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武汉崛起 在生活中感受真实的武汉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6日07:06 长江商报

  为全面了解武汉人的形象和性格本报记者走街串巷亲身体验

  本报的大型策划活动“武汉崛起,从我做起”推出了。作为报道组的一员,记者真切地感受到市民对武汉的热爱,“爱之深,责之切。”热线电话不断地有市民打进,通过电波发表他们对于武汉及武汉人的看法。这些看法有褒有贬,但他们最终的目的是,希望武汉能够快点、更快一点地发展。

  为了让商报的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武汉人,了解武汉这座城市,记者走街串巷,以普通人的视角,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用笔记录平常的一天,用镜头留下一个瞬间,通过他们的生活来了解武汉人,了解武汉这座城市。

  镜头一:

  性格好的爹爹也是武汉人

  早上7:30左右,宝丰路“胡胖子热干牛肉面”店。

  店老板是北方人,在武汉生活了多年,因为长得胖,姓胡,大家都叫她“胡胖子”。

  正值上班时间,店前挤满了人,“我要热干面”,“我要细粉,不加辣椒”,“给我一碗牛肉面”……外面的声音此起彼伏。

  “莫吵了,等一哈。”胡胖子的帮手、一个20来岁的小姑娘喊着。“你搞快点撒,我急着上班,要迟到了。”一个声音冒了出来,店门口立刻响起附和声一片:“是的,是的,快点撒!”“排队,排队!”外面不知谁说了一声,很快一条8个人的队伍就站好了。

  记者事先已同胡胖子沟通:在部分早点里多放一点盐,看顾客有什么反应。胡胖子拿起一个纸盒子,把盐放了四勺,她小声对我说:“一般一碗粉一勺盐都放不了。”一位老爹爹端到了多放盐的早点,他端着碗等着仍在等面的老伴。胡胖子在帮老爹爹的老伴下粉时,不时地瞅瞅爹爹,“您家尝哈子,我们今天这味道……”“叫你不把芝麻酱的!”一声急促的声音,婆婆的手抬了起来,准备制止胡胖子把芝麻酱放进碗里,可已经来不及了,芝麻酱已经放进了碗里。

  婆婆脸上的表情马上严肃起来,叨叨着:“我有糖尿病,你怎么还把芝麻酱?我之前还和你说了两次的……”爹爹马上拿着勺子凑了上来,不声不响地把婆婆碗里的芝麻酱往自己碗里舀。

  “胡胖子”连说:“不好意思呀。”但她心里还惦记着爹爹的那个碗,“您家快喝点水。”爹爹觉得有些奇怪:“么样?今天有么事不同?”但爹爹还是很配合地喝了一口汤,然后皱起了眉头,“今天的味确实有点重了。”

  记者表明身份并向爹爹解释了本报的活动,爹爹哈哈大笑,婆婆则在一旁说:“爹爹的性格蛮好,一点都不像武汉人,我的性子就急些。”

  记者问爹爹:“汤刚才那样咸,您也不发火呀?要她给您换一碗吧。”

  “这不浪费了?”爹爹还在心疼碗里的粉。胡胖子也在一旁说:“没有关系,我给您家换一碗。”爹爹笑笑:“冒得事,明天不要再给我吃这咸的呀。”

  “你慌个么事撒?”突然旁边的一句争吵让看客们把目光都投向了小店内。原来是一名男子把碗里的汤泼到了另一个人身上,泼汤的人什么都没说就走了,被泼的人继续朝着背影骂着。“算了,算了”旁边有顾客递上一张纸巾,被泼的男子接过纸巾擦着身上的汤水,没有再骂了。

  镜头二:

  上班时的公交车很拥挤

  8:30左右,记者乘上了806路车。因为早上乘坐此路公交的人大多是赶到武昌上班的,车上的人很多。

  车驶进航空路站时,车上的人已经都站得贴到了车门,车下仍有很多人在跟着车子跑。车到站停了,车下很多人在捶着后车门叫:“司机,开哈子后门!”车前门外也站满了要上车的人,一些人示意要司机把门开开。司机眼睛看着前方,并没有往车外看。

  “这门哪里能开撒,车子哪里还上得了?”车上有人嚷嚷着。“快点开车呀,这哪能停呢?”有人抱怨着,“我都要迟到了!”

