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京垃圾场问题十年未获解决凸显管理体制困境(3)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6日03:21 国际在线

  专家认为减量是根本

  在方朴看来,进行管理机制进行变革,已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类似垃圾处理场这种特殊的公共设施,应该由市政府统一规划,协调建设,单纯依靠区与区之间的协调,矛盾根本无法解决。”

  据记者了解,目前,本市有7个垃圾填埋场,还有2到3年就将到达使用年限,其中有4个为区属垃圾场。选择新的垃圾场建设点,已迫在眉睫。

  “这几个垃圾场的选址工作已开始考虑了,但目前已经到了很难进行的程度。”王维平表示,市政管委有意对垃圾场的选址进行统一筹划和协调,甚至已考虑把垃圾场建到河北。“但即使由市一级来协调,也非常困难,现在谁都开始重视环保,给人家钱人家都不要。”

  王维民认为治本之策是实行垃圾减量化处理,减少垃圾的产生量。“10年前我提出垃圾减量化的建议时,没人重视,现在看来,这才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的核心问题,现在开始干还来得及。”

  2005年4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已正式把减量化作为垃圾处理的第一要务,正式写进国家法规,排在无害化和末端化处理之前。这让王维民很欣慰,“有了法规作保障,是万里长征刚刚走了第一步,在垃圾处理这条道路上,还有很多具体的工作,等着我们去做。”

  垃圾场正进行技术革新

  虽然通州居民投诉依然很多,事实上高安屯垃圾场正在进行技术革新,希望借此降低垃圾场的二次污染。

  11月23日,在朝阳区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的主任办公室里,新任主任任继民向记者展示了一份高安屯未来15年的发展规划图。

  根据这份规划,未来15年内,不仅高安屯的垃圾处理水平将得到提高,还将被建设成固体废物处理的科研开发中心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中心。

  目前,高安屯的各种设施改造已在进行中。垃圾处理中心开始尝试在垃圾堆体上喷洒除臭剂,投资1700万元的渗沥液处理系统也已经投入使用。存在10余年的垃圾大坝完成了绿化,填埋气收集利用系统正在进行施工,预计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此外,日处理规模在1600吨的一个垃圾焚烧电站也已经动工建设,计划于明年7月份点火调试。焚烧厂建成后,垃圾场的绝大部分垃圾都将直接进入焚烧炉,不再进行堆放处理。

  “我们正在改进的过程中,工作得一步步来。”任继民说。

  天赐良园小区居民郭斌等却有很多担心,担心单纯依靠技术改造,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场的污染问题。

  让郭斌羡慕的是,一线之隔的邻居,朝阳区高安屯村的500余户村民,已在2002年被整体搬迁,“脱离了苦海”。这次搬迁,朝阳区政府花费巨资。

  -链接·高安屯垃圾场

  高安屯垃圾场,位于朝阳区的东南角,距通州与朝阳区界不足500米。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这里只是一个随意倾倒垃圾的大坑,1995年,朝阳区将其改造成垃圾处理场,垃圾由无序堆放变成有序堆放,2002年,朝阳区政府将其建设成朝阳区垃圾卫生填埋场。

  每天,从凌晨6点开始,平均每1分钟就会有一辆满载垃圾的卡车,从朝阳区的各个垃圾收集站,赶往这里。每天700多辆垃圾车,将整个朝阳区近3000吨的生活垃圾运往这里,10年来,一座近10层楼高,长达20余米的垃圾山逐渐形成。2005年之前,垃圾产生的沼气和渗沥液,未经处理排放到地下和空中,造成污染。(京华时报 刘薇)

[上一页] [1] [2] [3]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