出去宣传。”这个老人说着说着就用手捂住嘴巴,声音也变得很低。

  张长娒腼腆地说,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们的身份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怕受到资助的人知道以后会不好意思或过意不去。张长娒年轻时也曾受过别人的帮助,盛夏的一杯凉茶、一缕清风都让他感动不已。一年夏天上午10点多,他走了6公里,担着六七十公斤的草绳到一家工厂去卖。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已是正午,见他汗如雨下,厂里的工人忙着给他拿电风扇,给他倒凉茶喝,这让他很感动。

  正因为如此,两位老人的资助形式十分特别。他一般都会打电话给工厂让他们定做棉被,再请人将东西送到指定的地点,同时千叮万嘱不要泄露了他们的身份。而相关的费用,他都是另约地点结算。“有时连工厂里的人都不知道我是谁!”张长娒说。

  而每次帮完别人之后,他睡觉也会睡得特别香。“想着别人收到我送去的东西,日子能好过些了,我心里就十分高兴。”而此次公开身份,他表示,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慈善事业,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尽管如此,他还是拒绝了记者提出的拍照请求。

  “从自己出力到希望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参与,两位老人态度的转变反映的是他们慈善理念的转变。”市慈善总会有关负责人士这样说。

  ■本报记者 方欣慰 通讯员 张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