  车要离开站了,司机往车下看了一眼喊道:“你们等下一辆,我车上挤不下了。”一名妇女有些着急:“我等了两辆都没有上成,您家就让我一个人上。”声音里带着些哀求。

  车在缓缓地往前驶,车下的人依然跟着车跑。“上来一个肯定这下面的人都要上来……”“走啦,走啦。”车上的人催促着。车加速了,只听见后门处传来很响的敲打声,车下的人骂着:“鬼车子一早上车次应该排紧点呀。”那妇女叹气:“这今天肯定要扣钱了。”

  记者挤到了车中间,此时正好司机踩了一个急刹。记者脚下失重,一脚踩在了一名男子的脚背上。“哎哟!”他大叫了一声,“你冒长眼睛呀?”他的语气恶狠狠地。记者结结巴巴地说:“那……那司机刹车……”旁边一中年妇女劝着:“算了,算了,早上上班,都赶时间。”

  “你莫贴着我撒!”一个女人的声音响起,在车前门处站着的两个人发生了摩擦。

  一个男人说:“那你有钱坐的士撒,何必挤公交?”一些人正准备勾着脖子看热闹时,司机对着那名男子喊了一句:“你站过来点,把我的视线都挡了……”“一大早的,人这么多。”男子说了一句后就不再出声了。

  镜头三:

  热心快肠的武汉人

  早上10:30左右,记者到了解放公园一带。解放公园和花桥之间还有2站多距离,从解放公园路一直走下去到黄孝河,再右转就是花桥。记者在路口随机对来往的行人用普通话询问:“花桥怎么走。”

  记者拦下了一名正在听MP3的女孩,“请问,花桥怎么走?”她拉下耳机:“你说什么?”“请问花桥怎么走?”她说着普通话,指着前方:“你顺着这路往前走,走到头了再问。”然后就走了。

  随后记者又询问一名妇女,她操着武汉话:“你就笔直走就可以了。”记者装作听不懂,问道:“怎么走呀?您能不能用普通话说?”她表现出了一点不耐烦,用手指着前方憋着普通话说:“你先往前面走。”

  过了一会儿,一个提着公文包的男士匆匆路过,他走得很急,以至于记者问话的时候他已经走过了。他回过头摆摆手,用普通话说:“我也是过路的,不好意思,你问问别人。”

  旁边的3位大妈听见了,她们热心地说了起来,“笔直走就可以到。”“可以坐车子撒,基本上都到。”“是的,走有点远,现在年轻人哪里走得路哟。”等她们说完了,记者表示自己是从浙江来武汉找亲戚的,听不懂武汉话。

  一位大妈拉着记者往站牌走去,可是依然用武汉话说:“这里有站牌。”另外两位跟着,来到站牌前,打着手势示意有2站路的距离。

  镜头四:

  不拒绝帮助陌生人

  在汉口营南社区,记者随意走进一栋单元楼,四楼一间住户的门是开着的。

  “请问有人吗?”记者问道,没有回应。看到门上有门铃,按了一下,是坏的!记者敲了敲门,还是没有回应。“有人吗?”记者继续问道,似乎听到里面有声响,但是依旧没有人回应。

  “想向您打听个人。”记者提高声音问道。“你找哪个?”是个男孩子的声音。“我找李有德。”

  “爸爸,有人找人。”里面传出一个男子声音:“找哪个?”记者再次提高了声音:“李有德!”“不认得。”里面回应着。

  此时,一个穿橙色衣服的小男孩走到了门口,他用普通话说:“不认识。”记者说:“你叫下你爸爸,我和他说。”小男孩走了进去,屋里没声音了。过了几分钟,一个男士走出来了,头上湿漉漉的,他凑到门边问:“你干什么?”“哦哦,我找李有德。别人告诉我他是你们这栋楼的。”那男士又问:“那你找他干什么?”“他年纪有点大了,我是过来看看他的。”

  “我好像还没有听说这个人,”他边说边打开门,手上还擦着头上的水,“不好意思,刚洗了头,要不我问下我父亲。”他回到内房,站在阳台上大叫:“老头儿!”下面有回应了:“么事?”“您家晓不晓得有人叫……”记者赶紧接上“李有德!”“对,李有德。”

