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8年台北市长坎坷路:雄心很大麻烦不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7日00:05 环球时报 | |||||||||
12月15日,马英九举行“市政毕业之旅”,为将于本月24日届满的8年市长生涯画下句号。有岛内评论,对马英九而言,此次“毕业”只是踏上2008的新开始,相对于“有惊无险”的市长经历,未来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马英九将面临更多更艰难的风险考验。 “雄心勃勃的市长”
1998年,“从父命”参选台北市长的马英九戴着“唯一打败过陈水扁的人”的光环,“入主”台北市政府,开始了长达8年的市长经历。马英九出任市长后曾列出500件必须要完成的工作,2002年成功连任后又提出要将台北打造成世界级城市,8年的时间,马英九似乎可以坦然地面对曾经许诺的一切。就连偏绿的台湾《自由时报》也不得不承认,马英九8年市政建设风格,属于均衡发展的类型,各方面均有不错的成长与建设。 马英九是一位积极推动体育运动的市长,他亲自参与各项体育竞赛,推广全民健身运动。在硬件建设上推动在12个行政区兴建市民运动中心、泳池、自行车道、公园跑道等;在软件建设上,要求小学生会游泳才能毕业,身体力行推广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各项运动,令台北成为“很有活力的城市”。 马英九也比较注重发展台北的信息化建设。1998年马英九上任时,网络在台湾还属于新生事物,电脑还不是很普及,数字化进入“政府部门”甚至还只是个概念。马英九上任后,从为市民提供免费电子信箱及上网训练起步,推行网络工程建设。现在台北市政府有88%的公文都实现电子化,市府首长全部携带手提电脑开会;拥有电脑的家庭已经达到90万户,占总数的85%左右,台北市民只要点击“台北市政府全球资讯网”,基本上可以完成大多数市政受理业务。 马英九也是台北历任市长中唯一经历过多种重大灾害的市长,频繁的灾难令这位“灾难市长”从此痛定思痛,成立高水平的台北国际搜救队、提升防救灾机制,强化灾害预防评估、通报效率与救灾速度,令台北市民面对灾难时有了较大的信心。 除此以外,马英九任内大力发展的捷运设施也被市民所称道。在天天塞车的台北,捷运的便捷为市民提供了另一种选择,马英九推动完成了台北捷运路网的具体实施,不仅让市民通行台北更方便,也让捷运沿线房地产价格大涨。而马英九的亲民作风更是台北一道风景线。每天早上,马英九的例行晨跑都会吸引数以百计的民众随行,这也成为马英九与市民紧密接触、体察民意的主要渠道。在台湾《远见》杂志最近发布的民众对全台县市感受调查中,台北市获得最具创意、最会行销、最希望居住的城市首选,更有高达78.9%的民众对马英九感到满意。 任内麻烦也不少 不过,高民意支持的马英九任内也不总是一帆风顺。台北市长的角色为马英九的从政生涯增添很多惊涛骇浪的成分。马英九上任第二年就遇到“9·21大地震”,接着每年都有一个艰难的考验,“纳莉”风灾、SARS来袭等,对马英九的执政能力制造了一个个考验。2001年的“纳莉”风灾中,民进党当局面对台北惨重灾情不仅不伸出援手,反而纵容“立委”大肆抨击,令马英九受伤不已。今年7月马英九访日期间台风碧利斯来袭,马英九不得不临时取消访日行程提前返台。2004年“9·11水灾”几乎令台北市成为水乡泽国,当马英九到淹水现场勘查,民众甚至批评“小事都做不好,还想选什么总统”! 而“台北市长”的特殊身份和温良恭让的君子作风也令马英九频频受伤。2004年陈水扁凭借“两颗子弹”上台引发泛蓝民众强烈不满,接连多个星期举行游行示威活动,马英九一方面要指挥警方维持秩序避免更大冲突,另一方面却又要以国民党副主席的身份为蓝营伸张正义,多面角色令马英九疲惫不堪却仍招至泛蓝内部批评,并因此产生了和王金平不和的传闻。今年的持续倒扁活动中,马英九再次陷入双面角色的尴尬之中,“行而不决”、“优柔寡断”,马英九被迫一次次应招,却总是不能得到圆满的解决。今年台北高雄市长选举中,民进党刻意放出“贪污”的谣言令马英九很受打击,清廉程度、领导能力、危机处理能力都受到不小的挑战,有岛内媒体评论,这也让民众看到马英九缺乏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能力,马英九独善其身的性格,让他闯不出更大的局面,“自陷亲信环绕的小圈圈”。 未来之路不平坦 台湾《联合报》的分析认为,自从国民党下台以来,马英九一直被迫扮演着这样一个尴尬的角色。他是反对党的领袖,却又是民进党“中央政府”治下的地方首长,如何在党、政之间获得平衡,马英九一直在“小心翼翼地走钢丝”。在遭受“贪污”谣言后,很多人都希望马英九能立即辞掉市长职务,跳出来率领国民党,甚至学施明德,带着国民党走上街头与民进党好好地大战一场,“这样才算是有种的马主席啊!”但其实,这只是大家对一个角色的期待,他的人生剧本里并没有把他塑造成一位披荆斩棘的先头部队队长,所以他可以是一位很出色的“守业者”,但却难演好那种“开天辟地”的“开拓者”角色。台湾《自由时报》的文章认为,马英九8年的市长生涯,有开创贡献,也有不少瑕疵,这些“台北经验”是他进军2008“总统”宝座的重要资源还是包袱,就留待选民自己评断。 台湾政治大学研究员罗志新表示,马英九卸任台北市长或许可以长长地舒一口气,从此再不必为双重角色而尴尬,但却因此而失去了一个活跃于岛内政坛的重要平台。对于马英九而言,如何在专任党主席之际保持政治光环,已经成为马英九挺进2008选举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台湾淡江大学政治学教授曹启皓也认为,马英九的政治性格决定他不可能”大冲大撞“甚至作出不择手段的政治权谋,面对不惜一切要拿下2008选举的民进党,马英九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再做错事”,两相比较之下,马英九的未来之路确实有些险象环生。▲本报特约记者 匡吉伟 本报台北特约撰稿人 王晓林 | |||||||||