  这时,小男孩给记者拿了一杯水:“阿姨,给。”楼下一直没有回应,过了几分钟,一位老人家从楼梯上走了上来,“你刚才说么事?”“她找李有德。”男子说。

  老人家喘着气,停顿了一下:“我耳朵不好,就上来了。我们这栋没有姓李的。”男子接着说:“她说别个说那人就在我们这栋。”他们不停追问记者是不是名字搞错了。

  记者将正在进行的“武汉崛起,从我做起”活动原委告诉了他们,老先生感慨地说:“武汉人其实还是蛮热心快肠的。”

  本报记者 黄蓓蕾

  武汉市政协委员盼望交通环境早日改善

  每天下午5、6点钟是下班高峰期,在武汉三镇的公交汽车上,经常能看到一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

  他叫许国振,是武汉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同时也是武汉的一名政协委员。近几年来,他就武汉市的交通、教育、食品安全等问题,长期在武汉三镇调研,并提出15份有价值的提案。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许国振是用怎样的方式来收集百姓的呼声?本报记者对许国振进行了专访。

  深受乘车之痛

  长江商报:在武汉乘公交车有多难?

  许国振:这么说吧。今年6月份,每逢上下班高峰期间,我都会到中山大道王府井车站做调研,发现停靠在该站的公汽多达50多路,在站台停靠的公交车排起了长龙。如果公交车按正常的程序进出站的话,一辆车从进入车站到离开要等上24分钟。就算不是高峰期,一辆车出站也得要7、8分钟左右。这么长的等待时间,几乎所有的市民都怨声载道。

  长江商报:为什么该处乘坐公交车就这么痛苦呢?

  许国振:据我的实地调查,发现该站的公交线路协调不合理,50多路车都停靠在一个站台,怎么可能不堵呢?后来我就为此写了提案,提出应该将公交车分流的想法。

  长江商报:政府部门有没有采纳您的建议?

  许国振:自我上报提案后,公交、交通部门就找我交换过意见,后来也听取了我的一些想法,现在王府井车站的公交线路就只有30多条了,尽管仍然有些拥堵,但毕竟是有些改善了。

  调研时遭遇堵车1小时

  长江商报:这些调研,您都是亲自到现场的吗?

  许国振:那当然是去现场,不亲自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每年为了一些提案,我至少会有10次以上的大型调研。为了全面了解武汉的交通状况,武汉三镇我都跑遍了。

  长江商报:平时有自己的工作,哪有这么多的时间去调研呢?

  许国振:每天上下班,我自己也会坐公交车,这本身就是体验的过程。另外,在双休日、下班之后,我也会去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责——到街上去体验民情。有时候下夜班后,我也会在深夜去观察乘车的情况。

  我记得有一次在香港路口体验堵车之痛,就曾在该路口堵塞1个小时,那种心情,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长江商报:为什么那个路口堵塞这么严重呢?

  许国振:那个路口的车流分量没处理好。其红绿灯的时间设置不合理。加上武汉一些司机的素质不高,有时遇到点摩擦相互不让,更造成路口堵塞严重。

  分流是解决拥堵的好办法

  长江商报:武汉的交通拥堵,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许国振:根本原因在于城市的基础设施没有能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简单地说,汽车太多,而城市交通条件还不能容纳这么多汽车。

  交管部门的科学化管理程度不够,红绿灯时间调协不合理,有时明明路上没车,但还显示是红灯;还有部分市民的素质还不够高,这些都是影响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

  长江商报:如果说要有效解决武汉城市的交通状况,您认为有什么样的办法?

  许国振:我的核心观点是“分流”。其中包括“人车分流”,修建地铁,人从地下走,车从地上走;“交通工具分流”,车、船、地铁、轻轨等工具要达到最大化的利用;“功能分流”,在国外的公共交通,有专门为婴儿母亲坐的车,有只准坐不能站的车,还有没有座位只能站的车,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价格。

  武汉人素质还有待提高

  长江商报:交通秩序也离不开人,您对武汉市民性格有什么看法?

  许国振:我只能说,武汉还有部分市民素质有待提高,如果市民整体素质都能提高一个档次的话,不仅是交通秩序,武汉市的其他很多方面都能有很大的进步,武汉市的整体形象也将会有很大改善。

  本报记者何辉

  社会各界人士献策助推“武汉崛起”

  “武汉崛起,需要我们做什么?”社会各界人士对本报“武汉崛起,从我做起”活动表示了关注,他们纷纷建言献策,话语之中肯很有借鉴意义,这同时也表达了社会各界的心愿——希望武汉的明天会更好。

  从人文精神谈武汉人素质

  吴双建是武汉汉网的资深网友,现在是荆楚网的论坛版主,他一直都关心着武汉这个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他说,外地人对于武汉这座城市有着两种极端的感情:喜欢和不喜欢。喜欢的人见面互相骂两句,都是一种亲切的问候,不喜欢的人会说“一天都呆不下去了”。

  他认为,武汉还是一个比较包容的城市,一开始让外地人很难融入,但是外地人一旦融入又不能自拔,都选择在这座城市生活一辈子。

  “武汉人不勤劳,武汉就发展不起来。”吴说,沿海城市这些年发展较快,有他们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武汉要利用好自己的一些优势,如交通地位,但现在的流通业却是一个瓶颈,这些都值得我们反思。

  政府体系应有服务意识

  某杂志社编辑张正贺对本报开展的“武汉崛起,从我做起”活动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武汉的发展,需要一个服务的政府体系,一个完善的服务意识,一个公平公正的司法环境,一个知耻的信用体系,一个知道守土有责、有基本的职业道德的基层执行队伍。”张正贺说。

  他去过上海、深圳、杭州,感觉到这些地方的美好,尤其是很多人所说深圳政府办事的速度,他认为那就是一种服务意识。有了服务意识,才会学会体贴和替被服务者着想。才会最大限度的方便被服务者。

  武汉的努力,首先在于提升公务员完善的服务意识。在城市的竞争中,现在不仅仅是资源的竞争,而是一种政府综合能力的竞争,服务意识是关键性的因素之一。

  来了武汉就当自己是武汉人

  与某民营企业顾问宗晓斌的真名相比,其在网络上“兵哥哥”的称呼更加出名。吴双建开玩笑说:“兵哥哥一声号召,响应的人还是蛮多的。”

  宗晓斌到现在已献血十多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武汉市的公益事业努力。

  他说,在北京、上海呆上一段时间的人都会有一种自豪感,会认为自己就是那个地方的人。武汉也是一座移民城市,很多人都是从外地来到武汉的,“来了就要把自己当成武汉人。”

  “都来做责任市民”

  胡全志做过工人,当过报社编辑,坐过经理椅,现在是武汉市第一技术学校的教师。2003年、2004年,他连续两次被武汉市政府评为“武汉市十大热心市民”。 1999年至今,胡全志已经向政府部门提出了200多条好的建议,现在有些建议正在落实。

  在他看来,武汉很大气,有长江、东湖,这是一座水的城市,很“灵动”。“武汉是一座有魅力的城市。”胡全志说。

  他倡议大家“都来做责任市民”,如果有这样的智慧,在社会的发展上有想法,通过各种渠道可以表达,为城市做贡献。只有聚集了大量的群众基础,城市才能更好地发展。他也号召动员市民改掉武汉人身上的固有毛病。

  “武汉要注意挖掘自己城市的文化。”胡全志表示,对于武汉的文化,有人说是“首义文化”,有人说是“码头文化”,武汉的文化到底是什么?可能遗失了,我们把它找回来,也或许正在形成。

  武汉要展现自己的魅力

  汉网的管理员申燕伟表示自己也不是武汉人,刚到武汉来的时候,觉得很难融入这个城市,但在接触到实实在在的本地人后发现,武汉人也有可爱的一面,也有很多优点。

  “不好的习惯每座城市都有。”申燕伟说,每个城市的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武汉人现在要学会怎么在一开始就将自己好的、优秀的一面呈现出来。

  要进一步认识武汉

  “我们要让广大市民认识武汉、发展武汉、建设武汉。”南望社区的代表说。武汉人确实有品德不好的地方,如有些人随地丢垃圾,说脏话,但是每个城市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武汉有着传统的码头文化,我们要发扬一些好的地方。

  东亭社区的代表说,社区面对的就是广大的群众,要为广大的居民服好务。

  “我们都是‘岔巴子’。”洪山路社区书记吴永红形容社区的干部,武汉人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像在居民中也有“吴天祥”一样的人,我们要善于去挖掘武汉人的美德。

  本报记者 黄蓓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